盡管傳統超市做電商還沒有成功案例,但這并不影響超市對電商的熱情,這一輪觸網熱的主角是國際零售商。美國第二大零售商Costco在天貓開設官方旗艦店的宣布剛剛落地,北京商報記者從麥德龍獲悉,下個月麥德龍將重新打造其電商業務,除了原有的電商渠道,還將與國內某知名電商平臺合作,并且試行O2O業務。值得一提的是,Costco與麥德龍同為會員制倉儲超市,有業內人士認為,在電商平臺公開銷售與會員制倉儲超市的思路完全不同,這或許是外資超市再戰電商的一大挑戰。
“為了適應電商業務打包、收發貨,配送平臺正在改造,但改造還沒有最終完成。”昨日,麥德龍中國總裁席龍(Jeroen de Groot)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在原有的現購自運業務模式基礎上,麥德龍上海浦東商場開辟了“客戶驛站”、“福利禮品館”、“互動坊”等主要面向專業客戶和獨立企業的定制服務,這些升級服務將在不同的商場拓展。同時席龍介紹,為配合電商業務,配送平臺也在改造。“11月,電商業務將重新開啟,之前已經有這塊業務,現在要重新打造渠道,以實現更廣闊的平臺,更好的銷售。”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此次業務重塑除了升級麥德龍自己的官方商城,還將“與國內某知名電商平臺合作”,同時實踐O2O模式。席龍表示,“之前電商是單獨的倉儲和渠道,現在是線上線下雙渠道,顧客可以選擇更好的采購方式”。截至今年9月,麥德龍2014財年已經完成開設10家門店的計劃,在中國54個城市擁有78家商場。上財年麥德龍銷售額達到175億元,同比增長8%。
對于此次將合作的“國內某知名電商平臺”,席龍并未透露具體是哪家,這引發了業界頗多猜測。由于排除了已有合作的京東及競爭對手沃爾瑪控股的1號店,更多觀點認為該合作商有可能是此前有過合作經驗的天貓。
公開資料顯示,2012年麥德龍網上商城上線;2013年,麥德龍成為淘寶生活平臺“購便利”的首批合作方,同時加入京東開放平臺,開設麥德龍健康生活館。與網上商城的B2B業務相比,后兩者主要面向個人消費者。不過,目前麥德龍已經停止和淘寶合作,僅剩下網上商城和京東兩個線上渠道,且僅限江浙滬地區下單。京東麥德龍健康生活館的銷售也并不理想,商品評分、服務評分、時效評分在180天內均低于行業水平。
有觀點認為,麥德龍的優勢是大宗批發,以企業客戶為主,產品品類相對較少,面向個人消費者,顯然不是優勢。而且數千平方米的門店大多位于城市郊區,O2O的自提模式并不是麥德龍的長項。
與麥德龍相比,另一家外資會員制倉儲超市、尚未在內地開出實體門店的Costco顯然是有備而來。對于Costco借助電商平臺進入內地,Costco全球執行副總裁吉姆·墨菲是這么說的:“面對中國消費者對進口商品日益旺盛的消費需求,Costco看到并看好中國消費市場當下以及未來的巨大增長空間。”沃爾瑪旗下的1號店也是從進口食品切入才在競爭激烈的電商大戰中站住腳。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麥德龍借O2O重返電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