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只要動動鼠標,各色新鮮水果蔬菜、海鮮水產、特產肉類都會被跋山涉水地送到自家餐桌,“一網打盡”生鮮,已成為不少市民空閑時間的選擇。而與此同時,已經頂上了“傳統”名號的超市則不約而同地出現毛利率同比下滑的情況,“電商”對“傳統超市”的影響正悄然浮現。”
20年前,到北京新開業的中法合資“家樂福超市”購物,上下兩層數千平方米的營業面積,店外準備的空曠的停車場,隨意在開架式貨柜上挑選包裝食品、家庭日用品、生鮮等幾千種商品,再到柜臺統一結賬,這種國外才有的超級市場“supermarket”,受到京城有車族的熱捧,到這里采購成為一件有趣且時尚的事情。如今,20年過去,零售超市被冠以“傳統超市”以示與電商的區別。不知不覺中,人們的購物方式、生活軌跡在悄然地發生著變化。“傳統”二字開始讓這些零售巨頭們感到壓力。
價格比超市便宜
網上下單買日用品漸成新習慣
周末吃點啥好?坐在中關村某寫字樓的孫小姐周五利用午休時間,在瀏覽順豐優選、1號店等電商網站,細細比較有啥物美價廉的新貨。許多人像孫小姐一樣,已習慣從電子商務下單、支付和收取快件的方式購物:從電器、服飾、手機、圖書、尿不濕、奶粉、紙巾到咖啡、餅干、牛肉干等各種包裝食品、飲料,價格比超市便宜,也不需要現場購物。
到了2013年,一些主流電商的“生鮮超市”紛紛上線,售賣的黑山豬肉、黃海冰鮮黃花魚、天津對蝦等特色生鮮令銷售火爆,一度有白領感嘆,如今去傳統超市的周期越來越長、可買的東西也比之前少多了。
孫小姐看到,某電商網站上進口智利無籽紅提29元/斤、美國大櫻桃49元/斤、新西蘭牛油果9元/個,本土的小湯山綠色水芹菜18元/盒、某品牌黑豬肉25元/斤、黃海冰鮮黃花魚49元/條……點點鼠標,把所需的水果和蔬菜、肉類放入“購物車”后,點擊到另一個網頁上在線支付,填寫地址、手機號碼后,這些新鮮貨品周六就能送到家。
孫小姐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通常情況下買瓶裝果汁、可樂、速溶咖啡這樣的包裝食品飲料比較放心,品質完全相同,價格統一好比較,適合網上買。而生鮮產品則風險大得多,她說:“多數情況還比較滿意,但有的時候也有看到圖片上很大、很水潤的蘋果,收到的實物比圖片描述的小兩圈,退貨太麻煩,還需承擔運費,湊合吃了吧”。
另外,與傳統超市現場直觀挑選不同,電商送貨上門的果蔬的新鮮程度難料。賣家有時也無法控制物流,有時菜葉水靈、瓜果香甜,有時則西紅柿摔破了、豆角打蔫,好壞有時需要“碰運氣”。
關于電商網購生鮮,孫小姐說,時間成本也不得不考慮。她算了一筆賬。如果去離家最近的某大超市,開車去往返加上停車需40分鐘,挑選商品和排隊結賬共需1.5個小時。喜歡吃的進口水果需繞道去某水果專賣店。如此算來,現場購物至少需耗時3-3.5個小時,周末半天時間沒了。她說:“如果要外出游玩或加班,我通常就選擇網購。我半個月會逛一次大超市,以前這個頻率是2-3天。”
消費者熱衷電商購買
傳統零售企業毛利全線下滑
毋庸置疑,消費者熱衷通過電商購買水果和日用品等購買行為的改變,對傳統零售行業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據上市零售企業2013年半年財報顯示,80%以上的企業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上漲,毛利率則絕大部分下降,企業銷售的增幅慢于成本漲幅。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郭戈平表示,成本高企、消費走低加電商沖擊導致去年超市、大型超市、百貨、便利店、專業店和專賣店幾大實體零售業態的毛利率都同比下滑。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外資超市從2012年開始陷入了危機。沃爾瑪、家樂福、樂購這三家全球排名前三的外資零售企業,2013年在華開店幅度同比降低27%,且都出現了關店現象:沃爾瑪關了5家店、家樂福關了2家、樂購關了5家。
近日,物美商業發布2013年度業績顯示,2013財年,物美商業公司權益所有人的凈利潤4.59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大幅下跌23.7%。這是物美商業近六年來,首次出現的凈利潤增長幅度走低。從2013年關閉門店的花費上看,物美商業已經進行過一輪門店的調整。中國購物中心產業資訊中心主任郭增利對此表示,“這種艱難不再僅影響到小的零售企業,連巨頭都在為之所動”。
超市促銷主打生鮮食品
“生鮮”成攢客“法寶”
已經退休的劉阿姨,通常會選擇周末早晨購物。她的經驗是周末超市的促銷力度大,菜品新鮮,比早市還便宜,食品安全又有保障。
北青報記者在朝陽大悅城永旺超市看到,“生鮮食品”促銷是周末的必修課,草莓、芒果、龍眼等保鮮膜包裹成獨立包裝10元一盒;西紅柿、黃瓜、茄子、豆角等當家菜最低2-3元/斤。附近的華堂超市、家樂福超市等也如出一轍,均印制了精美促銷海報,“生鮮食品”都是促銷的主打產品。
零售業內的行話說,“生鮮食品”是驅動整體賣場的靈魂,是超市經營的命脈,是商場集客力的重要來源,是門店吸引來客數的重要因素。有業內人士表示,生鮮業務高毛利、強聚客力,已經成了各大賣場的經營焦點。近年來,除了物美商業,沃爾瑪、永輝超市、大潤發等也紛紛在生鮮業務上發力。
物美商業方面表示,2013年物美商業生鮮品類的銷售和綜合毛利均取得兩位數的可比增長。數據顯示,物美商業大北京地區(包括北京、天津及河北)生鮮銷售可比增長14.3%,綜合毛利可比增長17.9%。2014年,將繼續保持現有區域的開店速度,全力以赴在生鮮、物流系統、采購模式等方面形成新的競爭優勢,擴大蔬果、干貨分類的優勢,推動水產、肉品、熟食、烘焙分類的變革。
沃爾瑪中國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生鮮業務將成為沃爾瑪吸引客流的“利器”。截止到去年9月份,沃爾瑪在中國設立了5個干貨配送中心和6個生鮮配送中心,在廣東的生鮮配送中心試行水果冷鏈配送。沃爾瑪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高福瀾則透露,爭取到2014年年底,沃爾瑪的冷鏈配送系統覆蓋全國所有門店。
電商也瞄準“生鮮”
生鮮食品或成下一個熱門電商品類
然而,被傳統零售業當做攢客法寶的“生鮮食品”,已經被電商瞄上了。北青報記者調查中了解到,事實上,很多人表示,不去超市買水果“已久”,以后,隨著“冷鮮”快遞服務的完善,很多新鮮肉類也會通過電商采購。
調查顯示,2012年5月31日,順豐速運旗下的電商食品商城“順豐優選”上線,主打水果等生鮮品類;淘寶、京東商城的生鮮頻道也相繼上線。2013年3月,1號店推出生鮮品類;5月天貓預售頻道旗下上線“時令最新鮮”板塊。
“電商瞄準生鮮,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利潤。”易觀智庫高級分析師宋陽指出,相對于某些已經過度競爭的品類,生鮮的利潤非常可觀。資深電商專家也分析說,對于電商來講,生鮮利潤平均可達40%,其中海鮮和凍肉最高,水果次之,即使扣除20%的損耗率,也依然遠遠高于其他垂直品類。在美國,生鮮電商平臺全食超市今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該公司的凈利潤同比增幅超過20%,在平均凈利潤個位數的美國零售業中可謂一枝獨秀。
蘇寧易購相關負責人分析,“即使是購買率較高的化妝品,重復購買的周期也要幾個月,但如果是蔬菜、水果,重復購買的周期是幾天。重復購買率高、周期短,如果做得好,對于增加用戶的黏度、忠誠度,都有很大的好處”。
有報告稱,2012—2025年,中國冷鏈食品需求將從2.0億噸增長到4.5億噸,年復合增速18.8%。業內人士表示,未來三到五年,生鮮食品極可能是下一個熱門的電商品類。
新聞追訪
生鮮食品“觸網”成交額年增長率超100%
一袋野生北極蝦、一份澳洲羊排,還有兩盒進口藍莓……家住東四環某小區的Lancy說,東西送來時,保溫箱里冰袋還沒有化。這些是她頭天下單采購的“物資”,不僅讓她免于周末的超市采購,而且品質有保證,她已經逐漸習慣了這樣的“采購”方式。
數據顯示,在網購日益發達的今天,生鮮食品在網購零售B2C市場占比雖然目前相對不大,但是已連續多年以超高的增長率快速發展。2012年5月成立的順豐優選,保持了超過100%的年增長率。該公司總裁透露,包括生鮮在內,順豐優選2013年的整體銷售額接近4個億,目前商品品種約13500種,其中生鮮品類的占比已達到30%-40%。阿里方面的統計也顯示,去年生鮮農產品網購電子商務成交額增長195%,2013年幾乎全類目的農產品都有較高速度的增長,其中新鮮水果、海鮮水產、新鮮蔬菜等類目增幅最快。
采訪中,多位業內人士提及,2013年是中國生鮮電商發展的轉折之年,多家電商公司開始涉足生鮮食品領域。包括天貓淘寶、蘇寧易購、亞馬遜等大型網購平臺都宣布了各自的生鮮戰略;此外,一批專業化的生鮮電商也在快速發展,包括中糧我買網、易果網、沱沱工社、本來生活網等。相關報告稱,2014年中國生鮮電商市場規模有望邁上1000億元臺階。大型網購平臺生鮮電商直接投資冷鏈設備雖仍在少數,但已在逐漸催化最后一公里配送網絡建設。文/本報記者任笑元
最新動態
生鮮食品電商已開到手機上
北青報記者通過微信搜索發現,一些地方的生鮮電商實際上已經從網上進一步拓展到手機上。僅以“水果”為關鍵詞,就可以搜到將近20個經營生鮮直送的營銷公眾號,其中一家的宣傳詞寫著,“這是一個比你家門口水果超市還便宜30%-60%的地方,今日付款、明日發貨”;另一家名為“鄰號水果哥”的公眾號則寫著:“水果哥,為新鮮而生……確保新鮮就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水果哥為家庭鮮果配送,為您快捷送達健康與新鮮。”
打開微信公眾號“水果獵人”的目錄,北青報記者看到,其中本日精選欄目,紅富士蘋果每個2元、香蕉每根1元、皇冠梨每個2元……除此之外,微信顯示“水果獵人”還提供“鮮果便當”的配送。
一家南方城市主營進口水果的微博水果店客服人員則表示:“我們店可以全市配送,基本上每次一到貨兩天內就能賣完。而超市、水果店的銷售對象有限,高價的進口水果一般銷得比較慢,肯定沒我們的新鮮。”另一家“水果微信店”的經營者則告訴北青報記者,他們的實體攤位雖然設在一個水果批發市場里,但是自從采用微信和微博的方式后,零售范圍擴大了很多倍。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網購沖擊下的超市困境:白領半月才去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