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超界的“老大哥” 華聯 擬賣掉北京精品超市,重點轉向社區商超成為新的“棋局”。
6月14日, 華聯 綜超(600361,SH)公告稱,擬將旗下一家經營北京高級超市的子公司以29400萬元“轉手”。 華聯 綜超表示,此次轉讓股權,有利于公司集中資源發展社區生活超市。
此前, 華聯 綜超在高端市場不斷布局。在消費升級和各路資本涌入社區市場的背景下,集中發展社區超市是否就代表著放棄高端市場?上述交易是否意味著 華聯 的發展戰略生變?對此, 華聯 綜超并未作出回應。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商超社區化是大勢所趨。 華聯 綜超此舉一方面是順應大趨勢的表現;另一方面有可能也是為了防范資金壓力和經營風險。
轉向社區生活超市“紅海”
6月14日, 華聯 綜超公告稱,于2017年6月13日與凱大鉑川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凱大鉑川)簽訂轉讓協議,擬將本公司持有的北京 華聯 精品超市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華聯 精品)100%的股權轉讓給凱大鉑川。 華聯 精品股東全部權益(凈資產)賬面值為- 2085.32萬元,增值率1509.86%,本次交易的轉讓價格為29400萬元。
談到該項交易的目, 華聯 綜超表示, 華聯 精品主營業務為經營高級連鎖超市,主要面向本土高檔消費者及居住在本土的外籍人士。該類業態對商圈要求嚴格,客層狹窄,店鋪布局受限,未來發展空間有限,此次轉讓 華聯 精品股權,有利于公司集中資源發展社區生活超市。
實際上, 華聯 精品2016年的業績并不漂亮, 華聯 綜超2016年年報顯示,其凈資產和凈利潤分別為-2527.56萬元和-887.27萬元。
華聯 綜超“甩開” 華聯 精品的背后,是各路資本正在踴躍進入便利店和生活超市。中百集團、天虹商場、永輝超市(會員體驗店)、蘇寧云商(蘇寧小店)、怡亞通、京東等不同領域的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紛紛加大了對便利店領域的投資。據尼爾森發布的《2016年度中國賣場超市購物者趨勢報告》顯示,電商和便利店正在持續地“偷”走大賣場和大超市這兩個渠道的客流。
商超高端市場難突破
事實上,在消費不斷升級的情況下,高端精品超市也被視為在細分市場下具有潛力的業態。國外有Whole Foods Market、Eataly這樣主打有機食品和客戶體驗的精品超市;國內則形成華潤Ole 、北京 華聯 BHG等精品超市的布局。
華聯 綜超對于高級超市一直有所布局, 華聯 精品也僅是 華聯 綜超眾多高級超市中的一個代表, 華聯 綜超2016年年報顯示,其超市業態主要包括生活超市和高級超市,報告期內新增超市18家,生活超市和高級超市分別為14家和4家。2016年, 華聯 綜超生活超市和高級超市營業收入分別為111.93億元和13.24億元。
不過,趙萍告訴記者,商超社區化是大勢所趨。眼下,城市商圈寸土寸金,經營成本不斷上漲,也考驗著企業的在核心商圈經營高端超市的能力。隨著消費業態的不斷升級,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對于高端超市有一定的需求。但高端商超也面臨著數量有限、運營成本較高、資金需求較大等問題。
趙萍還提到,高端超市目前也尚處市場培育期,面臨著空白點多、網店少、受眾小、品類少等難點。如果 華聯 綜超兩種市場定位都做,那勢必也會面臨較大的資金投入和經營壓力。
那么,此次轉讓是否意味著 華聯 綜超將逐步退出高端超市領域?多業態布局是否面臨資金或運營上的壓力?對于上述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嘗試咨詢 華聯 綜超,其稱一切以公告為準,隨后記者又將采訪提綱發至對方郵箱,但截至發稿前,未能收到對方的回復。
6月14日晚, 華聯 綜超又公告稱,收到上交所關于本次交易的問詢函,問詢函關注內容包括通過資產處置收益避免公司連續兩年虧損的交易動機、高級連鎖超市業態的未來發展狀況、高級連鎖超市業態的前景預期與新開設門店是否存在矛盾、本次資產處置對公司未來在高級連鎖超市業態發展的影響、交易對方履約能力等方面。
此外,記者還注意到,上市公司與此次交易對方凱大鉑川控股有限公司此前也有一定關系。凱大鉑川與 華聯 集團旗下北京 華聯 (SKP)百貨有限公司合資成立北京泰和通金典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該公司作為關聯方曾為 華聯 綜超提供超市裝修服務。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華聯綜超賣掉高端超市轉向社區紅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