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運營期間 主力店 的突然退租,是一件令商場非常頭疼的事。但開業七年的金橋國際廣場,卻在面對 主力店 易買得撤出后不僅成功轉型,還豐富了業態結構。金橋國際對 主力店 撤出后的遺留如何進行處理?又如何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完成業態升級?
近日,由第一地產與思量商業聯合主辦的《思量沙龍》活動在上海金橋國際廣場舉行,來自綠地、三井、寰宇等諸多開發商、品牌商代表參與了本次活動,主辦方特邀金橋國際廣場物業及營運管理總經理呂知明來到現場,與嘉賓們分享金橋國際廣場在招商、運營調整等方面的經驗。金橋國際廣場究竟為何要做本次調整呢?呂總在沙龍現場解答了這個疑問。
2014年年底,易買得向金橋國際管理層提出撤出上海的申請,基本上在2015年3月份結束營業。 對于購物中心而言, 主力店 退租絕對是讓運營方深感頭疼的事。而“中環線”改建也影響著金橋國際廣場的人流。如何去填補“易買得”退租后留下的1萬4000平米的空間,如何通過品牌和業態調整去提升人流導入,這些都是金橋國際廣場要面對的難題?運營方究竟會怎么做呢?
呂知明:金橋國際是社區型的商業綜合體,我們的目的,還是以打造社區顧客休閑娛樂為主的消費場所,初期我們做了整體規劃,是以餐飲、零售、生活、兒童、健身作為主要業態分布,并預留了1000多平米的公共空間,增加消費者互動休閑的公共場所。
但是,該計劃卻因一家名為“盒馬鮮生”的生鮮超市所改變。據了解,“盒馬先生”支付寶會員店是集合了生鮮產品展示、倉儲、分揀、配送、餐廳等一體的O2O生鮮超市。“盒馬先生”究竟有何魔力能讓商場為它調整方向呢? 呂知明:我們認為,盒馬鮮生將超市結合餐飲、體驗、物流的全新運營模式是非常新穎的,因此我們非常堅決的調整了整個招商方案,包括施工方案,我們也邀請盒馬鮮生的團隊入駐金橋國際。
2016年1月6日,關閉近一年的B1層以“新態”為主題重新進入人們的視野,原先“易買得”所在的位置,被27家新品牌所替代。“盒馬鮮生”從2016年1月15日試營業至今,平均客流達3000左右,業績以每月30%的速度遞增,其中80%的營業貢獻來自線下。
除了“盒馬鮮生”外,還有線上頗有名氣的化妝品集合店“色界”,也有家居生活館ABS,女裝品牌依戀旗下的依戀1號店咖啡館也落戶金橋國際。O2O體驗店無疑成為本輪調整中最大亮點。
最終,我們將線上比較成熟的,網絡銷售很成功的品牌入駐到金橋國際,這些品牌對于金橋,它能在很短的時間里將網上的用戶拉到了線下,從而對整個B1開業預熱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除了O2O體驗店的引進,金橋國際廣場還擴充了公共生活空間,1000平米的“光譜66”音樂文化空間,不僅成為客人休閑娛樂的場所,也為商場舉辦各類主題活動搭建起了平臺。除了以上這些,金橋國際廣場還做了哪些方面的調整呢?
呂知明:我們在最近的業態調整中,提升了我們零售品牌品質,引入了托米、米安斯迪、佐丹奴這樣比較好的服裝品牌。從生活業態上,我們加重了兒童教育,引入了英孚的少兒班、青年班這樣的培訓機構。
隨著中環線改建的結束和業態調整的完成,如今的金橋國際廣場平日客流達3萬人次,周末達5萬人次,已回歸到中環線改建之前的水平,地下一層的租金則比“易買得”時期翻了一倍。在業態配比上,零售業態任已50%以上占據主導地位,剩余的50%由娛樂、生活、餐飲、兒童等組成;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配比呢?運營商是如何考慮的?
呂知明:我們服務對象以家庭為主,家庭消費的主力大概在35歲-55歲左右的年齡層,這個年齡層對文化、生活、品質都有一定要求。 精準的市場定位,也為金橋國際廣場的下一輪改建指明了方向。
下一輪我們提升重點還是在品牌提升上,金橋國際在餐飲方面加入了健康的餐飲品牌入駐,在零售方面提升了零售質量,之后我們的品牌調整會往個性化設計師品牌上發展。
結語
最近幾年,去 主力店 已經成為購物中心招商的趨勢之一。但是,一方面是商業地產供應量的大增;另一方面,則是品牌開店的意愿萎縮。許多購物中心都面臨招商難而無法正常開業。
金橋國際廣場在本輪的調整中,將O2O體驗店引入線下來化解招商難,并圍繞客群需求來調整和改進業態及品牌,這顯然是購物中心面對當前環境的一種探索。畢竟,購物中心要想保持活力,調整就是它永不休止的話題。
2014年年底,易買得向金橋國際管理層提出撤出上海的申請,基本上在2015年3月份結束營業。 對于購物中心而言, 主力店 退租絕對是讓運營方深感頭疼的事。而“中環線”改建也影響著金橋國際廣場的人流。如何去填補“易買得”退租后留下的1萬4000平米的空間,如何通過品牌和業態調整去提升人流導入,這些都是金橋國際廣場要面對的難題?運營方究竟會怎么做呢?
呂知明:金橋國際是社區型的商業綜合體,我們的目的,還是以打造社區顧客休閑娛樂為主的消費場所,初期我們做了整體規劃,是以餐飲、零售、生活、兒童、健身作為主要業態分布,并預留了1000多平米的公共空間,增加消費者互動休閑的公共場所。
但是,該計劃卻因一家名為“盒馬鮮生”的生鮮超市所改變。據了解,“盒馬先生”支付寶會員店是集合了生鮮產品展示、倉儲、分揀、配送、餐廳等一體的O2O生鮮超市。“盒馬先生”究竟有何魔力能讓商場為它調整方向呢? 呂知明:我們認為,盒馬鮮生將超市結合餐飲、體驗、物流的全新運營模式是非常新穎的,因此我們非常堅決的調整了整個招商方案,包括施工方案,我們也邀請盒馬鮮生的團隊入駐金橋國際。
2016年1月6日,關閉近一年的B1層以“新態”為主題重新進入人們的視野,原先“易買得”所在的位置,被27家新品牌所替代。“盒馬鮮生”從2016年1月15日試營業至今,平均客流達3000左右,業績以每月30%的速度遞增,其中80%的營業貢獻來自線下。
除了“盒馬鮮生”外,還有線上頗有名氣的化妝品集合店“色界”,也有家居生活館ABS,女裝品牌依戀旗下的依戀1號店咖啡館也落戶金橋國際。O2O體驗店無疑成為本輪調整中最大亮點。
最終,我們將線上比較成熟的,網絡銷售很成功的品牌入駐到金橋國際,這些品牌對于金橋,它能在很短的時間里將網上的用戶拉到了線下,從而對整個B1開業預熱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除了O2O體驗店的引進,金橋國際廣場還擴充了公共生活空間,1000平米的“光譜66”音樂文化空間,不僅成為客人休閑娛樂的場所,也為商場舉辦各類主題活動搭建起了平臺。除了以上這些,金橋國際廣場還做了哪些方面的調整呢?
呂知明:我們在最近的業態調整中,提升了我們零售品牌品質,引入了托米、米安斯迪、佐丹奴這樣比較好的服裝品牌。從生活業態上,我們加重了兒童教育,引入了英孚的少兒班、青年班這樣的培訓機構。
隨著中環線改建的結束和業態調整的完成,如今的金橋國際廣場平日客流達3萬人次,周末達5萬人次,已回歸到中環線改建之前的水平,地下一層的租金則比“易買得”時期翻了一倍。在業態配比上,零售業態任已50%以上占據主導地位,剩余的50%由娛樂、生活、餐飲、兒童等組成;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配比呢?運營商是如何考慮的?
呂知明:我們服務對象以家庭為主,家庭消費的主力大概在35歲-55歲左右的年齡層,這個年齡層對文化、生活、品質都有一定要求。 精準的市場定位,也為金橋國際廣場的下一輪改建指明了方向。
下一輪我們提升重點還是在品牌提升上,金橋國際在餐飲方面加入了健康的餐飲品牌入駐,在零售方面提升了零售質量,之后我們的品牌調整會往個性化設計師品牌上發展。
結語
最近幾年,去 主力店 已經成為購物中心招商的趨勢之一。但是,一方面是商業地產供應量的大增;另一方面,則是品牌開店的意愿萎縮。許多購物中心都面臨招商難而無法正常開業。
金橋國際廣場在本輪的調整中,將O2O體驗店引入線下來化解招商難,并圍繞客群需求來調整和改進業態及品牌,這顯然是購物中心面對當前環境的一種探索。畢竟,購物中心要想保持活力,調整就是它永不休止的話題。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主力店撤出后,他們依然完成了業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