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習慣上網聊天和消費的“80后”、“90后”逐漸成為購買主力,傳統零售企業也開始主動求變。黃金珠寶專業品牌菜百首飾經歷了2014年的電商試水,2015年大刀闊斧的轉型,觸網第二年的 線上銷售 額實現1.2億元,是首年的4倍多。成績斐然,令母公司也感到驚訝。北京菜百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董振邦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漂亮的數字背后是公司的大膽放權、年輕團隊有魄力的沖鋒。
借電商挺進外埠市場
傳統商業觸網是大勢所趨,到底有什么訣竅?“傳統商業既然要觸網,就應該更大膽一些,給予電商團隊更多權限,讓他們可以更多地去嘗試、甚至試錯,才能迅速找到更適合的路徑”,董振邦說。
首先,菜百首飾自運作電商業務開始,就獨立成立了一個子公司。電商公司擁有獨立的人事權、采購權和定價權,總公司大膽的放權,電商公司充分享受便利,但也謹慎地行使權力,使得菜百首飾可以更好地開展電商業務。董振邦認為,部分傳統企業會采取外包模式,這種模式有利有弊,利是快速規范化運作,弊是企業內部深邃的內涵很難完全展示出去,需要磨合周期。內部團隊最清楚菜百想傳達給顧客的理念。
這印證了2015年初時,菜百首飾總經理王春利的想法。她認為,做電商業務,老一輩的領導人不具優勢,年輕人則輕車熟路,不妨大膽放權,多給予公司政策支持,不要讓他們束手束腳。據了解,董振邦也是公司里的“80后”,但正是他牽頭的電商公司,在2014年首年試水觸網時,就宣布計劃年銷售額2000萬元,當時公司上下為他捏了一把汗,這個數字并不輕松。結果,2014年底時,菜百電商公司銷售額達到2800萬元。2015年伊始時,電商團隊再宣布,全年目標1個億,這意味著第二年的銷售要達到第一年的4.3倍。最新數字顯示,菜百電商公司年銷售額突破1.2億元。
董振邦透露,今年電商業績中55%來自外埠,且在600多萬UV流量(一臺電腦客戶端為一個獨立訪客)里,有500多萬的流量來自非京地區。這意味著通過電商渠道,菜百首飾實現了全國化的宣傳和推廣,從數據看,在國內所有省份和港澳臺地區都實現了銷售,其中沿海地區銷售更好。這對北京傳統零售企業而言是一個極大的突破。未來,菜百首飾進行全國連鎖化發展的時候,電商公司的前期數據積累將提供非常重要的數據支持。
年銷售1.2億是怎么實現的
銷售額達1.2億元究竟是怎么實現的?董振邦表示,2015年電商公司一直在調整和變革,全面調整了產品品類、營銷策略和品牌推廣方式。
一方面,團隊持續優化產品品類,找準線上顧客的需求,成功打造爆款。這是非常電商化的運作手段。其次,是企業內部信息化系統的升級,采用了世界80%五百強企業都在用的系統。
首先菜百在做erp信息化的升級工作,采用了德國最先進的SAP系統。也是五百強80%都在用的SAP系統,實現了財務和業務的一體化,可謂質的飛越。同時電商公司也在做與總公司的SAP系統對接,實現了前臺展示和庫房商品的對接以及整個發貨流程的控制。效率的提升也帶動了銷售的增長。舉例來說,2014年“雙11”期間,30個人一天最多能發400單,2015年20個人一天最多能發2000單。
第三,引進、培養人才和團隊內部建設,采用輪崗制。以前運營京東旗艦店和天貓旗艦店的是兩撥人馬,2015年開始兩個崗位輪流運營。這個過程,兩隊人都有新發現和體會,而且借助各自的管理優勢進行互補與學習。“雙11”、“雙12”等活動都采取項目制,工作和溝通效率都有極大的提升。
董振邦表示,今年目標是在去年基礎上翻一番。“我們要嘗試線上多渠道的模式,比如O2O、自營平臺、分銷模式、定制化模式。”
定制化尋找年輕人共鳴
2015年,菜百首飾推行了“菜百與大師同行”的計劃,并且注冊了一個“未來之師”的商標。集合了行業里比較知名的高端藝術大師,如玉雕大師、首飾設計大師、工藝美術大師。在這個計劃中,目標不光是做銷售,更多的是文化推廣。
菜百電商公司運作未來之師項目,更多地是著眼于有未來發展潛力的年輕人或團隊,關注他們的成長,與菜百首飾的產品相結合,找到一些共同點。讓消費者能夠通過未來之師項目,能和相同的人產生共鳴,從而對產品的認知能有更多融合。即用年輕人的故事實現一些消費者精神上的指引,比如守護、陪伴、堅持等。另外未來之師項目,今年會通過這個項目成立一個定制化的平臺,然后有很多個性化的首飾設計師、跨行業的個性化設計師在這個平臺上設計產品,然后公司再進行銷售和推廣。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傳統零售線上銷售增4倍是如何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