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開始,武漢市內傳統百貨接連閉店進入調整期。
江城地鐵商圈的出現,逐步打破了傳統核心商圈的生意經,花一兩個小時坐車去逛街的時代已經結束,眾多區域性商圈的商機,讓傳統的百貨業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
漢陽 摩爾 閉店半年
日前,位于漢陽的武漢 摩爾 城開始閉店,進行為期6個月的調整升級,迎接年底的地鐵3號線開通、龍陽大道改造等交通升級帶來的新商機。
據悉,武漢 摩爾 城位于漢陽區王家灣商圈核心地段,2010年12月18日正式開業,總經營面積為10萬方。此次升級,餐飲面積占比將達到40%,匯聚特色餐飲品牌135個,創同行餐飲配套記錄新高,比此前翻了一倍。除了女裝、快時尚等品牌外,還將有近2萬平方米的兒童館。改造完成后,武漢 摩爾 城周圍交通環境將大大改善,除與地鐵無縫對接,門口也有20余條公交線路,客流會倍增。
地鐵成商圈雙刃劍
據悉,江城百貨業正集體面臨轉型升級的契機。去年至今已有4個傳統百貨閉店休整或調整經營方向,SOGO新世界百貨(航空路店),王府井百貨等,部分商場甚至未能如期開業。記者昨日走訪了這幾家商場發現,商場已出租給小商戶賣日用百貨,基本都是折扣品牌,“一折清倉”、“裝修清倉”等大幅標語掛在天花板上。
實際上,不少傳統百貨占據的都是黃金商圈的位置,人流量大交通方便。為何身處鬧市反而面臨經營壓力?業內人士分析,鬧市競爭更激烈,目前武漢已有3條地鐵串起16個商圈,5分鐘就能到下一站購物。“背靠鬧市好賺錢的生意經要換換了。”武漢商業總會會長吳玉梅表示,如果顧客逛得不順心,坐地鐵到下一站也就5分鐘。
家門口購物成趨勢
據悉,去年武漢有十余家 摩爾 城開業。今年,還將有十余家入市,大多分布在三環線附近,開發商則是日本、韓國、瑞典等外資為主。業內人士稱,這種大規模外資購物中心目前已進入開業高峰期,對傳統百貨的擠壓很大。“現在直接在小區門口就有大型商場,不用再跑江漢路、武廣、街道口了。”常青花園市民吳女士表示,家門口商圈,HM、優衣庫等店也都入駐。
隨著二環線“畫圓”、BRT快速公交通車和軌道交通的發展,武漢各商圈周邊交通將逐步實現自我微循環,商圈也將開啟區域新模式。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漢陽摩爾閉店半年 武漢多家百貨店被迫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