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和農產品電子商務成為電商的最后一個戰場,最近幾年各類生鮮電商、有機食品、農產品的電商層出不窮。
先從產品戰略談:
我們用二維四象限把產品分為四類,不同的類別使用不同的產品戰略。(如下圖所示)
從兩個屬性來對產品進行劃分:產品的附加值,電商難易度。然后分成四個象限。(注:電商難易度是指該產品是否適合做電子商務,比如是否適合通過網絡來展示產品的特色,是否適合物流配送,是否容易通過網絡建立信任。)
第一象限:高附加值且易于做電子商務的產品
這類產品應該作為主打產品和主要盈利來源。從經驗而談,一些高端干貨、食用油、水果、牛奶和一些加工后易儲存和運輸的肉類。這些產品一方面附加值比較高,另一方面比較容易儲存和配送。這方面有一些做得比較好的例子:如農人網主打干貨、茶葉和一些容易儲存配送的水果;和樂康主打美國進口有機牛奶;還有很多鮮果類的電商,其主要盈利產品也都是那些附加值高易配送且品質有保障的水果。
這個象限的產品競爭激烈,為保障和加強競爭優勢,以下一些做法可以參考。和樂康跟其主打產品美國有機谷有機牛奶簽訂總代理協議,從渠道上保住優勢;農人網不做自己品牌,而且讓每個農人突出自己的故事,把自己定位在建立人與食物親密關系的平臺;本來生活在產品選購上下足功夫,推超級買手制,褚時健的褚橙讓其名聲大振。
第二象限:高附加值但不太易于做電子商務的產品
此類產品應通過各種創新讓其更易于做電子商務。這個象限的產品:禽蛋類、冷鮮肉類、水產品類和一些蔬菜水果。這些產品主要是不太易于做儲存和配送,還有就是這類產品不標準,不太容易通過網絡展示商品特性。但是可以通過創新來改變,比如可以進行預售,這樣就可以減少中間的倉儲時間和成本(淘寶已經開始推出預售服務);也可通過包裝進行改進,主要是如何進行冷鏈配送,還有就是如何防止碰撞,可以跟做的比較好的冷鏈配送合作;CSA暨社區支持農業的模式也可以改善這一點,這讓農產品跟消費者更接近。
舉兩個實例:良食網在其B2C商城內加入微博和多種供應商/農戶跟消費者的互動,增加彼此信任,也增加了對產品的信任。
第三象限:附加值低但易于做電子商務的產品
此類產品比較適合做微利多量(擴展市場份額,擴大用戶數),或者提升某些產品的附加值,讓其更多到第一象限。此類產品比較容易理解,比如一些干活類、米面(米面主要是太重,物流費用高)。此類產品里面還有一些根莖類蔬菜和一些水果。
第四象限:低附加值且不易做電子商務的產品
此類產品主要是那些葉菜類蔬菜、豆制品、水產品。這里產品一般不要做電子商務,除了以下幾種情況:1、附加值高一點的有機蔬菜且能夠跟其他產品一起配送(單次僅配送有機蔬菜相對成本過高);2、豆制品不易儲存其附加值低,可作為搭配銷售。3、預售或者是定期配送模式。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生鮮電商產品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