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北京7-11與 中國銀聯 簽署協議,前者旗下的186家店鋪開通銀聯卡“小額免密免簽”支付服務。對于北京7-11來說,該服務將大大縮短支付時間,并帶來明顯的消費體驗提升。 CNSPHOTO提供
11月28日,柒-拾壹(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7-11”)與 中國銀聯 簽署協議,前者旗下的186家店鋪開通銀聯卡“小額免密免簽”支付服務。
對于北京7-11來說,該服務將大大縮短支付時間,并帶來明顯的消費體驗提升。
一直以來,7-11的模式被眾多本土便利店效仿,它的服務與體驗更是深受整個商業領域追逐學習,北京7-11便利店這次與銀聯合作的“小額免密免簽”,或許又將在商業領域掀起一陣風潮。
聯手銀聯推“閃付”服務
便利店帶給消費者的就應該是購物方便、結賬的便利等,然而自7-11進入北京市場以來就面臨著排隊購買快餐人多的難題,就連在7-11東直門門店樓上的北京7-11公司的工作人員,都為結賬排隊發愁。
“我在排隊時都要觀察一下各個隊列的情況,如果站在隊列前面有刷卡的顧客,我就會趕快換隊。”這就是柒-拾壹(北京)有限公司財務會計本部長劉樾的親身感受。
毋庸置疑,長時間排隊結賬將直接導致顧客的購物體驗下降。為了緩解這個問題,北京7-11與 中國銀聯 合作推出“小額免密免簽”支付服務。
從11月28日起,持有具備“閃付”標識的部分銀聯卡或“閃付”功能的手機等移動支付設備,在北京7-11任何一家店鋪內消費,消費金額不超過300元,只需將卡片或移動設備靠近POS機“閃付”感應區接觸一下,即可完成支付,無需輸入密碼,也無需簽名。
中國銀聯 市場拓展部助理總經理劉劍向記者介紹,“閃付”對于北京7-11門店工作人員來說操作也很便捷。“閃付”結算所需的POS機等硬件設備不變,只需要安裝專門的軟件系統就可以開通“小額免密免簽”服務,收銀員只需在POS機手動輸入金額,后期POS機和收銀系統連接后,消費者就可以快速支付。
柒-拾壹(北京)有限公司財務會計本部長劉樾介紹,開通銀聯“小額免密免簽”支付后,在北京7-11門店,消費者的支付時間縮短了2/3,早中晚高峰期排隊等候收銀的情況有所改善,消費體驗亦有所提升。
然而,“小額免密免簽”服務的風險性依然是其市場推廣的一個障礙。前面提到,“小額免密免簽”服務的單次支付限額為300元,這個消費額度不僅比較適合便利店、快餐店和小超市等業態的日常消費,也能夠讓消費者接受。“目前整個市場信用體系逐漸完善,消費者的觀念也在改變,300元能夠讓消費者放心去進行免密免簽。”北京7-11行政本部部長吳萌表示。
盡管如此,“小額免密免簽”服務的推廣依舊離不開銀行以及銀聯方面的安全監管與理賠機制。“如果出現風險,有一套快速賠付機制,持卡人只需及時向銀行掛失,責任由銀聯和銀行承擔。”劉劍表示。
劉劍還介紹,麥當勞、漢堡王等連鎖門店也已經加入“小額免密免簽”,不久將進行實際推廣,目前支付閃付功能的終端數量已經超過600萬臺。但是銀聯卡的滲透率很低,兩年前在麥當勞試驗過小額免簽,不過并未大面積推廣,現正向連鎖門店推廣,包括大型連鎖商超等。
隨著銀聯“閃付”服務的推廣,300元的免密免簽額度或許也將不能通用,但是銀聯還沒有提升額度的計劃。“額度提高需要風控水平相應提高,支付最重要的是取得便利性和安全性的平衡,目前所有商戶的消費數據沒有做任何大規模的商業運用。”劉劍表示。
早在 中國銀聯 推出“閃付”之前,支付寶與微信等移動支付已經開始發力,其便捷性也快速獲得商家與消費者的認可,這也帶給銀聯很大的競爭壓力。或許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銀聯才急于推出“小額免密免簽”服務。無論如何,銀聯服務的提升為商業企業帶來極大的便利性。“我們不僅僅與銀聯合作,目前也正在與支付寶與微信接觸,只要是能夠提升消費體驗的合作,我們都不拒絕。”吳萌表示。
不做電商的7-11專注門店消費體驗
為顧客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務始終是7-11追求的目標,然而在電子商務與O2O盛行的當下,7-11卻并沒有開拓線上以及上門配送業務,它依舊專注在實體門店的消費體驗上。
目前,在實體零售領域掀起一股線上線下融合的潮流,無論是百貨商場,還是綜合商超,又或者便利店,無一不受到電子商務的沖擊,并且也都“覬覦”電子商務的成績,因而也紛紛開展線上業務,并且結合現有的實體門店做起O2O。
北京7-11在北京市場擁有近200家門店,完全可以為其開展O2O提供線下網絡基礎,但是它卻并沒有這個計劃。“實體店業務慘淡也并非完全源于電子商務的沖擊,主要還是沒做好。7-11還是比較注重自己的門店業務,專注店內消費體驗,這是7-11的強項。”吳萌表示。
吳萌進一步介紹,7-11一直注重消費體驗,而實體門店的最大優勢與功能就在消費體驗上,只有通過門店的生意往來,企業才能接觸消費者,從而了解消費者,最終提供更多的服務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并且在7-11著名的極致體驗方面,吳萌也認為差異化的商品發揮了更大的作用。
提到7-11,其門店內的飯團、快餐等都是7-11的經典商品,已然成為7-11的名牌。除此之外7-11還定期推出新的商品,幾乎是一周推出一款新品,并且很多還是自有品牌的商品,包括不久前推出7-11自有品牌的咖啡與面包。
7-11便利店為顧客精選最適合他們的商品,價格也把控在顧客能夠接受的范圍。吳萌認為,只要深入地研究消費者,在商品上做到差異化,實體門店仍對顧客有吸引力。吳萌介紹,北京7-11門店還推出有外帶的便當,只要微波爐加熱就可以食用,便當的價格也很平民化。
模式很容易被復制,業務也會被模仿,但是不斷變化的商品卻很難被模仿,即使有同行模仿,但7-11也會力爭永遠走在前列,并且引領著消費者的需求。在商品上下功夫,這就是7-11的聰明之處。
在便利店領域,除了注重商品的差異化,很多新型本土便利店也在便民服務上下功夫,比如便利店新秀鄰家便利店,門店還提供洗衣等便民服務,然而7-11并沒有這些業務的拓展。
“這些便民服務還不能達到盈虧平衡,這些服務帶來的收益無法超過門店付出的時間等成本”吳萌表示。中國商報記者在7-11北京東直門門店看到,目前門店的角落有一臺北京銀行的ATM機,其他的便民服務暫時還沒有。
11月28日,柒-拾壹(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7-11”)與 中國銀聯 簽署協議,前者旗下的186家店鋪開通銀聯卡“小額免密免簽”支付服務。
對于北京7-11來說,該服務將大大縮短支付時間,并帶來明顯的消費體驗提升。
一直以來,7-11的模式被眾多本土便利店效仿,它的服務與體驗更是深受整個商業領域追逐學習,北京7-11便利店這次與銀聯合作的“小額免密免簽”,或許又將在商業領域掀起一陣風潮。
聯手銀聯推“閃付”服務
便利店帶給消費者的就應該是購物方便、結賬的便利等,然而自7-11進入北京市場以來就面臨著排隊購買快餐人多的難題,就連在7-11東直門門店樓上的北京7-11公司的工作人員,都為結賬排隊發愁。
“我在排隊時都要觀察一下各個隊列的情況,如果站在隊列前面有刷卡的顧客,我就會趕快換隊。”這就是柒-拾壹(北京)有限公司財務會計本部長劉樾的親身感受。
毋庸置疑,長時間排隊結賬將直接導致顧客的購物體驗下降。為了緩解這個問題,北京7-11與 中國銀聯 合作推出“小額免密免簽”支付服務。
從11月28日起,持有具備“閃付”標識的部分銀聯卡或“閃付”功能的手機等移動支付設備,在北京7-11任何一家店鋪內消費,消費金額不超過300元,只需將卡片或移動設備靠近POS機“閃付”感應區接觸一下,即可完成支付,無需輸入密碼,也無需簽名。
中國銀聯 市場拓展部助理總經理劉劍向記者介紹,“閃付”對于北京7-11門店工作人員來說操作也很便捷。“閃付”結算所需的POS機等硬件設備不變,只需要安裝專門的軟件系統就可以開通“小額免密免簽”服務,收銀員只需在POS機手動輸入金額,后期POS機和收銀系統連接后,消費者就可以快速支付。
柒-拾壹(北京)有限公司財務會計本部長劉樾介紹,開通銀聯“小額免密免簽”支付后,在北京7-11門店,消費者的支付時間縮短了2/3,早中晚高峰期排隊等候收銀的情況有所改善,消費體驗亦有所提升。
然而,“小額免密免簽”服務的風險性依然是其市場推廣的一個障礙。前面提到,“小額免密免簽”服務的單次支付限額為300元,這個消費額度不僅比較適合便利店、快餐店和小超市等業態的日常消費,也能夠讓消費者接受。“目前整個市場信用體系逐漸完善,消費者的觀念也在改變,300元能夠讓消費者放心去進行免密免簽。”北京7-11行政本部部長吳萌表示。
盡管如此,“小額免密免簽”服務的推廣依舊離不開銀行以及銀聯方面的安全監管與理賠機制。“如果出現風險,有一套快速賠付機制,持卡人只需及時向銀行掛失,責任由銀聯和銀行承擔。”劉劍表示。
劉劍還介紹,麥當勞、漢堡王等連鎖門店也已經加入“小額免密免簽”,不久將進行實際推廣,目前支付閃付功能的終端數量已經超過600萬臺。但是銀聯卡的滲透率很低,兩年前在麥當勞試驗過小額免簽,不過并未大面積推廣,現正向連鎖門店推廣,包括大型連鎖商超等。
隨著銀聯“閃付”服務的推廣,300元的免密免簽額度或許也將不能通用,但是銀聯還沒有提升額度的計劃。“額度提高需要風控水平相應提高,支付最重要的是取得便利性和安全性的平衡,目前所有商戶的消費數據沒有做任何大規模的商業運用。”劉劍表示。
早在 中國銀聯 推出“閃付”之前,支付寶與微信等移動支付已經開始發力,其便捷性也快速獲得商家與消費者的認可,這也帶給銀聯很大的競爭壓力。或許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銀聯才急于推出“小額免密免簽”服務。無論如何,銀聯服務的提升為商業企業帶來極大的便利性。“我們不僅僅與銀聯合作,目前也正在與支付寶與微信接觸,只要是能夠提升消費體驗的合作,我們都不拒絕。”吳萌表示。
不做電商的7-11專注門店消費體驗
為顧客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務始終是7-11追求的目標,然而在電子商務與O2O盛行的當下,7-11卻并沒有開拓線上以及上門配送業務,它依舊專注在實體門店的消費體驗上。
目前,在實體零售領域掀起一股線上線下融合的潮流,無論是百貨商場,還是綜合商超,又或者便利店,無一不受到電子商務的沖擊,并且也都“覬覦”電子商務的成績,因而也紛紛開展線上業務,并且結合現有的實體門店做起O2O。
北京7-11在北京市場擁有近200家門店,完全可以為其開展O2O提供線下網絡基礎,但是它卻并沒有這個計劃。“實體店業務慘淡也并非完全源于電子商務的沖擊,主要還是沒做好。7-11還是比較注重自己的門店業務,專注店內消費體驗,這是7-11的強項。”吳萌表示。
吳萌進一步介紹,7-11一直注重消費體驗,而實體門店的最大優勢與功能就在消費體驗上,只有通過門店的生意往來,企業才能接觸消費者,從而了解消費者,最終提供更多的服務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并且在7-11著名的極致體驗方面,吳萌也認為差異化的商品發揮了更大的作用。
提到7-11,其門店內的飯團、快餐等都是7-11的經典商品,已然成為7-11的名牌。除此之外7-11還定期推出新的商品,幾乎是一周推出一款新品,并且很多還是自有品牌的商品,包括不久前推出7-11自有品牌的咖啡與面包。
7-11便利店為顧客精選最適合他們的商品,價格也把控在顧客能夠接受的范圍。吳萌認為,只要深入地研究消費者,在商品上做到差異化,實體門店仍對顧客有吸引力。吳萌介紹,北京7-11門店還推出有外帶的便當,只要微波爐加熱就可以食用,便當的價格也很平民化。
模式很容易被復制,業務也會被模仿,但是不斷變化的商品卻很難被模仿,即使有同行模仿,但7-11也會力爭永遠走在前列,并且引領著消費者的需求。在商品上下功夫,這就是7-11的聰明之處。
在便利店領域,除了注重商品的差異化,很多新型本土便利店也在便民服務上下功夫,比如便利店新秀鄰家便利店,門店還提供洗衣等便民服務,然而7-11并沒有這些業務的拓展。
“這些便民服務還不能達到盈虧平衡,這些服務帶來的收益無法超過門店付出的時間等成本”吳萌表示。中國商報記者在7-11北京東直門門店看到,目前門店的角落有一臺北京銀行的ATM機,其他的便民服務暫時還沒有。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北京7-11與中國銀聯簽署協議 完善消費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