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零售業“海底撈”之稱的 胖東來 ,最近兩年一直處于欲走還留的糾結之中。兩年前, 胖東來 董事長于東來就在其個人微博發布新鄉 胖東來 撤走消息,這兩年來 胖東來 是走是留的說法以及當地領導的挽留、百姓的不舍等消息不絕于耳,如今流傳了近兩年的 胖東來 新鄉閉店說終于要塵埃落定了。
近期關于新鄉 胖東來 的“告知函”在網上流出,“新鄉市 胖東來 百貨有限公司物業使用期限2015年12月31日到期,平原路店將于2015年12月15日正式閉店停止經營”。
12月1日,《中國經營報》記者從 胖東來 內部人士處獲悉, 胖東來 新鄉平原路店關閉的消息確實屬實,公司將近期對外公布。“盡管 胖東來 在新鄉有不錯的口碑,但面臨無法協商的物業問題,也只能撤了。”多位零售行業人士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傳統零售業面臨的狀況依舊嚴峻,就連跨國巨頭關店都是家常便飯,不堪重負的中小零售企業自然在劫難逃,關店潮蔓延到 胖東來 身上似乎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交租金壓倒 胖東來
胖東來 新鄉關店的傳言從前年就開始了,在2013年4月30日,于東來發微博稱,新鄉 胖東來 將在物業合同到期后(2015年)關閉。此前于東來在隨后發布的微博中解釋,新鄉店閉店屬企業內部的戰略調整,“縮減企業規模是因為現在的經營管理能力達不到”。
不過, 胖東來 新鄉關店中間還經歷了“政府挽留、于東來表態不走”這一橋段。2014年10月15日,于東來發微博稱,非常感謝新鄉市市長的真情挽留,新鄉 胖東來 不走了。
然而,到了今年9月初,又有消息稱 胖東來 決定年底將撤出新鄉市場,關閉兩店。11月26日最終還是有了答案。記者發現,新鄉 胖東來 百貨官方微信賬號11月20日就發布了清倉大促的信息。
實際上,相比其他零售同行 胖東來 近年來的業績并不算差。原因到底是什么? 胖東來 內部人士告訴記者,最大的原因還是租金合同到期,沒有其他原因,至于是否會在新鄉開店目前沒有找到合適的物業。“具體的合同無法談攏、商場關閉原因等信息將過幾天對外發布,以官方網站為主”。
有消息說, 胖東來 的物業房租費到期了,房東靖業房產,大肆上漲租金,從一年800萬元上漲到1500萬元。而 胖東來 不讓步,被迫退出。從網上流出的一紙“告知函”上,似乎也印證了 胖東來 關店跟“物業問題”不無關系。
胖東來 于2005年12月正式進駐新鄉,到現在剛好十年。記者了解到, 胖東來 百貨于2005年與靖業公司簽訂房屋租賃合同,到今年12月底到期。
難道素來生意火爆的 胖東來 ,還支付不了正常上漲的租金?“一年租金多出幾百萬,而 胖東來 那家門店一年營收也就不過幾百萬,等于利潤全給物業了。面對逐年高漲的店鋪租金,本身就已經人力成本高居不下的 胖東來 ,已經無法承受高租金運營,而于東來又不愿意降低員工薪酬。目前零售企業要做到每年10%的增長已相當困難,而如果要實現 胖東來 的理想國,每年沒有20%以上的增幅則無法達成。”熟知 胖東來 的上海尚益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胡春才說。
“租金上漲使得企業管理費用快速上漲,尤其是以租賃物業為主的零售企業營業成本漲幅更大。”在胡春才看來,租金和人力成本瘋漲, 胖東來 又地處河南新鄉、許昌,當地消費者的購買能力也有限,銷售無法跟上。而受電商沖擊最厲害的地區盡管在華東等地,但 胖東來 的效益下滑也是躲不過的。
胖東來 陷高成本瓶頸
盡管規模不及沃爾瑪、家樂福等零售巨頭,但 胖東來 在業界的名氣絲毫不遜于它們。 胖東來 被人津津樂道的是其服務,被譽為百貨行業的“海底撈”。
一直以來,于東來希望每家門店都能按照他的目標和理想去運作,達不到預期目標寧可不開。11月27日,于東來發表了一篇《致新鄉人民的一封信》,“從開業到今天這十年,公司從文化觀念上,從體制、政策、制度、專業能力等方面不斷完善和提升。事實亦是如此,的確我考慮的太簡單了,因為不成熟又盲目發展,我們的企業管理和經營能力遠遠跟不上企業的規模,不能保證賣場的品質、價格、品味達到實實在在想要的結果。”
或許外人對于東來的商業世界無法理解,他的經營理念不以賺錢為目的,而是讓更多的人們在消費購物時感受到快樂,但在現實面前,房租、人工等成本上漲使得 胖東來 不得不低下頭。
“并非是 胖東來 門店經營不好,而是相比之前其盈利潤收入確實急劇下滑。”一位零售行業人士指出。記者也從上述 胖東來 內部人士方面了解到,關閉新鄉平原路店后, 胖東來 就只剩下許昌6家大型百貨店以及新鄉1家門店,最高峰時 胖東來 曾達到30多家連鎖店,關閉的門店以社區店為主。盡管眼下社區超市很火爆,但在于東來眼里,社區超市是掙錢最慢的,根本無法養活那么多員工。
“此次 胖東來 關閉新鄉店無外乎是房租的因素,但也受困于企業運營成本高企以及電商沖擊。”胡春才認為。早幾年前,新鄉乃至全國就流傳了 胖東來 員工工資多高,一個保潔員也能拿到2200元,這已經是最低標準。據說,課長級一年6萬元,處長級22萬元,店長級50萬元,區域經理50萬元,高層一人一套別墅。據不完全統計, 胖東來 的人力成本是其他零售企業人力成本兩倍以上。
“盡管 胖東來 的盈利能力比其他零售企業好,但成本方面也高出不少,如果沒有高利潤也就無法保證門店收益了。”胡春才表示。
從去年開始, 胖東來 就一直深陷閉店漩渦。2012年起, 胖東來 在許昌的連鎖超市中,率先關閉了五一店、六一店、新許店等13家分店。實際上, 胖東來 內部也在調整,去年出臺新的員工管理手冊,希望把差的員工淘汰,好的員工留下。因為 胖東來 局限于原來的員工團隊,自然而然會產生惰性,不利于企業長遠發展。
去年 胖東來 要關閉許昌勞動店時,于東來曾對外表示將只剩一家門店,也被外界認為是于東來與員工的賭氣舉措,于東來想改革但面臨員工不配合,雙方反目從而關店。不過,后來勞動店卻升級后又重新開張,身處內憂外患的 胖東來 能否繼續保持“神話”還是未知數。
中小零售企業日子難熬
零售行業增速下滑是不爭的事實,不僅僅是 胖東來 ,近年來眾多內外資零售企業均陷入關店潮。人人樂此前發布公告稱,計劃在本年度關閉15家業績不佳、轉型困難的門店,以集中資源加快推動戰略轉型。
在零售業整體“寒冬”中,聯商網發布的《2015年上半年主要零售企業關店統計》顯示,2015年上半年,主要零售企業(含百貨、超市)在國內共計關閉121家。關店原因是多方面的,在電商和經濟大環境的沖擊下,百貨、超市等業態試水電商,并沒得到突出進展,此外實體零售業態因為未能及時滿足顧客需求,銷售業績不佳以及房屋租賃到期等。
“面對近年翻番的商鋪租金,那些規模小,每年銷售收入有限的中小零售企業自然更加困難。”零售專家丁利國表示。種種跡象顯示,類似于 胖東來 這類中小企業在零售行業中日子是最難過的。今年以來,成都互惠超市陷入倒閉傳聞中,最終被紅旗連鎖兼并,云南天順超市40家超市“關門”,泉州捷龍超市關閉所有門店,還被爆欠供應商七千多萬元貨款。
“受困于資金壓力,中小零售企業現金流明顯不如沃爾瑪、大潤發等財大氣粗的零售巨頭,畢竟大企業在貸款上還是有一定的助益的。”胡春才分析認為,隨著經濟的持續低迷,尚缺乏應對成本上漲競爭力的中小零售企業恐怕在劫難逃,如今擁有雄厚資金的零售巨頭們正借機“抄底”,而一些無望做大的中小零售商不妨借機套現賣個好價錢。
近期關于新鄉 胖東來 的“告知函”在網上流出,“新鄉市 胖東來 百貨有限公司物業使用期限2015年12月31日到期,平原路店將于2015年12月15日正式閉店停止經營”。
12月1日,《中國經營報》記者從 胖東來 內部人士處獲悉, 胖東來 新鄉平原路店關閉的消息確實屬實,公司將近期對外公布。“盡管 胖東來 在新鄉有不錯的口碑,但面臨無法協商的物業問題,也只能撤了。”多位零售行業人士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傳統零售業面臨的狀況依舊嚴峻,就連跨國巨頭關店都是家常便飯,不堪重負的中小零售企業自然在劫難逃,關店潮蔓延到 胖東來 身上似乎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交租金壓倒 胖東來
胖東來 新鄉關店的傳言從前年就開始了,在2013年4月30日,于東來發微博稱,新鄉 胖東來 將在物業合同到期后(2015年)關閉。此前于東來在隨后發布的微博中解釋,新鄉店閉店屬企業內部的戰略調整,“縮減企業規模是因為現在的經營管理能力達不到”。
不過, 胖東來 新鄉關店中間還經歷了“政府挽留、于東來表態不走”這一橋段。2014年10月15日,于東來發微博稱,非常感謝新鄉市市長的真情挽留,新鄉 胖東來 不走了。
然而,到了今年9月初,又有消息稱 胖東來 決定年底將撤出新鄉市場,關閉兩店。11月26日最終還是有了答案。記者發現,新鄉 胖東來 百貨官方微信賬號11月20日就發布了清倉大促的信息。
實際上,相比其他零售同行 胖東來 近年來的業績并不算差。原因到底是什么? 胖東來 內部人士告訴記者,最大的原因還是租金合同到期,沒有其他原因,至于是否會在新鄉開店目前沒有找到合適的物業。“具體的合同無法談攏、商場關閉原因等信息將過幾天對外發布,以官方網站為主”。
有消息說, 胖東來 的物業房租費到期了,房東靖業房產,大肆上漲租金,從一年800萬元上漲到1500萬元。而 胖東來 不讓步,被迫退出。從網上流出的一紙“告知函”上,似乎也印證了 胖東來 關店跟“物業問題”不無關系。
胖東來 于2005年12月正式進駐新鄉,到現在剛好十年。記者了解到, 胖東來 百貨于2005年與靖業公司簽訂房屋租賃合同,到今年12月底到期。
難道素來生意火爆的 胖東來 ,還支付不了正常上漲的租金?“一年租金多出幾百萬,而 胖東來 那家門店一年營收也就不過幾百萬,等于利潤全給物業了。面對逐年高漲的店鋪租金,本身就已經人力成本高居不下的 胖東來 ,已經無法承受高租金運營,而于東來又不愿意降低員工薪酬。目前零售企業要做到每年10%的增長已相當困難,而如果要實現 胖東來 的理想國,每年沒有20%以上的增幅則無法達成。”熟知 胖東來 的上海尚益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胡春才說。
“租金上漲使得企業管理費用快速上漲,尤其是以租賃物業為主的零售企業營業成本漲幅更大。”在胡春才看來,租金和人力成本瘋漲, 胖東來 又地處河南新鄉、許昌,當地消費者的購買能力也有限,銷售無法跟上。而受電商沖擊最厲害的地區盡管在華東等地,但 胖東來 的效益下滑也是躲不過的。
胖東來 陷高成本瓶頸
盡管規模不及沃爾瑪、家樂福等零售巨頭,但 胖東來 在業界的名氣絲毫不遜于它們。 胖東來 被人津津樂道的是其服務,被譽為百貨行業的“海底撈”。
一直以來,于東來希望每家門店都能按照他的目標和理想去運作,達不到預期目標寧可不開。11月27日,于東來發表了一篇《致新鄉人民的一封信》,“從開業到今天這十年,公司從文化觀念上,從體制、政策、制度、專業能力等方面不斷完善和提升。事實亦是如此,的確我考慮的太簡單了,因為不成熟又盲目發展,我們的企業管理和經營能力遠遠跟不上企業的規模,不能保證賣場的品質、價格、品味達到實實在在想要的結果。”
或許外人對于東來的商業世界無法理解,他的經營理念不以賺錢為目的,而是讓更多的人們在消費購物時感受到快樂,但在現實面前,房租、人工等成本上漲使得 胖東來 不得不低下頭。
“并非是 胖東來 門店經營不好,而是相比之前其盈利潤收入確實急劇下滑。”一位零售行業人士指出。記者也從上述 胖東來 內部人士方面了解到,關閉新鄉平原路店后, 胖東來 就只剩下許昌6家大型百貨店以及新鄉1家門店,最高峰時 胖東來 曾達到30多家連鎖店,關閉的門店以社區店為主。盡管眼下社區超市很火爆,但在于東來眼里,社區超市是掙錢最慢的,根本無法養活那么多員工。
“此次 胖東來 關閉新鄉店無外乎是房租的因素,但也受困于企業運營成本高企以及電商沖擊。”胡春才認為。早幾年前,新鄉乃至全國就流傳了 胖東來 員工工資多高,一個保潔員也能拿到2200元,這已經是最低標準。據說,課長級一年6萬元,處長級22萬元,店長級50萬元,區域經理50萬元,高層一人一套別墅。據不完全統計, 胖東來 的人力成本是其他零售企業人力成本兩倍以上。
“盡管 胖東來 的盈利能力比其他零售企業好,但成本方面也高出不少,如果沒有高利潤也就無法保證門店收益了。”胡春才表示。
從去年開始, 胖東來 就一直深陷閉店漩渦。2012年起, 胖東來 在許昌的連鎖超市中,率先關閉了五一店、六一店、新許店等13家分店。實際上, 胖東來 內部也在調整,去年出臺新的員工管理手冊,希望把差的員工淘汰,好的員工留下。因為 胖東來 局限于原來的員工團隊,自然而然會產生惰性,不利于企業長遠發展。
去年 胖東來 要關閉許昌勞動店時,于東來曾對外表示將只剩一家門店,也被外界認為是于東來與員工的賭氣舉措,于東來想改革但面臨員工不配合,雙方反目從而關店。不過,后來勞動店卻升級后又重新開張,身處內憂外患的 胖東來 能否繼續保持“神話”還是未知數。
中小零售企業日子難熬
零售行業增速下滑是不爭的事實,不僅僅是 胖東來 ,近年來眾多內外資零售企業均陷入關店潮。人人樂此前發布公告稱,計劃在本年度關閉15家業績不佳、轉型困難的門店,以集中資源加快推動戰略轉型。
在零售業整體“寒冬”中,聯商網發布的《2015年上半年主要零售企業關店統計》顯示,2015年上半年,主要零售企業(含百貨、超市)在國內共計關閉121家。關店原因是多方面的,在電商和經濟大環境的沖擊下,百貨、超市等業態試水電商,并沒得到突出進展,此外實體零售業態因為未能及時滿足顧客需求,銷售業績不佳以及房屋租賃到期等。
“面對近年翻番的商鋪租金,那些規模小,每年銷售收入有限的中小零售企業自然更加困難。”零售專家丁利國表示。種種跡象顯示,類似于 胖東來 這類中小企業在零售行業中日子是最難過的。今年以來,成都互惠超市陷入倒閉傳聞中,最終被紅旗連鎖兼并,云南天順超市40家超市“關門”,泉州捷龍超市關閉所有門店,還被爆欠供應商七千多萬元貨款。
“受困于資金壓力,中小零售企業現金流明顯不如沃爾瑪、大潤發等財大氣粗的零售巨頭,畢竟大企業在貸款上還是有一定的助益的。”胡春才分析認為,隨著經濟的持續低迷,尚缺乏應對成本上漲競爭力的中小零售企業恐怕在劫難逃,如今擁有雄厚資金的零售巨頭們正借機“抄底”,而一些無望做大的中小零售商不妨借機套現賣個好價錢。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胖東來平原路店停止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