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確實對這個行業造成巨大沖擊,消費者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針對性。人們不會單純去逛街,因為他們能夠通過智能手機找到確切的購買目標。逛街導致沖動消費的日子已經過去。
但普華永道發布的最新報告《2015年全零售:零售商與變革的時代》,讓這些擔憂看起來有些過于悲觀。在調查了全球超過1.9萬名消費者之后,報告提供的數據顯示實體門店仍然是與消費者聯系最緊密的渠道。8%的消費者表示每天都會在門店購買商品,而每天都在電腦和手機上購物的消費者只有3%。每月在實體門店購物超過一次的受訪者占到了總數的7成,而電腦和手機渠道的這一比例分別為54%和24%。
門店的優勢來源于它的獨特性。當被問及前往門店購物的原因時,“能看到、觸摸和使用商品”“能馬上拿到商品”以及“我更確定產品是否合適”是被最多受訪者選擇的3個選項,比例分別達到了60%、53%和33%。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因素通常都是實體店獨有、電商無法滿足的優勢。
而當我們審視消費者在網上購物的原因時,只有兩個是電商獨有且實體店無法復制的,它們分別是“每天24小時都可以在網上購物”以及“不需要前往實體店”。這說明,至少在可預見的將來,實體門店仍然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人們常常用“陳列室現象”描述門店的尷尬地位,調查數據證實了這一現象確實存在:高達68%的受訪者表示會特意前往門店查看產品,并最終在網上完成購買行為。但另外一份數據證實了“逆陳列室現象”也同時存在:7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會特意在網上查看產品,但最終前往實體店完成消費。
這是一個有趣的現象,人們用某一方面的準確數據推導出了不夠準確的結論,實際情況卻是兩種渠道間并不存在從屬關系。在消費者看來,數字與實體渠道間的界限已經變得微不足道,他們更習慣于在兩種渠道間來回轉換。這要求傳統的單一渠道思維模式讓位于無縫整合的零售模式,零售商需要考慮如何用整體戰略來支持消費者愈加復雜的購物過程。
零售店的業態正在改變,它將成為線上和線下購物的體驗場所。這是購物的場所,是尋找刺激的場所,也是在購物者眼中創造新可能性的場所。這意味著,門店能給消費者怎樣的獨特體驗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而線下門店體驗的提升又必須求助于線上技術。換句話說,門店這一形式并不會被消費者拋棄,但門店經營者的思維需要改變,畢竟達爾文的進化論告訴我們,“適者生存”的道理在嚴峻的環境中尤為靈驗。
這些是零售商建立整體戰略時需要重點考慮的部分,年輕人有著更為可觀的客戶生命周期價值。因此,加大對店內技術和社交媒體的投入將使零售商在未來收獲頗豐。
當下, 零售業 的技術革命也有可能讓逛街回歸成為一種真正的樂趣和滿足,而不是一種負擔和一個問題。技術能讓 零售業 者將每位顧客視為獨立的購物者,并滿足其截然不同的需要、需求和消費欲望。
“移動和數字不是噱頭,而是解決問題和為客戶提供增值服務的手段,否則就不值得投資。”
傳統給現代以定力,現代給傳統以活力。人們常常陷入新舊之間的迷思,但其實無所謂新舊之分。傳統模式和新興模式常常相互融合成為最終的形態,對于 零售業 而言也是如此。
但普華永道發布的最新報告《2015年全零售:零售商與變革的時代》,讓這些擔憂看起來有些過于悲觀。在調查了全球超過1.9萬名消費者之后,報告提供的數據顯示實體門店仍然是與消費者聯系最緊密的渠道。8%的消費者表示每天都會在門店購買商品,而每天都在電腦和手機上購物的消費者只有3%。每月在實體門店購物超過一次的受訪者占到了總數的7成,而電腦和手機渠道的這一比例分別為54%和24%。
門店的優勢來源于它的獨特性。當被問及前往門店購物的原因時,“能看到、觸摸和使用商品”“能馬上拿到商品”以及“我更確定產品是否合適”是被最多受訪者選擇的3個選項,比例分別達到了60%、53%和33%。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因素通常都是實體店獨有、電商無法滿足的優勢。
而當我們審視消費者在網上購物的原因時,只有兩個是電商獨有且實體店無法復制的,它們分別是“每天24小時都可以在網上購物”以及“不需要前往實體店”。這說明,至少在可預見的將來,實體門店仍然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人們常常用“陳列室現象”描述門店的尷尬地位,調查數據證實了這一現象確實存在:高達68%的受訪者表示會特意前往門店查看產品,并最終在網上完成購買行為。但另外一份數據證實了“逆陳列室現象”也同時存在:7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會特意在網上查看產品,但最終前往實體店完成消費。
這是一個有趣的現象,人們用某一方面的準確數據推導出了不夠準確的結論,實際情況卻是兩種渠道間并不存在從屬關系。在消費者看來,數字與實體渠道間的界限已經變得微不足道,他們更習慣于在兩種渠道間來回轉換。這要求傳統的單一渠道思維模式讓位于無縫整合的零售模式,零售商需要考慮如何用整體戰略來支持消費者愈加復雜的購物過程。
零售店的業態正在改變,它將成為線上和線下購物的體驗場所。這是購物的場所,是尋找刺激的場所,也是在購物者眼中創造新可能性的場所。這意味著,門店能給消費者怎樣的獨特體驗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而線下門店體驗的提升又必須求助于線上技術。換句話說,門店這一形式并不會被消費者拋棄,但門店經營者的思維需要改變,畢竟達爾文的進化論告訴我們,“適者生存”的道理在嚴峻的環境中尤為靈驗。
這些是零售商建立整體戰略時需要重點考慮的部分,年輕人有著更為可觀的客戶生命周期價值。因此,加大對店內技術和社交媒體的投入將使零售商在未來收獲頗豐。
當下, 零售業 的技術革命也有可能讓逛街回歸成為一種真正的樂趣和滿足,而不是一種負擔和一個問題。技術能讓 零售業 者將每位顧客視為獨立的購物者,并滿足其截然不同的需要、需求和消費欲望。
“移動和數字不是噱頭,而是解決問題和為客戶提供增值服務的手段,否則就不值得投資。”
傳統給現代以定力,現代給傳統以活力。人們常常陷入新舊之間的迷思,但其實無所謂新舊之分。傳統模式和新興模式常常相互融合成為最終的形態,對于 零售業 而言也是如此。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零售業如何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