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14年以來,商業地產的市場就開始出現頹勢,購物中心的整體營業水平普遍的面臨下滑的狀況。根據聯商網發布的《2015年上半年主要零售企業關店統計》報告顯示,2015年上半年,中國主要零售企業(含百貨、超市)在國內共計關閉120家,其中百貨業態就關閉25家,包括萬達百貨10家,馬莎百貨5家等,超市業態關閉95家。商業地產的過剩危機已經成為事實,市場上供大于求的問題,導致商業地產的租金收入下滑。在互聯網的影響下,如何構建新的商業服務和消費場景、有效的轉化人流、商業業態的合理布局、經營的持續性成為商業地產轉型的價值體現的重要方面。
傳統商業地產面臨巨大的轉型壓力,似乎線上線下融合的O2O模式成為零售企業逆轉頹勢的“制勝法寶”。行業內零售商對O2O模式的商業地產的探索也紛紛拿出前所未有的熱情,比如騰訊、百度和萬達聯合推出“飛凡網”來探索O2O模式,阿里聯姻銀泰推出喵街試水新的商業業態,以及近期的阿里聯合蘇寧進行O2O的整合等等。宏觀經濟條件下以及互聯網的沖擊,針對商業地產的轉型的探索成為提振經濟的新趨勢。在此,本文將介紹王府井在商業地產領域如何推進自己的轉型升級。
據了解, 王府井百貨 創立于1955年,在全國有25家大型百貨門店,以及其他類型的門店,覆蓋了華北、華中、華南、西北、西南等五大區域的銷售網絡,形成了百貨商場、購物中心、奧萊、超市等多業態復合發展的零售企業。
一、王府井推動零售企業經營模式轉變
1.虧損門店的處理
商業地產的虧損成為各個百貨零售企業的頭疼的問題,針對目前虧損的狀態,王府井選擇部分進行退租整頓的方式和關店相結合的方式共同進行。將其中的虧損大戶進行關閉,如福建福州店、遼寧撫順店或將進行關閉門店的處理方式。同時對一些虧損相對較低的門店進行調整,對河南鄭州店進行部分退租的方式,以及調整商品結構,引入功能區來逐漸控制著門店的虧損。
2.王府井推進可持續項目的建設
與 王府井百貨 業態的虧損形成對比,自從王府井收購春天百貨以來,春天百貨旗下的奧萊的業績也是收獲頗豐,收入狀況以超過兩位數的增速促進了春天百貨的利潤大幅增長。據了解,2015年7月1日春天百貨進行委托上市公司管理,由于奧萊的業績突出,預計兩年內將開發3到4個新的項目。
3.王府井從百貨中剝離超市,對現有綜合百貨業態進行管理
超市作為百貨業態的一部分,能夠為消費者提供相對完善的購物體驗。目前市場上的超市受到互聯網電商的沖擊影響,運營普遍接近飽和階段。因此,王府井逐漸剝離將超市從 王府井百貨 業態中剝離出來,將商業中心放到綜合百貨業態的建設上來,將超市作為消費者的百貨購物的補充。
二、王府井促進線上線下融合
在2007年之初,王府井開始涉足網上商城,將線上業務作為實體店服務延伸以及零售渠道的補充。2013年1月12日,王府井網上商城上線,商品經營模式為以自采+線下商品自營+聯營。2014年5月, 王府井百貨 推出PAD移動銷售助手,逐步實現百貨賣場的數字化,打通線上與線下不同店面之間的庫存,進行商品和會員的統一管理。2014年12月, 王府井百貨 宣布與騰訊、零售解決方案提供商“掃貨幫”合作,共同推出互聯網金融類會員卡“王府UKA”。至此,王府井的全渠道的線上與線下的融合正式建立。
三、引導多業態協同發展
1.王府井與零售終端商合作探索自有品牌
零售百貨公司傳統的招商方式為引進其他品牌進入商場,王府井為了改善由的簡單的引進其他品牌帶來的品牌經營困局,采用與其他零售終端企業合作的方式,開展自有品牌的建立。2015年王府井與百聯、利豐合作成立合資公司,雙方的合作內容為通過合資公司來經營自有的品牌,包括品牌建立過程中的設計加工環節,合資公司建立后,王府井、百聯、利豐分別占股新的合資公司20%、40%、40%的股權。
2.王府井和恒大、京東合作展開商業地產的管理
2015年,王府井與恒大合資成立購物中心管理公司與商業物業地產公司,進行商業物業的開發與渠道管理。其中對自營的門店進行優化和升級管理,對外進行物業管理的租賃和經營管理。同時,王府井和京東進行合作,引入“京東白條”來刺激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充分利用金融資源進行價值的整合,挖掘消費金融的價值。
從經營模式的創新,到線上線下的全渠道變革以及王府井的多業態發展,與其他面臨轉型的傳統百貨一樣,行業內很多的零售企業并沒有實現盈利,同時轉型O2O面臨很多問題:資金問題、物流問題、渠道問題等。然而王府井的轉型也是在進行積極的推進,從上個世紀60年代誕生的王府井能否在21世紀在互聯網環境下迎來它商業地產的再一次新生,我們拭目以待。
傳統商業地產面臨巨大的轉型壓力,似乎線上線下融合的O2O模式成為零售企業逆轉頹勢的“制勝法寶”。行業內零售商對O2O模式的商業地產的探索也紛紛拿出前所未有的熱情,比如騰訊、百度和萬達聯合推出“飛凡網”來探索O2O模式,阿里聯姻銀泰推出喵街試水新的商業業態,以及近期的阿里聯合蘇寧進行O2O的整合等等。宏觀經濟條件下以及互聯網的沖擊,針對商業地產的轉型的探索成為提振經濟的新趨勢。在此,本文將介紹王府井在商業地產領域如何推進自己的轉型升級。
據了解, 王府井百貨 創立于1955年,在全國有25家大型百貨門店,以及其他類型的門店,覆蓋了華北、華中、華南、西北、西南等五大區域的銷售網絡,形成了百貨商場、購物中心、奧萊、超市等多業態復合發展的零售企業。
一、王府井推動零售企業經營模式轉變
1.虧損門店的處理
商業地產的虧損成為各個百貨零售企業的頭疼的問題,針對目前虧損的狀態,王府井選擇部分進行退租整頓的方式和關店相結合的方式共同進行。將其中的虧損大戶進行關閉,如福建福州店、遼寧撫順店或將進行關閉門店的處理方式。同時對一些虧損相對較低的門店進行調整,對河南鄭州店進行部分退租的方式,以及調整商品結構,引入功能區來逐漸控制著門店的虧損。
2.王府井推進可持續項目的建設
與 王府井百貨 業態的虧損形成對比,自從王府井收購春天百貨以來,春天百貨旗下的奧萊的業績也是收獲頗豐,收入狀況以超過兩位數的增速促進了春天百貨的利潤大幅增長。據了解,2015年7月1日春天百貨進行委托上市公司管理,由于奧萊的業績突出,預計兩年內將開發3到4個新的項目。
3.王府井從百貨中剝離超市,對現有綜合百貨業態進行管理
超市作為百貨業態的一部分,能夠為消費者提供相對完善的購物體驗。目前市場上的超市受到互聯網電商的沖擊影響,運營普遍接近飽和階段。因此,王府井逐漸剝離將超市從 王府井百貨 業態中剝離出來,將商業中心放到綜合百貨業態的建設上來,將超市作為消費者的百貨購物的補充。
二、王府井促進線上線下融合
在2007年之初,王府井開始涉足網上商城,將線上業務作為實體店服務延伸以及零售渠道的補充。2013年1月12日,王府井網上商城上線,商品經營模式為以自采+線下商品自營+聯營。2014年5月, 王府井百貨 推出PAD移動銷售助手,逐步實現百貨賣場的數字化,打通線上與線下不同店面之間的庫存,進行商品和會員的統一管理。2014年12月, 王府井百貨 宣布與騰訊、零售解決方案提供商“掃貨幫”合作,共同推出互聯網金融類會員卡“王府UKA”。至此,王府井的全渠道的線上與線下的融合正式建立。
三、引導多業態協同發展
1.王府井與零售終端商合作探索自有品牌
零售百貨公司傳統的招商方式為引進其他品牌進入商場,王府井為了改善由的簡單的引進其他品牌帶來的品牌經營困局,采用與其他零售終端企業合作的方式,開展自有品牌的建立。2015年王府井與百聯、利豐合作成立合資公司,雙方的合作內容為通過合資公司來經營自有的品牌,包括品牌建立過程中的設計加工環節,合資公司建立后,王府井、百聯、利豐分別占股新的合資公司20%、40%、40%的股權。
2.王府井和恒大、京東合作展開商業地產的管理
2015年,王府井與恒大合資成立購物中心管理公司與商業物業地產公司,進行商業物業的開發與渠道管理。其中對自營的門店進行優化和升級管理,對外進行物業管理的租賃和經營管理。同時,王府井和京東進行合作,引入“京東白條”來刺激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充分利用金融資源進行價值的整合,挖掘消費金融的價值。
從經營模式的創新,到線上線下的全渠道變革以及王府井的多業態發展,與其他面臨轉型的傳統百貨一樣,行業內很多的零售企業并沒有實現盈利,同時轉型O2O面臨很多問題:資金問題、物流問題、渠道問題等。然而王府井的轉型也是在進行積極的推進,從上個世紀60年代誕生的王府井能否在21世紀在互聯網環境下迎來它商業地產的再一次新生,我們拭目以待。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王府井百貨推動零售企業經營模式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