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樂天集團重要的零售棋子樂天瑪特在華蹣跚前行。2008年,樂天瑪特收購萬客隆曲線進軍中國,不過后續擴張不僅沒有打開局面,反而接連傳出各地關店消息,但其在北京的小型業態樂天超市卻穩步增長。對于樂天集團來說,一直在中國難以本土化的零售業能否會通過樂天超市有所改觀?
大賣場生無可戀
2008年5月,樂天瑪特收購了北京萬客隆8家門店,正式進入中國市場。樂天瑪特中國官網顯示,目前北京有7家門店,樂天瑪特華北區開發總經理李范成在去年12月接記者采訪時表示,“北京以北地區開店成本太高,樂天瑪特會在北京以南地區集中開店”。據上述人士介紹,樂天瑪特在北京有一家物流中心,還會在天津再建一家新的物流中心,這樣的話,就可以實現華北地區的配送,保證新店的供應鏈。
“2014年開始我們做了一些調整,以北京為中心,100公里范圍內開發新的店面。”李范成表示,京津冀一體化發展也為樂天瑪特提供了另一種思路,樂天瑪特在進入河北固安這樣的縣級城市后,仍然會保留與北京市場上相似的門店面積和品類布局。在其看來,雖然縣級城市的消費力暫時達不到,但這有利于保持競爭。不過,據樂天瑪特華北區開發部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截至目前,華北區還未有一家門店簽約。
根據樂天瑪特官網顯示的開店記錄,其2012年開店11家、2013年開店5家、2014年開店僅1家,店鋪擴張越來越乏力,同時,關店數量卻在不斷攀升,12年關店1家、2014年關店6家,上個月,樂天瑪特山東青島、威海和濰坊的門店幾乎同時宣布停業,退出山東市場。
小業態仍有生機
作為樂天瑪特進入中國市場的第一站,樂天瑪特在北京的狀態雖不出彩但相對穩定,同時也有一些探索。2012年10月,樂天集團兩家SSM超市樂天超市(小型超市)在北京開業。截至目前,樂天超市一共有15家門店,大賣場在北京八年只有7家,小業態樂天超市門店規模擴張明顯。
樂天瑪特華北區總經辦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樂天超市在國內只有北京有開店。開業之初,樂天超市有限公司董事長蘇鎮世表示,SSM超市在韓國的目標客群就是收入較高的社區居民,在中國的店鋪也延續了在韓國的開店方針。
今年初,樂天超市接入京東到家進行線上渠道的探索。小業態和O2O是主流零售商都在發力的領域,家樂福旗下便利店ESAY家樂福和家樂福網上商城從去年陸續展開,沃爾瑪也上線了O2O平臺速購,對于錯失大賣場發展機遇的樂天瑪特來說,樂天超市或許還有一絲希望。
不過,據樂天超市一位工作人員透露,樂天超市成立之初有獨立的運營團隊,團隊領導也是韓國人,辦公地點也不在樂天瑪特北京總部。不過今年初,由于獨立運營費用過高,樂天集團將樂天超市的韓國高管撤回國內,樂天超市和樂天瑪特合并在一起運營,目前由一位副總經理級別的中國人負責樂天超市的運營和商品。
本地化難題待解
在收購了北京萬客隆8家門店后, 2009年12月起樂天瑪特相繼收購了中國時代零售TIMES 68家門店之后,截至2014年末,樂天瑪特在中國主要地區共擁有103家大型賣場。樂天瑪特計劃到2018年將在中國開設500家大賣場,成為亞洲第一零售商。不過,這個開店目標在后期更改為,“到2020年將有累計240多家店面開業并投入運營”。這意味著,在未來五年內,樂天瑪特的門店數量至少要翻倍才能實現,這個目標似乎難以實現。
在零售業內人士看來,樂天瑪特在沃爾瑪、家樂福等外資零售巨頭進入中國十年后才通過收購曲線入華,已經失去先機,而后期開店速度和規模始終不盡如人意,在大賣場這個業態上沒有跟上國內發展的節奏。同時,“樂天瑪特一直難以解決本地化的難題,中國市場的主管和一把手都由韓國人擔任,決策也由總部制定,難免有些滯后市場”。
為了改善中國市場經營自主權不足、本土化進程緩慢的狀況,樂天瑪特曾在2012年提出未來將把80%的海外投資用于中國,并提出了“徹底本土化、活用本地人”的原則。不過,上述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樂天超市運營雖然由中國人負責,但是門店開發統一在華北區開發部門,仍然由韓國人掌控,如果有問題需要雙方協調商量,最終由韓國人來決策”。
大賣場生無可戀
2008年5月,樂天瑪特收購了北京萬客隆8家門店,正式進入中國市場。樂天瑪特中國官網顯示,目前北京有7家門店,樂天瑪特華北區開發總經理李范成在去年12月接記者采訪時表示,“北京以北地區開店成本太高,樂天瑪特會在北京以南地區集中開店”。據上述人士介紹,樂天瑪特在北京有一家物流中心,還會在天津再建一家新的物流中心,這樣的話,就可以實現華北地區的配送,保證新店的供應鏈。
“2014年開始我們做了一些調整,以北京為中心,100公里范圍內開發新的店面。”李范成表示,京津冀一體化發展也為樂天瑪特提供了另一種思路,樂天瑪特在進入河北固安這樣的縣級城市后,仍然會保留與北京市場上相似的門店面積和品類布局。在其看來,雖然縣級城市的消費力暫時達不到,但這有利于保持競爭。不過,據樂天瑪特華北區開發部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截至目前,華北區還未有一家門店簽約。
根據樂天瑪特官網顯示的開店記錄,其2012年開店11家、2013年開店5家、2014年開店僅1家,店鋪擴張越來越乏力,同時,關店數量卻在不斷攀升,12年關店1家、2014年關店6家,上個月,樂天瑪特山東青島、威海和濰坊的門店幾乎同時宣布停業,退出山東市場。
小業態仍有生機
作為樂天瑪特進入中國市場的第一站,樂天瑪特在北京的狀態雖不出彩但相對穩定,同時也有一些探索。2012年10月,樂天集團兩家SSM超市樂天超市(小型超市)在北京開業。截至目前,樂天超市一共有15家門店,大賣場在北京八年只有7家,小業態樂天超市門店規模擴張明顯。
樂天瑪特華北區總經辦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樂天超市在國內只有北京有開店。開業之初,樂天超市有限公司董事長蘇鎮世表示,SSM超市在韓國的目標客群就是收入較高的社區居民,在中國的店鋪也延續了在韓國的開店方針。
今年初,樂天超市接入京東到家進行線上渠道的探索。小業態和O2O是主流零售商都在發力的領域,家樂福旗下便利店ESAY家樂福和家樂福網上商城從去年陸續展開,沃爾瑪也上線了O2O平臺速購,對于錯失大賣場發展機遇的樂天瑪特來說,樂天超市或許還有一絲希望。
不過,據樂天超市一位工作人員透露,樂天超市成立之初有獨立的運營團隊,團隊領導也是韓國人,辦公地點也不在樂天瑪特北京總部。不過今年初,由于獨立運營費用過高,樂天集團將樂天超市的韓國高管撤回國內,樂天超市和樂天瑪特合并在一起運營,目前由一位副總經理級別的中國人負責樂天超市的運營和商品。
本地化難題待解
在收購了北京萬客隆8家門店后, 2009年12月起樂天瑪特相繼收購了中國時代零售TIMES 68家門店之后,截至2014年末,樂天瑪特在中國主要地區共擁有103家大型賣場。樂天瑪特計劃到2018年將在中國開設500家大賣場,成為亞洲第一零售商。不過,這個開店目標在后期更改為,“到2020年將有累計240多家店面開業并投入運營”。這意味著,在未來五年內,樂天瑪特的門店數量至少要翻倍才能實現,這個目標似乎難以實現。
在零售業內人士看來,樂天瑪特在沃爾瑪、家樂福等外資零售巨頭進入中國十年后才通過收購曲線入華,已經失去先機,而后期開店速度和規模始終不盡如人意,在大賣場這個業態上沒有跟上國內發展的節奏。同時,“樂天瑪特一直難以解決本地化的難題,中國市場的主管和一把手都由韓國人擔任,決策也由總部制定,難免有些滯后市場”。
為了改善中國市場經營自主權不足、本土化進程緩慢的狀況,樂天瑪特曾在2012年提出未來將把80%的海外投資用于中國,并提出了“徹底本土化、活用本地人”的原則。不過,上述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樂天超市運營雖然由中國人負責,但是門店開發統一在華北區開發部門,仍然由韓國人掌控,如果有問題需要雙方協調商量,最終由韓國人來決策”。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大賣場生無可戀 小業態仍有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