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網購,我更喜歡在商場里‘血拼’。至少對衣服的材質、板型有個直觀的認識。”在剛剛過去的“雙11”購物節期間,張小姐在商場里淘到了不少寶貝。“但去商場買,不會搭配也是個麻煩。”
張小姐的“麻煩”在近年來走紅的買手店里是不存在的,因為在買手店,款式是凌駕于品牌之上的,買手是挑選款式的關鍵,他們還是專業的搭配師。
現在,買手店的模式開始占領傳統商場,杭州就有商場借鑒了買手店的“買手挑選款式”的經營核心,開始著力發展專業導購,為顧客提供一對一的搭配服務。這也是受電商劇烈沖擊之后,商場發展“一站式”購物體驗的又一條思路。
商場組建專業導購
為顧客提供一對一服務
“自工作室成立起,我們這批服裝搭配師都是服務于幕后的,只為品牌商服務。后來他們走向了臺前,作為專業的導購員,直接面向顧客。”解百女裝工作室負責人周明娟表示,“有需求的顧客可以直接向商場預約。有時候預約的人一多,我們就要忙得吃不上飯。”
周明娟是解百女裝工作室的創始人,她向記者介紹,工作室的導購團隊里共有4人,主要負責女性服飾類搭配。在她的工作微信號里,有將近一千位好友,都是曾經向她咨詢過服裝搭配知識的顧客。
對于專業導購來說,擁有專業的知識和搭配技巧是遠遠不夠的。“專業導購還要對商場的每個品牌有一定的了解,這些要求決定了導購員必須工作在銷售一線。”據了解,該團隊基本上是商場內分管不同部門的主管。
此外,導購還是一項非常考驗情商的工作,“我們會要求導購員盡可能地多了解顧客,包括他們的性格、喜好,甚至衣柜里已經有了什么衣服。顧客總是希望找一身適合自己的,以前沒有買過的有特色的衣服。我們功課做得越細,提供的導購意見就會越專業和貼近顧客的需求。”周明娟說,通常在給顧客挑選之后,她會給衣服打分。“如果分數不達標,寧可讓顧客‘空手而歸’,盡可能做到專業。”
西湖銀泰城工作人員也透露,未來商場內也將打造這樣一支專業導購隊伍,為顧客提供一對一的服務。“這項服務是由集團推出的,銀泰的各大門店和‘城’都會實施。”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過去高端商場也有導購團隊,但要么只是單個品牌商提供,要么只服務于VIP顧客。現在,這類高端服務開始走下“神壇”,服務于普通的消費者。“由品牌商或是經銷商指派的導購往往只局限于單個品牌。相比之下,商場方的導購會更加全面一些。”
向買手店看齊
零售業發展體驗型消費
許瑩是買手店的常客,她常常稱自己為“二流眼光,一流買家”。“買手是挑選款式的關鍵,是一家買手店的核心。他們會對當季的流行服飾有一個基本的判斷,我比較相信他們的專業眼光。”
買手店是近年來較為走俏的服裝店,為了實現差異化經營,不少商場熱衷于引進買手店,取代單個的品牌店。
買手店通常匯集了買手選購的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品牌的衣服,相當于一個小型商場。事實上,商場配備的專業導購正是借鑒了買手店的“買手挑選款式”的經營核心。
商場發展專業導購的背后是服務的提升。近年來,零售業受電商的沖擊,營收額下滑嚴重。為顧客打造一站式的購物體驗,幾乎成為整個零售業的發展趨勢。
“盡管目前電商對傳統百貨帶來了不小的沖擊,但在網上,顧客無法直觀看出服裝的版型、材質、顏色,不能試穿,也就不知道搭配的實際效果如何。這是網購的弊端,也是實體店的優勢所在。”資深業內人士表示,這種面對面的服務是傳統百貨的優勢所在。讓專業導購和客服經理為顧客提供一對一服務,正是商場不斷加強體驗型消費的方式。
但受到專業知識等條件的限制,商場無法配備一支龐大的專業導購隊伍,服務于所有的顧客。事實上,記者了解到,無論是商場,還是品牌商,對于門店柜員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
“現在我們對銷售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只是賣衣服,同時也必須是‘搭配師’,例如消費者覺得單品不好看,但是搭起來就會有完全不同的效果,銷售人員會記得你以前買過的衣服,教你怎么搭配,怎樣的面料該如何洗滌等。”某女裝店店長說。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杭州商場組建專業導購 為顧客提供一對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