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家公司奔著強強聯合、互惠共贏的原則,擬在資源、網絡、信息、物流等方面進行戰略合作,共同做強做大核心主業。”
2014年10月11日,一紙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似乎給火藥味兒十足的永輝超市(601933.SH)對中百集團(000759.SZ)的股權之爭按下了暫停鍵。
此前,永輝超市在短時間內對中百集團三次舉牌;而中百集團大股東也三度大手筆增持,堅決維護控股權。
在一番激烈的股權爭斗中,雙方為何握手言和?
武商聯三度增持對抗舉牌者
2013年11月22日,永輝超市的身影第一次出現在中百集團股東之列。當天,永輝超市向中百集團發函,其與全資子公司重慶永輝超市有限公司于當年11月5日至11月22日期間合計買入中百集團股票3399.99萬股,占其總股本的4.99%。永輝超市表示,購買行為是基于對當時市場形勢認識,以及對中百集團企業價值的認可和前景的信心。同時承諾,當年度不再增持中百集團股份。
但2014年剛過9天,永輝超市就增持中百集團5.12萬股,合計持有股份占5%,達到舉牌紅線。
2月28日,永輝超市再度披露,其持有中百集團股份已達10%,再次達到舉牌線,并不排除在未來12個月內繼續增持中百集團股票的可能。
盡管永輝超市方面多次表示并無奪取控股權的意思,但兩次舉牌給中百集團的控股權埋下隱患。此時,中百集團大股東武商聯及關聯方武漢華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漢投資”)合計持股19.38%。第二大股東新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光控股”)持股11.37%。新光控股此前兩度舉牌并提名董事遭否。外界擔憂永輝超市和新光控股聯手將會使武商聯控制權旁落。
直到4月18日,武商聯發函稱其與華漢投資已持有中百集團20.01%的股份。這被視為武商聯首次對永輝超市舉牌的正面反擊。
巧合的是,永輝超市在同一天公告,其已累計持有中百集團1.02億股,占比已達15%,超過新光控股成為第二大股東。至此,永輝超市舉牌耗費資金在6.83億元-7.57億元之間。
很快,武商聯及關聯方華漢投資再度出手,在一周后的4月25日將持股比例達到25.01%。此次增持涉及資金總額達3.28億元,武商聯花費不菲,增持平均價為9.62元/股,接近今年以來的最高位。
此后的5月29日,在中百集團經歷董事長換任時,武商聯及華漢投資再度主動出擊,增持中百集團股份至29.99%,涉及資金2.82億元。有市場人士表示,此舉展示了武商聯保住控股權的決心,同時,即便永輝超市或新光控股有意繼續增持,其資金壓力也會較大。
緣起股權投資?
這并不是中百集團第一次遭遇外來資本舉牌。此前,新光控股就曾兩次舉牌中百集團,持股比例一度超過武商聯單一持股比例,武商聯加上一致行動人和關聯方的持股才略勝一籌。此后武商聯再度增持才保持住控股優勢,不曾想,又殺出永輝超市。
在業內人士看來,武漢商業公司的股權過于分散,大股東的控股權不高成為被頻繁舉牌的主要原因。
永輝超市董秘張經儀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外界對永輝舉牌有多種解讀,但無論是從證券市場走勢來看還是增持成本來看,持有中百集團的股份都是一筆劃算的交易,永輝超市認為中百集團被低估了。目前,中百集團的股價在8.20元/股左右,相對于永輝超市的增持成本來說的確有較大幅度的上漲。
張經儀稱,中百集團在湖北做得很不錯,永輝超市沒有必要再開新店去加劇競爭,通過股權投資分享發展成果、進行業務合作就很好了。
2014年10月11日,中百集團與永輝超市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有分析人士表示,零售業對區域內的供應鏈和資源等具有較強的依賴性,與其苦苦爭奪控制權,示好合作不失為更好的解決辦法。永輝的做法既展示了自身實力,看好中百的發展,也通過舉牌具備了和武商聯談判的籌碼。
在采訪中,張經儀多次向記者強調,無論在電商還是實體店經營中,做好供應鏈都是最重要的基礎環節,其中包括采購、物流和門店。以往商業巨頭都是獨自去做,比較吃力,而永輝和中百這樣的區域龍頭合作后就能取長補短,更有效率。
中百集團董秘楊曉紅也表示,永輝是行業龍頭企業,特別是在生鮮物流和異地管理上領先于行業。而中百近年來一直謀劃做大生鮮物流。
不過,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股權爭奪是發生在永輝超市和大股東之間,而合作則是兩個公司之間進行的。由此,雙方簽訂框架合作協議并不能看做是股權爭奪的休止符。
對于后期是否還會繼續增持中百集團,張經儀表示并不能確定,一切要以公告為準。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三度舉牌后握手言和 永輝超市、中百謀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