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湛江開業一年多的王府井分店,停業了,該店曾被視為王府井在廣東16年來首次實現連鎖之舉。今年上半年,摩登百貨、新光百貨、番禺友誼商店均遭遇“斷臂”之痛。從全國范圍來看,上半年主要零售企業(不含家居、電器)在國內關店共計158家,比去年同期增加4倍。
在當前消費低迷期,零售百貨進入深度調整期。業內人士建議,零售企業應根據市場變化,從新業態、綠色環保消費等新消費中掘金,尋找新增長點。
零售業關店“止血”
日前,王府井宣布,其位于廣東湛江市霞山區核心繁華商圈的王府井門店正式停業。據報道,王府井湛江門店7月10日接到關店通知,第二天就通知商戶撤柜。
針對關店原因,王府井公司解釋,一年多來該店業績始終未達預期水平,基于戰略角度考慮決定關閉湛江店。據王府井2013年報顯示,湛江門店去年虧損3016萬元。
對業績不好的零售門店采取關店“止血”,成為今年零售業的一道風景。來自聯商網最新發布的《2014年上半年主要零售企業關店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主要零售企業(不含家居、電器)在國內關店共計158家,遠超2013年的35家關店數。其中百貨業態關閉12家,超市業態關閉146家。
上述調查還指出,在關店企業中,外資零售企業關店數達118家,占關店總數的75%,江蘇、浙江、安徽等二、三線城市,成為零售業關店最多的區域。
“國內零售業的寒冬至今持續三四年,這是前所未有的。過往一般一兩年就過去了。”7月16日,廣東流通業商會執行會長黃文杰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很多企業沒有等來零售業的春天,于是關閉門店就成為不得不為的“止血”措施。
7月16日,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發布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上半年全國百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零售額同比下降0.2%,增速較上年同期低10.9個百分點。其中,6月份全國百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零售額同比增長1.4%,增速較上年同期低10.1個百分點。
綠色消費成新增長點
對零售業來說,在經濟下滑期收縮戰線是正常的經營行為,從長遠看,零售業成長空間依然可觀。
中信建投經濟咨詢調查分析師賀勝寒稱,門店關閉是市場競爭的結果,通過行業洗牌,零售企業的業態定位、競爭優勢和盈利模式會更加成熟。對消費者而言,則可以享受到更優質的服務。
黃文杰建議,零售企業要想活得好,必須積極尋找變革方式,“比如企業納入電商思維,并積極與之合作,銀泰百貨入股阿里巴巴就是一個很好的嘗試。”
事實上,國內有龐大的消費需求,一些新業態、綠色環保消費等新熱點仍在拉動著消費經濟前行。7月15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稱,上半年消費市場出現的新亮點是:新型業態快速增長,綠色環保消費穩步增長,文體、通訊消費增加。
賀勝寒建議,傳統零售業面對新形勢,向多業態發展,向更綜合化的、更高端的方向發力,實體店應快速調整產品結構,同時構建電商渠道,以網店作為實體店的補充,線上線下同步進行。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零售業上半年關店數同比增四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