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這茶語創建于2010年3月,是德國花果茶在中國的第一品牌。他以“將歐式的飲茶風格帶入中國,為都市白領打造時尚、優雅、健康的生活方式”作為品牌理念。目前,愛這茶語有近20家加盟商和代理商。
目前,愛這茶語線上渠道主要分為自營和產銷兩大類:自營方面,愛這茶語主要依靠官網、天貓旗艦店、一號店、京東商城等獨立運營;還有一部分商品通過很多B2C網站供貨。其中,自營大概占60%,產銷大約為40%。
提高用戶體驗 減少流量流失
愛這茶語定位于女性消費者,主要提供美容、養顏、瘦身、環保等類型茶產品。其目標消費者的小眾化導致其首頁跳出率比較高。目前,愛這茶語日均UV(獨立訪客)在1萬到2萬之間,每天的銷售額在4萬到5萬元之間,客單價在100-110元之間,每天成交單數約為500單,轉化率大約為5%。由于茶這個品類導致產品小眾化和垂直化,因此轉化率并不會很高。比如,在百度購買關鍵字“茶”,用戶點進來,發現一號店茶的種類更多,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一款茶,但是在愛這茶語,一半的男用戶進來發現不是他們需要的,就走掉了,還有一些人找不到自己喜歡的茶,也流失了。
從首頁下功夫成為解決用戶體驗的第一步。通過cookieS記錄用戶的瀏覽歷史,分析用戶感興趣的東西,讓用戶在最快的時間內看到真正需要的東西。對于首頁的優化和調整一直都在進行,但是目前進入一個瓶頸期,用聶巍的話說:“很難再達到一個突飛猛進的拔高。”目前,由于精力有限,聶巍打算先對女性目標消費市場進行優化,“好好做一做,如果產品多樣化,拓展目標群,那么很多東西都要調整,比如產品、包裝、頁面、廣告推廣等等,所有都要重新來一遍”。
第二,支付流程優化。消費者把東西放進購物車,要優化怎樣付款,怎樣的物流。要讓消費者更舒服的購物,還需要提供追蹤商品等服務。在初期,愛這茶語模仿亞馬遜的購物流程。雖然亞馬遜是國際頂尖的大電商,但是卻不符合中國用戶的購物習慣。于是,愛這茶語轉而借鑒淘寶的購物流程。如何適應中國網購用戶的習慣也是優化的重要著眼點。
目前,愛這茶語的注冊流程非常簡單,僅有用戶名、密碼、郵箱、手機號碼四項,新用戶可以迅速注冊,唯一的問題是注冊頁在購買環節出現,如果不注冊就無法完成購買,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影響購物體驗的流暢。
中小電商需重口碑營銷
目前,愛這茶語最主要的方向就是不斷地做口碑營銷。聶巍認為,對于中小電子商務企業來說,口碑營銷是最好的辦法。從運營角度要花更多的心力,鼓勵用戶發布和分享使用體驗,加強口碑營銷。
愛這茶語的回頭率在15%左右,還有很大的優化空間。目前,愛這茶語在中秋節、圣誕節等節日做力度比較大的促銷,發短信給用戶通知他們參加促銷活動。同時,考慮綜合EDM(郵箱營銷)、DM(直郵營銷)、短信營銷等。聶巍認為,經過優化手段后,回頭率的比例估計會提高到25%~30%。越是小眾,忠誠度應該是越高的。
愛這茶語曾經與豆瓣網紅人合作,這個網友曾經模仿制作出動畫片《中華小當家》里的菜肴而一炮走紅。在此次合作中,他采用愛這茶語的各種花果茶做菜肴,在網友中引起了不錯的反響。
團購是該愛還是恨?
除了加入廣告聯盟,借助大平臺進行推廣,愛這茶語與團購和返利網都合作過。但是,團購有利有弊。有利的方面是,電商可以讓用戶很快知道我們的品牌并且進行深度體驗,電商自身可以控制成本與盈利。弊端在于,用戶用低價買到商品后,就很難再讓他們花原價買這個商品了。另外,經常做團購的產品會讓人覺得這個品牌本來含金量就不高。
2011年3月,愛這茶語開始投入做團購,但到了9月份就顯現出弊端了。愛這茶語并沒有完全放棄,但會選擇一些非常垂直的網站或者在某個行業里做得非常好的網站來做,比如聚美優品等。這些網站本來就聚集了很多大品牌化妝品,這樣就會給愛這茶語做品牌背書。聶巍表示,至于與返利網站合作,我覺得如果是百貨類,與其合作效果應該更好一些。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讓用戶分享體驗 加強口碑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