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題
設柜廠商雖有合約的規范,但專柜人員素質良莠不齊且專柜廠商督導不易,故常衍生下列之問題,值得賣場管理人員留意防堵:
(一)人員管理不善:如發生服務態度不佳、儀容不整、遲到、早退、擅自離開工作崗位等現象。
(二)商品品項不足:如商品常缺貨、送貨太遲、販賣品項太少、缺乏季節感變化等。
(三)商品價格不合理:設定的價格較賣場內或附近商號同類商品為貴,而造成顧客抱怨或商品滯銷。
(四)交易金額未入收銀機:有時專柜人員會利用賣場生意忙碌時,不將交易額入賬,造成營業損失及漏稅。
(五)商品品質不合規定:某些專柜商品未于商品上面標示應有說明,如制造日期、保存期限、中文說明等。
(六)未配合超市整體活動:周年慶、春節、中秋或其他節慶的促銷活動,專柜未積極配合,使整體促銷效果遜色。
(七)清潔整理不佳:地板、設備、廚房、陳列架、倉庫等未定時清理,造成清潔的死角。
(八)擅入營業禁區:專柜人員因與賣場人員熟悉,有時會利用休息或空檔時間,進入出納室、作業場、倉庫等不應進出的地方,而妨礙正常作業。
(九)未使用規定的備品:專柜為突出自身特色,有時常不依規定使用制式的包裝紙、標價紙、海報等,破壞超市整體形象。
二、對策
針對上述缺失、改善對策如下:
(一)人員管理
1.將專柜人員納入教育訓練講習對象,使其了解各種作業規定及流程,建立與賣場其他從業人員相同的認知。
2.專柜人員造冊,并要求上下班打卡,以便隨時抽查、考核。
3.現場主管除 開店 、關店時查詢專柜狀況外,尚須不定時至專柜現場,了解其人員服務態度、營業狀況,遇異常現象,應即加以糾正。
(二)商品管理
1.要求專柜廠商于開幕前,將販賣品項、價格造冊送交公司查核,了解是否有不當販賣的商品、與賣場重疊的商品、品項不足或價格不合理的現象。
2.不定期抽查商品的鮮度、品質、品項、價格及標示。了解品項是否依合約的規定?是否常有缺貨的情形?是否販賣品質不良的商品?是否有價格不合理現象?
(三)金錢管理
1.不定期抽查收銀柜內現金是否與讀帳金額相符?
2.不定期巡視是否有未按規定售價交易的情形?是否有作廢發票過多的情形?
3.每天檢查結帳后是否仍有現金滯留收銀柜的情形?
(四)販促活動
1.預先告知專柜廠商每月促銷活動的時間及作法,并要求其配合媒體制作進度,提出促銷品項及分擔廣告費用。
2.促銷期間,每日檢核商品品項、價格、數量是否與促銷媒體所登相符及供應量是否足夠?
(五)業主溝通
每月定期與專柜業主開會,檢討下列事項:
1.營業狀況。包括營業額、來客數、客單價等數據及本月與上月間之差異比較和原因分析。
2.商品狀況。包括銷售品項、季節感、品質、價格、出貨時間及顧客意見等。
3.人員狀況。包括服務態度、出勤狀況、專業知識程度及工作士氣等。
4.競爭店狀況。列出同業作法的優、缺點分析,以供專柜業主參考檢討。
5.經營方針及規定傳達。超市當月之經營目標、要求重點、販促活動及規定事項等,均應在會中與專柜業主充分溝通。
會議決議事項,均應要求專柜業主傳達給專柜從業人員,要求其配合遵守,產生共識,以避免專柜成為管理死角。
專柜選擇的業種是否正確并符合消費者需要,是專柜成敗的基本條件。而專柜廠商是否能配合賣場整體形象及經營策略,以具有特色的賣場規劃、充滿專業服務熱誠的人員,及差異化的商品組合來吸引顧客,使業績蒸蒸日上,則是影響專柜經營好壞的關鍵因素,故應不時將心比心,了解顧客的需求,以改善經營品質,如此才能真正使專柜變成“錢柜”。
專柜由于能結合相關業種,提供消費者更豐富的品項、服務及休閑空間,故對賣場的整體營運,有越來越重要的趨勢。
專柜項目的選擇是否正確,影響經營績效甚鉅,故在設立專柜前,應先了解商圈立地特牲、顧客屬性、相關行業設店狀況,并參考同業設柜情況后,加以綜合評估,再來決定專柜設立之項目。至于專柜經營型態,可分自營及外包二種,通常多以外包方式設柜,以避免風險及確保收入。
外包廠商之遴選,可就知名度、廠商配合度、合作條件等因素來綜合評估,以尋求最適合的搭配伙伴。
專柜合約條件,通常可就位置面積,經營期限、抽成條件、營業項目、裝潢設備、變更撤柜、營業時間、履約保證、貨款收受、商品管理、人員管理、廣告促銷等要項來訂定,以供雙方遵循執行。
專柜由于交由業主自聘營業人員,在督導不易下常衍生人員管理不善、商品管理不良、金錢短少、環境不潔、擅入禁區等不符管理作業規定之缺失。若要改善缺失,則應加強人員、商品、金錢等之管理,及販促活動設計、與業主溝通等措施,才能提升專柜經營水準。
專柜雖占地不廣、但若能以具有特色的賣場規劃、滿懷服務熱誠的專業人員及差異化的商品組合來吸引顧客,則專柜必能逐漸成為“錢柜”。
設柜廠商雖有合約的規范,但專柜人員素質良莠不齊且專柜廠商督導不易,故常衍生下列之問題,值得賣場管理人員留意防堵:
(一)人員管理不善:如發生服務態度不佳、儀容不整、遲到、早退、擅自離開工作崗位等現象。
(二)商品品項不足:如商品常缺貨、送貨太遲、販賣品項太少、缺乏季節感變化等。
(三)商品價格不合理:設定的價格較賣場內或附近商號同類商品為貴,而造成顧客抱怨或商品滯銷。
(四)交易金額未入收銀機:有時專柜人員會利用賣場生意忙碌時,不將交易額入賬,造成營業損失及漏稅。
(五)商品品質不合規定:某些專柜商品未于商品上面標示應有說明,如制造日期、保存期限、中文說明等。
(六)未配合超市整體活動:周年慶、春節、中秋或其他節慶的促銷活動,專柜未積極配合,使整體促銷效果遜色。
(七)清潔整理不佳:地板、設備、廚房、陳列架、倉庫等未定時清理,造成清潔的死角。
(八)擅入營業禁區:專柜人員因與賣場人員熟悉,有時會利用休息或空檔時間,進入出納室、作業場、倉庫等不應進出的地方,而妨礙正常作業。
(九)未使用規定的備品:專柜為突出自身特色,有時常不依規定使用制式的包裝紙、標價紙、海報等,破壞超市整體形象。
二、對策
針對上述缺失、改善對策如下:
(一)人員管理
1.將專柜人員納入教育訓練講習對象,使其了解各種作業規定及流程,建立與賣場其他從業人員相同的認知。
2.專柜人員造冊,并要求上下班打卡,以便隨時抽查、考核。
3.現場主管除 開店 、關店時查詢專柜狀況外,尚須不定時至專柜現場,了解其人員服務態度、營業狀況,遇異常現象,應即加以糾正。
(二)商品管理
1.要求專柜廠商于開幕前,將販賣品項、價格造冊送交公司查核,了解是否有不當販賣的商品、與賣場重疊的商品、品項不足或價格不合理的現象。
2.不定期抽查商品的鮮度、品質、品項、價格及標示。了解品項是否依合約的規定?是否常有缺貨的情形?是否販賣品質不良的商品?是否有價格不合理現象?
(三)金錢管理
1.不定期抽查收銀柜內現金是否與讀帳金額相符?
2.不定期巡視是否有未按規定售價交易的情形?是否有作廢發票過多的情形?
3.每天檢查結帳后是否仍有現金滯留收銀柜的情形?
(四)販促活動
1.預先告知專柜廠商每月促銷活動的時間及作法,并要求其配合媒體制作進度,提出促銷品項及分擔廣告費用。
2.促銷期間,每日檢核商品品項、價格、數量是否與促銷媒體所登相符及供應量是否足夠?
(五)業主溝通
每月定期與專柜業主開會,檢討下列事項:
1.營業狀況。包括營業額、來客數、客單價等數據及本月與上月間之差異比較和原因分析。
2.商品狀況。包括銷售品項、季節感、品質、價格、出貨時間及顧客意見等。
3.人員狀況。包括服務態度、出勤狀況、專業知識程度及工作士氣等。
4.競爭店狀況。列出同業作法的優、缺點分析,以供專柜業主參考檢討。
5.經營方針及規定傳達。超市當月之經營目標、要求重點、販促活動及規定事項等,均應在會中與專柜業主充分溝通。
會議決議事項,均應要求專柜業主傳達給專柜從業人員,要求其配合遵守,產生共識,以避免專柜成為管理死角。
專柜選擇的業種是否正確并符合消費者需要,是專柜成敗的基本條件。而專柜廠商是否能配合賣場整體形象及經營策略,以具有特色的賣場規劃、充滿專業服務熱誠的人員,及差異化的商品組合來吸引顧客,使業績蒸蒸日上,則是影響專柜經營好壞的關鍵因素,故應不時將心比心,了解顧客的需求,以改善經營品質,如此才能真正使專柜變成“錢柜”。
專柜由于能結合相關業種,提供消費者更豐富的品項、服務及休閑空間,故對賣場的整體營運,有越來越重要的趨勢。
專柜項目的選擇是否正確,影響經營績效甚鉅,故在設立專柜前,應先了解商圈立地特牲、顧客屬性、相關行業設店狀況,并參考同業設柜情況后,加以綜合評估,再來決定專柜設立之項目。至于專柜經營型態,可分自營及外包二種,通常多以外包方式設柜,以避免風險及確保收入。
外包廠商之遴選,可就知名度、廠商配合度、合作條件等因素來綜合評估,以尋求最適合的搭配伙伴。
專柜合約條件,通常可就位置面積,經營期限、抽成條件、營業項目、裝潢設備、變更撤柜、營業時間、履約保證、貨款收受、商品管理、人員管理、廣告促銷等要項來訂定,以供雙方遵循執行。
專柜由于交由業主自聘營業人員,在督導不易下常衍生人員管理不善、商品管理不良、金錢短少、環境不潔、擅入禁區等不符管理作業規定之缺失。若要改善缺失,則應加強人員、商品、金錢等之管理,及販促活動設計、與業主溝通等措施,才能提升專柜經營水準。
專柜雖占地不廣、但若能以具有特色的賣場規劃、滿懷服務熱誠的專業人員及差異化的商品組合來吸引顧客,則專柜必能逐漸成為“錢柜”。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專柜管理的問題與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