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公司的人員頻繁流動已成常態。10月9日,便利店品牌“ 愛便利 ”的CEO陳濤被傳出離職消息。盡管 愛便利 官方否認了上述消息,但也有分析人士表示,在傳統商超發力社區店、互聯網巨頭搶灘的多重夾擊下,急速狂奔中的 愛便利 借“翻牌加盟”模式還能堅持多久仍未可知。
CEO被傳離職
10月9日,聯商網消息,便利店品牌“ 愛便利 ”的CEO陳濤已于9月正式離職。北京商報記者聯系到 愛便利 品牌宣傳部門負責人郝女士,她表示陳濤并未離職,且沒有職位轉變。
高管離職已成創業公司的“雷區”,頻繁發生的同時總會引起公司甚至行業的震動。對于成立于2012年的 愛便利 來說,從最初做B2B供貨商起家,到2016年3月、2017年3月先后獲得1.1億元、2億元的融資,并且跑馬圈地瘋狂擴張,無疑正處于事業高潮期。
郝女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目前, 愛便利 公司整體的管理結構并沒有改變,一貫的經營思路也沒有變動,將繼續保持加盟、直營兩條路一起走。數據顯示, 愛便利 目前在全國的便利店數量超過1800家,覆蓋河南、河北等5省,陳濤曾在今年3月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 愛便利 會繼續加速擴張,盡快在行業內拉開差距,計劃三年內開出3000家門店,并計劃于2020年實現IPO。
翻牌模式存桎梏
今年3月, 愛便利 與王府井集團達成合作正式進入北京市場,一口氣開出了106家門店。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其中105家門店都是翻牌加盟店,僅有1家是 愛便利 直營店。2016年, 愛便利 曾在西安、天津一天開出50家、88家門店,也多以翻牌加盟店為主。
翻牌加盟模式體現為挑選社區內符合標準的夫妻店、雜貨鋪等,對店面進行改造升級,冠以“ 愛便利 ”品牌,由于合作的店鋪深入社區,已經有相對成熟的經營歷史,所以改造成本較小,很容易實現大規模的擴張。上海君摯光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零售品牌觀察評論人林一凡指出,在零售行業內,不是所有的零售參與者都具備7-11、羅森等企業運營連鎖便利店的經驗與實力,于是在民間便產生了翻牌加盟這種方式,一些企業開始整合社區內閑散夫妻店,統一它們的形象、產品供應甚至是管理系統。
翻牌加盟很容易實現規模擴店,但快速擴張后桎梏也會顯現。林一凡認為,如果只是基于門店硬件、產品方面去做的話,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使閑散經營的小商戶們走向正軌、規模化。但是從長遠發展來看,門店數量達到一定規模后,將對發起小店連鎖模式的企業運營水平有很高要求,因為個體商戶多缺乏連鎖意識,連鎖化、規模化意味著改變他們以往的經營習慣,簡單的門店形象、品牌變化很好操作,一旦上升到運營管理層面,理念上產生的分歧將會很難把控。
巨頭涌入社區商業
愛便利 較早看到了社區商業的機會,繞開了7-11等便利店在商業區的競爭,大力發展社區便利店。但是進入2017年以來,社區商業的入局者已經明顯增多。超市發、聯華等傳統商超在積極布局小型社區店,王府井集團與首航達成合作布局社區生鮮超市,京東、天貓也都有貼牌改造社區夫妻店的行動,多重競爭下,一路狂奔的 愛便利 還能走多遠?
林一凡表示,以貼牌加盟的模式來看,如果上升到管理層面對店鋪進行規劃重構,在采購、銷售、供應、運營等方面都要求有專業的經驗,對于非零售出身的企業來說,想構造自身品牌影響力,做到系統、長遠發展的話,是一件難事。目前市場上較多以賺快錢為目的的企業,它們本身是區域內的經銷商或廠家,經常和小店聯系,對社區內的零售網點非常熟悉,在自身產品受到銷售渠道限制的時候,采取區域結盟的形式,便于更好地傾銷自己的產品,但是對于小店整體系統的升級、規模化發展影響力有限。
而天貓、京東等互聯網平臺與社區小店合作,則是一種搶占線上向線下延伸空間的機會。林一凡認為,社區小店形成于社區,是最傳統的零售業態,互聯網平臺通過切入深入社區的小店,尋找與用戶線下溝通、服務的接口,也許可以產生更高效又值得想象的新形式。不過首先應該建立好合作小店的篩選標準體系,大企業與閑散小店在位置、店面環境、經營經驗、理念等方面能達成共識是很難的一件事。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CEO被傳離職 愛便利急速開店遇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