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隨著新零售概念的興起,越來越多線上線下業者在資本和業務上開始融合,尤其是生鮮電商板塊。
在3月30日舉行的2017聯商網大會上, 易果生鮮 共同創始人、聯席董事長金光磊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透露,在 易果生鮮 入股聯華超市后,目前已經開始了整合,尤其是供應鏈合作與對接等。 易果生鮮 預計2018年盈利,同時作為打造阿里系生態圈的一員, 易果生鮮 未來會與盒馬鮮生等視適當機會而合作。
業界分析,此前百聯與阿里達成戰略合作,而 易果生鮮 是重要環節之一, 易果生鮮 入股聯華超市則可加速兩者O2O合作。
整合開始
此前,永輝超市與 易果生鮮 訂立股份轉讓協議,悉數轉讓其持有的21.17%聯華超市股份,轉讓價格約為8.5億元。而上述股權為永輝超市于2015年9月購入,當時折合人民幣約7.51億元。
根據轉讓價格來看,永輝超市賺了一筆,但更具意義的似乎是 易果生鮮 。
“大家都知道,后來百聯和阿里系達成了戰略合作,有業內消息稱,其實 易果生鮮 入股聯華超市也是因為背后有阿里系的推動,因為聯華超市屬于百聯系, 易果生鮮 屬于阿里系投資,既然百聯和阿里會達成合作,那么用 易果生鮮 來和聯華超市進行資本與業務合作就非常合適了。”有接近人士透露。
第一財經記者采訪了解到,新零售的一個重要設想就是線上線下融合,尤其是生鮮類業務需要有落地的實體對接,因此阿里系注資的 易果生鮮 一直在布局線下合作,此前 易果生鮮 與蘇寧小店合作,之后又入股永輝超市都與生鮮板塊O2O有關。
“目前我們與聯華超市的整合已經在進行當中了,尤其是供應鏈合作會是重點,業務的整合,部署的目的就是結合我們如何通過B2C加O2O的措施全方位滿足消費者對于生鮮的一攬子需求,無論是時效性方面還是品類的寬度和便利性方面。在具體的操作當中肯定在業務方面需要有一個規劃和培養、磨合的過程。這類線上線下的合作都是長期的,包括與蘇寧小店的對接合作等。 易果生鮮 有連接平臺等優勢,我們的合作伙伴可以通過我們來增加老客戶的粘度。”金光磊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生鮮電商的整體交易額約900億,比2015年的500億有了80%的增長,到2017年有望超過1500億元。2016年全年生鮮電商融資規模約為60億元。
實體布局
在采訪中,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作為在線生鮮電商而言,如何建立健康的商業模型,另辟蹊徑解決供應鏈、物流、成本等難點就成了生鮮電商突圍的關鍵。
“線下的實體店合作相當于網點,因此 易果生鮮 與聯華超市的整合、對接以及與蘇寧小店的合作,相當于將這些實體店變成生鮮電商的實體倉庫,這樣可以加速線下物流布局,有助于進行客源導流。這就是 易果生鮮 或者說是阿里和百聯合作下的一盤O2O大棋。”資深零售業人士沈軍分析。
據悉,聯華超市麾下有數千家門店,而 易果生鮮 與蘇寧合作后,蘇寧方面也計劃在全國1600家門店中選擇適合的門店作為 易果生鮮 的前置倉。
“我們在上海有大約40個前置倉,覆蓋三公里范圍,未來還會做進一步的擴張。其實客人無所謂是你是從門店調貨還是從倉庫調貨,只要及時送達即可。”金光磊表示。
同時,作為阿里系投資的一員, 易果生鮮 還在謀劃配合打造阿里生態圈。
“阿里系投資了很多企業,我們這些企業之間會有很多業務的配合與合作,一起來打造阿里生態圈,比如在釘釘上有 易果生鮮 的應用等,而我們也看到盒馬鮮生的發展,我們也可以和盒馬鮮生合作。”金光磊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談及未來阿里是否會增資,金光磊透露:“作為阿里生鮮的一員,我們大家確實有很多業務上的配合和合作。同時 易果生鮮 又是一家獨立經營的開放舞臺,大家從我們的股東結構可以看到,我們除了有阿里、蘇寧這樣的戰略合作者以外,也有高盛、中銀投資這樣的財務投資人。所以從投資的角度來說,其是一個開放的方式。至于說未來我們現有的投資人或者未來有新的投資人,怎么加入到生鮮大陣營,和 易果生鮮 有戰略的合作或者投資的訴求,我相信這一定是可以持續發展的。但是至少目前為止,從我們整體的結構來講,還是一家能夠獨立發展的公司。從業務的層面上來說,我們肯定是作為阿里生態圈的成員,這一點是統一的。”
運用一個財務模型計算, 易果生鮮 預計,2018年其可以盈利。
“2018年盈利這不是我們拍腦袋說的,是一整套財務模型和數據,根據我們每時每刻的運營積累的東西來不斷借鑒推出的,目前我們的運作非常符合其預測。我相信實現2018年盈利這個目標應該沒有問題。”金光磊認為。
在3月30日舉行的2017聯商網大會上, 易果生鮮 共同創始人、聯席董事長金光磊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透露,在 易果生鮮 入股聯華超市后,目前已經開始了整合,尤其是供應鏈合作與對接等。 易果生鮮 預計2018年盈利,同時作為打造阿里系生態圈的一員, 易果生鮮 未來會與盒馬鮮生等視適當機會而合作。
業界分析,此前百聯與阿里達成戰略合作,而 易果生鮮 是重要環節之一, 易果生鮮 入股聯華超市則可加速兩者O2O合作。
整合開始
此前,永輝超市與 易果生鮮 訂立股份轉讓協議,悉數轉讓其持有的21.17%聯華超市股份,轉讓價格約為8.5億元。而上述股權為永輝超市于2015年9月購入,當時折合人民幣約7.51億元。
根據轉讓價格來看,永輝超市賺了一筆,但更具意義的似乎是 易果生鮮 。
“大家都知道,后來百聯和阿里系達成了戰略合作,有業內消息稱,其實 易果生鮮 入股聯華超市也是因為背后有阿里系的推動,因為聯華超市屬于百聯系, 易果生鮮 屬于阿里系投資,既然百聯和阿里會達成合作,那么用 易果生鮮 來和聯華超市進行資本與業務合作就非常合適了。”有接近人士透露。
第一財經記者采訪了解到,新零售的一個重要設想就是線上線下融合,尤其是生鮮類業務需要有落地的實體對接,因此阿里系注資的 易果生鮮 一直在布局線下合作,此前 易果生鮮 與蘇寧小店合作,之后又入股永輝超市都與生鮮板塊O2O有關。
“目前我們與聯華超市的整合已經在進行當中了,尤其是供應鏈合作會是重點,業務的整合,部署的目的就是結合我們如何通過B2C加O2O的措施全方位滿足消費者對于生鮮的一攬子需求,無論是時效性方面還是品類的寬度和便利性方面。在具體的操作當中肯定在業務方面需要有一個規劃和培養、磨合的過程。這類線上線下的合作都是長期的,包括與蘇寧小店的對接合作等。 易果生鮮 有連接平臺等優勢,我們的合作伙伴可以通過我們來增加老客戶的粘度。”金光磊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生鮮電商的整體交易額約900億,比2015年的500億有了80%的增長,到2017年有望超過1500億元。2016年全年生鮮電商融資規模約為60億元。
實體布局
在采訪中,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作為在線生鮮電商而言,如何建立健康的商業模型,另辟蹊徑解決供應鏈、物流、成本等難點就成了生鮮電商突圍的關鍵。
“線下的實體店合作相當于網點,因此 易果生鮮 與聯華超市的整合、對接以及與蘇寧小店的合作,相當于將這些實體店變成生鮮電商的實體倉庫,這樣可以加速線下物流布局,有助于進行客源導流。這就是 易果生鮮 或者說是阿里和百聯合作下的一盤O2O大棋。”資深零售業人士沈軍分析。
據悉,聯華超市麾下有數千家門店,而 易果生鮮 與蘇寧合作后,蘇寧方面也計劃在全國1600家門店中選擇適合的門店作為 易果生鮮 的前置倉。
“我們在上海有大約40個前置倉,覆蓋三公里范圍,未來還會做進一步的擴張。其實客人無所謂是你是從門店調貨還是從倉庫調貨,只要及時送達即可。”金光磊表示。
同時,作為阿里系投資的一員, 易果生鮮 還在謀劃配合打造阿里生態圈。
“阿里系投資了很多企業,我們這些企業之間會有很多業務的配合與合作,一起來打造阿里生態圈,比如在釘釘上有 易果生鮮 的應用等,而我們也看到盒馬鮮生的發展,我們也可以和盒馬鮮生合作。”金光磊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談及未來阿里是否會增資,金光磊透露:“作為阿里生鮮的一員,我們大家確實有很多業務上的配合和合作。同時 易果生鮮 又是一家獨立經營的開放舞臺,大家從我們的股東結構可以看到,我們除了有阿里、蘇寧這樣的戰略合作者以外,也有高盛、中銀投資這樣的財務投資人。所以從投資的角度來說,其是一個開放的方式。至于說未來我們現有的投資人或者未來有新的投資人,怎么加入到生鮮大陣營,和 易果生鮮 有戰略的合作或者投資的訴求,我相信這一定是可以持續發展的。但是至少目前為止,從我們整體的結構來講,還是一家能夠獨立發展的公司。從業務的層面上來說,我們肯定是作為阿里生態圈的成員,這一點是統一的。”
運用一個財務模型計算, 易果生鮮 預計,2018年其可以盈利。
“2018年盈利這不是我們拍腦袋說的,是一整套財務模型和數據,根據我們每時每刻的運營積累的東西來不斷借鑒推出的,目前我們的運作非常符合其預測。我相信實現2018年盈利這個目標應該沒有問題。”金光磊認為。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易果生鮮開始整合聯華超市 預計2018年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