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晚間, 順豐 控股發布上市后首份年報,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574億元,同比增長19.5%,歸屬凈利潤達41.8億元,同比增長279.55%。
主營收入中,速運物流收入達571.4億元,商業銷售收入2042萬元。
相對于A面靚麗的業績和2600多億的估值, 順豐 控股的B面,則是曾經以嘿客為代表的O2O業務嘗試不利,其商業板塊三年累計虧損超過16億元,2015年, 順豐 控股對商業板塊進行了剝離。
目前,嘿客大都已轉型為 順豐 優選。新京報記者實地走訪發現,線下門店產品陳列較少,且客流量不足, 順豐 優選方面則告訴新京報記者,目前實施委托管理的店鋪已經是一個盈利的模式。
商業板塊“銜枚疾行”,上市前轉讓給王衛
王衛 順豐 版圖曾在商業板塊中疾進。早在2010年8月, 順豐 “E商圈”開始運營,2011年在深證布局便利店業務。2012年6月1日,“ 順豐 優選”正式上線。2014年5月18日, 順豐 嘿客正式在全國開業。
不過根據 順豐 控股借殼上市方案,其商業板塊急速擴張勢頭已在2015年戛然而止——2015年9月30日, 順豐 控股將 順豐 電商、 順豐 商業100%股權分別以人民幣1元轉讓給大股東明德控股持股76%的 順豐 控股集團商貿有限公司。
順豐 控股對 順豐 電商和 順豐 商業的剝離,大有甩包袱的意味。 順豐 控股上市方案顯示,“已剝離業務商業板塊”自2013年至2015年前9月虧損分別是1.26億元、6.14億元、8.66億元,相加虧損16.06億元,而剝離價格也非常低。
對于虧損的原因,報告中稱“主要是因為 順豐 商業自2014年開始集中鋪設線下門店所致”。截至2016年6月30日, 順豐 商業共擁有門店1566個,覆蓋全國44個業務區。
通過股權轉讓, 順豐 商業和 順豐 電商成為 順豐 控股集團商貿有限公司100%控股公司,而 順豐 控股集團商貿有限公司,則受王衛控制。
在O2O創業盛行的2014年,全國518家嘿客店同時開業的消息占據了5月18日所有互聯網行業的頭條, 順豐 攜著與“黑客”同音的“嘿客”,涉足“便利店”電商。在它之前,京東已與唐久合作涉足這個領域。
有報道稱, 順豐 當時到處找門店,門店位置不合理,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同時,嘿客的上線,沿襲了王衛的低調作風:不做廣告、沒有宣發。
早期的嘿客,是以解決社區物流終端最后一公里而出現的,同時,為分攤租金成本,店內展示商品,引導顧客到線上下單消費——在此之前的2012年6月,“ 順豐 優選”已正式上線。
順豐 控股上市方案對這一模式解釋稱, 順豐 優選負責線上銷售( 順豐 電商負責運營)、嘿客門店負責線下體驗和流量引入( 順豐 商業負責運營)的商業模式,希望可以充分發揮 順豐 快遞的時效和質量優勢,推動物流和商流的協同發展。
“嘿客”便利店,除可以提供快遞物流業務、虛擬購物外,還具備ATM、冷鏈物流、團購預售、試衣間、洗衣、家電維修等多項業務。
嘿客是 順豐 O2O的敲門磚。不過兩年過去, 順豐 嘿客的探索并不能稱得上成功。2015年9月, 順豐 控股以股權轉讓的方式將主要從事商品銷售的子公司商貿控股、 順豐 商業和 順豐 電商(以下合稱“商業板塊”)相關資產和業務剝離, 轉讓后 順豐 控股持續經營業務主要為快遞物流相關業務。
對于剝離原因, 順豐 控股稱,目前生鮮電商行業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尚未發展成熟, 順豐 商業板塊的經營模式也在摸索之中,其與 順豐 控股快遞業務的協同效應未能充分發揮。
有的“嘿客”店已關閉,升級后門店顧客不多
“目前,北京市大部分嘿客店都已經關閉,并升級成了 順豐 優選。”一位 順豐 優選店員告訴記者,只要有意愿加盟,可以直接找招商經理。
3月10日,新京報記者隨機走訪北京三家嘿客門店發現,均已關閉。其中,北京廣渠門幸福家園門店現已成為美容SPA會所,西花市南里東區門店與金魚池子中街門店已升級為 順豐 優選。
據悉,在之前的2015年,部分嘿客店更名為 順豐 家,商品種類逐漸豐富。2016年的下半年, 順豐 繼續糾錯,將“ 順豐 家”更名為“ 順豐 優選”。
3月12日, 順豐 優選公關經理宋馨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并不能說 順豐 優選是嘿客的升級版,在改名之前,嘿客較之前的形態已有所改變,后來改為 順豐 優選,只是線下線上統一下名稱,可以更好地做品牌輸出和商家的統一管理。
對于早期的嘿客失利,宋馨表示,當時嘿客對于 順豐 來說是剛剛涉足線下零售,對于行業來說,立足于社區、把快遞與便利店結合的商業模式在業界也是全新事物,需要一個探索的過程。
3月12日,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陳立平向新京報記者分析稱,開始嘿客可能被設想成是一個提貨點,再加上自營一部分商品,本身定位并不清楚,選址也沒有明確按照便利店在街上選址,甚至位置也不太好。
有聲音稱,嘿客展示的商品偏少、體驗較差。起初店里不擺任何的實體商品(后來增加了一部分實體商品),客人通過掃二維碼下單;很多時候不能現場取貨。這難以提供便利店要求的便利性。
線下線上統一下名稱的 順豐 優選店現狀如何?
西花市南里東區的 順豐 優選門店約30平方米,記者發現,店內商品數量較同面積大小的超市幾乎少一半。店員介紹,許多商品沒有在店內進行陳列,可在 順豐 優選官網上進行購買。
在記者停留的幾分鐘內,西花市南里東區的 順豐 優選門店沒有顧客上門。同樣的情況出現在金魚池子中街的 順豐 優選門店,記者在店外停留觀察的十余分鐘內,無人上門光顧。
在陳立平看來,零售行業與快遞行業迥異,在711這類便利店增加一個自提點非常容易,但要把自提點改造成一個便利店,太難了。
“像‘711’100平方米的面積,大概有3500種到3700中商品,涵蓋生活中大部分即時需求。便利店要做到多品種少量,要求經營能力和水平非常高,做起來不是那么簡單。對技術、系統、人的要求非常高,平臺也要有高度的靈活性與專業性。”陳立平稱。
線下門店陳列商品為何較少?宋馨解釋說,一是由于店面面積限制,呈現肯定沒有線上豐富,店均商品數在500左右;第二是 順豐 優選線下門店并不是大的商超,而是定位于社區便利店,滿足社區用戶一日三餐所需即可,品類沒有必要特別多。據宋馨介紹, 順豐 優選將定位在生鮮為主的食品便利店。
順豐 優選放開加盟,履約保證金或已收1.8億
去年9月以來, 順豐 優選已放開加盟,開始招募創業者。
新京報記者從 順豐 商業門店獲取的招商手冊顯示, 順豐 優選門店有兩種型態,現有門店采取的是公司提供店面,由適合的受托者經營;對于新開門店,其要求申請者提供60至80平方米為主的店面,或委托公司進行選址并投資。
無論上述哪一種模式,創業者承擔店租和人工費用, 順豐 優選承擔門店的裝修和商品供應,創業者需要交納30萬元的履約保證金,無違約情況下合同期滿可全額返還。
收益分成方面, 順豐 優選實體店的收入主要有兩部分,一是商品銷售分成收入,按雙方約定收入進行分成,另一塊是自快遞自寄自取收入,根據收派件數量按單價計算。
招商手冊顯示,沒有實體店經營管理經驗可以申請加盟,公司除了提供理論課程和實操訓練,還在店鋪交接后持續進行扶持,但并不能進行兼職加入,“唯有全身心投入經營,才能洞悉消費者需求和掌握店鋪運營狀況。” 順豐 優選稱。
宋馨說,從去年9月份實行委托管理,到現在大約有600家店鋪是已經委托出去。以30萬計算,600家店鋪履約保證金一項已達1.8億。
有業內人士曾對此次 順豐 調整的原因稱, 順豐 開始招募創業者開店,并不一定只是開店這么簡單,實際上是看中了社區店面的未來發展優勢。不過,該人士也表示,社區商業整體的消費量在商業消費中占比還小,仍有個培育過程,需要一定周期,這對所有企業都是一個考驗。
“這兩年線下零售,包括大型的商超和百貨都在走下坡路,但線下零售有一個突破口是便利店,像711便利店、全食等在北京的擴張速度非常快,這是未來的一個趨勢。”宋馨說。
對于從嘿客演化而來的 順豐 優選,盈利如何,宋馨表示,委托管理已經是一個盈利的模式,首先有一筆保證金,其次店鋪日常運營是委托店主來承擔,此外現在商品毛利率都控制的比較高。
主營收入中,速運物流收入達571.4億元,商業銷售收入2042萬元。
相對于A面靚麗的業績和2600多億的估值, 順豐 控股的B面,則是曾經以嘿客為代表的O2O業務嘗試不利,其商業板塊三年累計虧損超過16億元,2015年, 順豐 控股對商業板塊進行了剝離。
目前,嘿客大都已轉型為 順豐 優選。新京報記者實地走訪發現,線下門店產品陳列較少,且客流量不足, 順豐 優選方面則告訴新京報記者,目前實施委托管理的店鋪已經是一個盈利的模式。
商業板塊“銜枚疾行”,上市前轉讓給王衛
王衛 順豐 版圖曾在商業板塊中疾進。早在2010年8月, 順豐 “E商圈”開始運營,2011年在深證布局便利店業務。2012年6月1日,“ 順豐 優選”正式上線。2014年5月18日, 順豐 嘿客正式在全國開業。
不過根據 順豐 控股借殼上市方案,其商業板塊急速擴張勢頭已在2015年戛然而止——2015年9月30日, 順豐 控股將 順豐 電商、 順豐 商業100%股權分別以人民幣1元轉讓給大股東明德控股持股76%的 順豐 控股集團商貿有限公司。
順豐 控股對 順豐 電商和 順豐 商業的剝離,大有甩包袱的意味。 順豐 控股上市方案顯示,“已剝離業務商業板塊”自2013年至2015年前9月虧損分別是1.26億元、6.14億元、8.66億元,相加虧損16.06億元,而剝離價格也非常低。
對于虧損的原因,報告中稱“主要是因為 順豐 商業自2014年開始集中鋪設線下門店所致”。截至2016年6月30日, 順豐 商業共擁有門店1566個,覆蓋全國44個業務區。
通過股權轉讓, 順豐 商業和 順豐 電商成為 順豐 控股集團商貿有限公司100%控股公司,而 順豐 控股集團商貿有限公司,則受王衛控制。
在O2O創業盛行的2014年,全國518家嘿客店同時開業的消息占據了5月18日所有互聯網行業的頭條, 順豐 攜著與“黑客”同音的“嘿客”,涉足“便利店”電商。在它之前,京東已與唐久合作涉足這個領域。
有報道稱, 順豐 當時到處找門店,門店位置不合理,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同時,嘿客的上線,沿襲了王衛的低調作風:不做廣告、沒有宣發。
早期的嘿客,是以解決社區物流終端最后一公里而出現的,同時,為分攤租金成本,店內展示商品,引導顧客到線上下單消費——在此之前的2012年6月,“ 順豐 優選”已正式上線。
順豐 控股上市方案對這一模式解釋稱, 順豐 優選負責線上銷售( 順豐 電商負責運營)、嘿客門店負責線下體驗和流量引入( 順豐 商業負責運營)的商業模式,希望可以充分發揮 順豐 快遞的時效和質量優勢,推動物流和商流的協同發展。
“嘿客”便利店,除可以提供快遞物流業務、虛擬購物外,還具備ATM、冷鏈物流、團購預售、試衣間、洗衣、家電維修等多項業務。
嘿客是 順豐 O2O的敲門磚。不過兩年過去, 順豐 嘿客的探索并不能稱得上成功。2015年9月, 順豐 控股以股權轉讓的方式將主要從事商品銷售的子公司商貿控股、 順豐 商業和 順豐 電商(以下合稱“商業板塊”)相關資產和業務剝離, 轉讓后 順豐 控股持續經營業務主要為快遞物流相關業務。
對于剝離原因, 順豐 控股稱,目前生鮮電商行業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尚未發展成熟, 順豐 商業板塊的經營模式也在摸索之中,其與 順豐 控股快遞業務的協同效應未能充分發揮。
有的“嘿客”店已關閉,升級后門店顧客不多
“目前,北京市大部分嘿客店都已經關閉,并升級成了 順豐 優選。”一位 順豐 優選店員告訴記者,只要有意愿加盟,可以直接找招商經理。
3月10日,新京報記者隨機走訪北京三家嘿客門店發現,均已關閉。其中,北京廣渠門幸福家園門店現已成為美容SPA會所,西花市南里東區門店與金魚池子中街門店已升級為 順豐 優選。
據悉,在之前的2015年,部分嘿客店更名為 順豐 家,商品種類逐漸豐富。2016年的下半年, 順豐 繼續糾錯,將“ 順豐 家”更名為“ 順豐 優選”。
3月12日, 順豐 優選公關經理宋馨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并不能說 順豐 優選是嘿客的升級版,在改名之前,嘿客較之前的形態已有所改變,后來改為 順豐 優選,只是線下線上統一下名稱,可以更好地做品牌輸出和商家的統一管理。
對于早期的嘿客失利,宋馨表示,當時嘿客對于 順豐 來說是剛剛涉足線下零售,對于行業來說,立足于社區、把快遞與便利店結合的商業模式在業界也是全新事物,需要一個探索的過程。
3月12日,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陳立平向新京報記者分析稱,開始嘿客可能被設想成是一個提貨點,再加上自營一部分商品,本身定位并不清楚,選址也沒有明確按照便利店在街上選址,甚至位置也不太好。
有聲音稱,嘿客展示的商品偏少、體驗較差。起初店里不擺任何的實體商品(后來增加了一部分實體商品),客人通過掃二維碼下單;很多時候不能現場取貨。這難以提供便利店要求的便利性。
線下線上統一下名稱的 順豐 優選店現狀如何?
西花市南里東區的 順豐 優選門店約30平方米,記者發現,店內商品數量較同面積大小的超市幾乎少一半。店員介紹,許多商品沒有在店內進行陳列,可在 順豐 優選官網上進行購買。
在記者停留的幾分鐘內,西花市南里東區的 順豐 優選門店沒有顧客上門。同樣的情況出現在金魚池子中街的 順豐 優選門店,記者在店外停留觀察的十余分鐘內,無人上門光顧。
在陳立平看來,零售行業與快遞行業迥異,在711這類便利店增加一個自提點非常容易,但要把自提點改造成一個便利店,太難了。
“像‘711’100平方米的面積,大概有3500種到3700中商品,涵蓋生活中大部分即時需求。便利店要做到多品種少量,要求經營能力和水平非常高,做起來不是那么簡單。對技術、系統、人的要求非常高,平臺也要有高度的靈活性與專業性。”陳立平稱。
線下門店陳列商品為何較少?宋馨解釋說,一是由于店面面積限制,呈現肯定沒有線上豐富,店均商品數在500左右;第二是 順豐 優選線下門店并不是大的商超,而是定位于社區便利店,滿足社區用戶一日三餐所需即可,品類沒有必要特別多。據宋馨介紹, 順豐 優選將定位在生鮮為主的食品便利店。
順豐 優選放開加盟,履約保證金或已收1.8億
去年9月以來, 順豐 優選已放開加盟,開始招募創業者。
新京報記者從 順豐 商業門店獲取的招商手冊顯示, 順豐 優選門店有兩種型態,現有門店采取的是公司提供店面,由適合的受托者經營;對于新開門店,其要求申請者提供60至80平方米為主的店面,或委托公司進行選址并投資。
無論上述哪一種模式,創業者承擔店租和人工費用, 順豐 優選承擔門店的裝修和商品供應,創業者需要交納30萬元的履約保證金,無違約情況下合同期滿可全額返還。
收益分成方面, 順豐 優選實體店的收入主要有兩部分,一是商品銷售分成收入,按雙方約定收入進行分成,另一塊是自快遞自寄自取收入,根據收派件數量按單價計算。
招商手冊顯示,沒有實體店經營管理經驗可以申請加盟,公司除了提供理論課程和實操訓練,還在店鋪交接后持續進行扶持,但并不能進行兼職加入,“唯有全身心投入經營,才能洞悉消費者需求和掌握店鋪運營狀況。” 順豐 優選稱。
宋馨說,從去年9月份實行委托管理,到現在大約有600家店鋪是已經委托出去。以30萬計算,600家店鋪履約保證金一項已達1.8億。
有業內人士曾對此次 順豐 調整的原因稱, 順豐 開始招募創業者開店,并不一定只是開店這么簡單,實際上是看中了社區店面的未來發展優勢。不過,該人士也表示,社區商業整體的消費量在商業消費中占比還小,仍有個培育過程,需要一定周期,這對所有企業都是一個考驗。
“這兩年線下零售,包括大型的商超和百貨都在走下坡路,但線下零售有一個突破口是便利店,像711便利店、全食等在北京的擴張速度非常快,這是未來的一個趨勢。”宋馨說。
對于從嘿客演化而來的 順豐 優選,盈利如何,宋馨表示,委托管理已經是一個盈利的模式,首先有一筆保證金,其次店鋪日常運營是委托店主來承擔,此外現在商品毛利率都控制的比較高。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王衛順豐并非戰無不勝 商業板塊3年虧16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