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 紅旗連鎖 召開新聞發(fā)布會,通報了并購互惠超市一事的最新進展, 紅旗連鎖 并購互惠超市再生波折。
記者注意到,這是 紅旗連鎖 第二次針對該起并購案召開新聞發(fā)布會。發(fā)布會上, 紅旗連鎖 董事長曹世如再一次表示,轉讓方互惠方面違約、拖欠供應商1億元欠款等行為已經給 紅旗連鎖 造成了很大麻煩。截至目前,達到交割條件的門店僅222家,還有四成門店未達到條件,而這已經超過雙方合同約定的期限——2015年12月31日。
1月20日下午,轉讓方互惠方面突然緊急通知媒體參加其名為“關于互惠已全面履行紅旗收購協議情況”的新聞通報會。但記者趕到現場卻看見,只有幾十家上門討要欠款的供應商,最后,這場發(fā)布會臨時取消。
同時,有消息稱對于互惠供應商欠款問題,在原來互惠與供應商達成協議的價格基礎上, 紅旗連鎖 愿意打折解決供應商欠款問題。對于尚未交割的166家互惠門店,曹世如表示也將由紅旗來處理,該并的要并,該關的要關。
但記者就此向曹世如核實時,她否認了上述說法,曹世如表示,互惠方面供應商欠款的問題本與 紅旗連鎖 無關,但若互惠有誠意,紅旗仍然愿意繼續(xù)磋商解決。
夭折的隔空“對戰(zhàn)”
針對收購互惠超市, 紅旗連鎖 1個月連開兩次新聞發(fā)布會,這場收購案可謂一波三折。
2015年12月17日, 紅旗連鎖 方面在發(fā)布會上表示,原互惠配送中心、生態(tài)農莊資產已經完成交割,388家互惠超市門店中有187個完成交割使用,并進入了良性運營階段。彼時, 紅旗連鎖 已支付相應的對價款3.08億元到共管賬戶。
2016年1月20日, 紅旗連鎖 再次召開新聞發(fā)布會通報收購互惠超市進展。據 紅旗連鎖 方面介紹,截至雙方股權轉讓協議約定的時間2105年12月31日,已完成互惠超市388家門店中222家門店的交割,還剩166家,即四成門店未完成交割。
紅旗連鎖 常年法律顧問、四川運逵律師事務所主任陽運逵表示,根據雙方2015年7月份簽訂的收購協議,門店交割時要達到明確的條件,而互惠超市未交割的門店未能達到交割條件, 紅旗連鎖 已經有權停止支付對價款及解除協議。 紅旗連鎖 方面還表示,互惠方面已經違約。
對于 紅旗連鎖 方面的指責,互惠方面在20日下午選擇隔空“對戰(zhàn)”,也緊急安排了一場新聞發(fā)布會通知媒體參加。
不過,這場會議一再推遲,從最初的16:30推遲至17:30,而直到17:30發(fā)布會也未召開。現場只看到互惠方的代理律師和大量供應商,以及墻上投影儀打出的“關于互惠已全面履行紅旗收購協議情況新聞發(fā)布會”字樣。隨后,這場臨時安排的發(fā)布會不知為何又被取消,而整個過程中,記者并未看到互惠公司方面有高管出現。
紅旗連鎖 愿“善后”債務?
除了互惠戲劇性的新聞發(fā)布會,這場收購大戲還在這一天內出現了劇情反轉。
1月20日上午, 紅旗連鎖 方面稱,目前還沒有決定中止剩余門店的交割。曹世如表示,考慮到 紅旗連鎖 作為一家上市公司會承擔更多社會責任,在互惠方面積極配合,門店達到交割條件的情況下, 紅旗連鎖 仍會接收。
此外, 紅旗連鎖 方面上午還表示,互惠仍拖欠供應商欠款1億多元。 紅旗連鎖 又一次強調,各供應商應收取的貨款與 紅旗連鎖 無關,并專門宣讀了一份《告供應商書》。
有供應商證實了 紅旗連鎖 的說法。一位王姓供應商向記者表示,互惠目前欠200多家供應商共1.2億多欠款,最多一家欠款高達900多萬元,欠款大部分是2013年、2014年欠下,還有個別是2015年欠下的。
但就在20日傍晚,在互惠未能舉行的新聞發(fā)布會現場,又傳來一則消息,稱 紅旗連鎖 愿意盡快解決互惠對供應商的欠款問題。互惠代理律師周建中昨日18點左右告訴記者,他剛剛接到通知,互惠和 紅旗連鎖 已經達成協議, 紅旗連鎖 會盡快解決供應商欠款問題。
不過,對于周建中的說法,曹世如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予以否認,稱雙方并沒有達成協議。但曹世如也表示,若互惠有誠意,紅旗仍然愿意繼續(xù)與其磋商解決供貨商欠款的問題。
樂發(fā)網超市批發(fā)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fā),日用百貨批發(fā)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fā)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fā)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fā)市場行業(yè)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知乎、淘寶平臺規(guī)則
本文來源: 紅旗連鎖并購互惠超市一波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