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在經過兩個月的傳聞之后,阿里巴巴集團(下稱“阿里”,BABA.N)終于亮出了投資銀泰商業 (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銀泰”,01833.HK)的底牌,正式宣布CEO張勇兼任銀泰董事局主席。銀泰以“新銀泰”為口號宣布,公司互聯網戰略轉型已經進入縱深階段,銀泰將與阿里全面融合,銀泰也將成為阿里打通整合線上線下商業的重要平臺。
對于這次銀泰與阿里系的牽手,零售業內期待已久。很多人在觀望,實體 百貨 業能否借“互聯網+”獲得新生?
馬云牽手沈國軍,實體 百貨 開啟商業電子化
公開信息顯示,銀泰以商業地產、 百貨 為主營業務,旗下主打“銀泰Mall”、“銀泰中心”、“銀泰城”三大商業綜合體產品線以及自有電商“銀泰網”。目前,銀泰在全國擁有36家門店,包括28家 百貨 店及8家購物中心。
銀泰原董事長沈國軍與阿里董事局主席馬云同屬浙商,二人私交甚好。在過去幾年里,馬云與沈國軍有過多次合作。雙方此前的一次資本合作是去年5月份聯合成立菜鳥網絡,天貓為菜鳥最大股東,投資21.5億,占股43%;銀泰通過北京國俊投資有限公司投資16億,占股32%;沈國軍出任菜鳥網絡CEO,馬云出任董事長。
因此,很多業內人士認為,馬云與沈國軍對未來零售業方向、基礎設施的理解一致。
根據《2014年主要連鎖百貸企業經營情況》,中國連鎖百強中以 百貨 業為主的47家主要連鎖 百貨 企業,銷售增長下滑的達26家,超過一半的 百貨 企業都遭遇銷售下滑。銀泰也沒有逃脫行業的衰敗大勢。2014年銀泰銷售所得總額158.14億元,僅微增0.8%。凈利潤11.21億元,按年減少29.7%;同店銷售減少3.3%。
在 百貨 業一直處于下坡路徑的過程中,阿里如何讓銀泰煥發活力?“阿里銀泰雙方將共同致力于把實體零商業與互聯網從‘物理聯結’升級為‘化學融合’。銀泰將從思維、模式及業務形態等各個領域全面進入‘新銀泰互聯網+’時代。”張勇表示。
在張勇的規劃中,阿里入主銀泰是基于大數據和商業電子化的實體商業重塑, 百貨 業及整個零售業最終將進化到“人—貨—場”的高度整合歸一。
目前,銀泰聯手阿里多個團隊,先后推出了銀泰寶、喵貨、喵街等一系列線上線下融合的產品。例如,“喵街”就是一款大數據產品,基于用戶當前地理位置,向其提供周邊商場及其品牌門店信息,并提供吃喝玩樂購的一站式服務應用,杭州銀泰 百貨 則成了“喵街”的試驗場地,“喵街”的地推人員已經開始在線下門店全面推廣“喵街”。 7月“喵街”拓展到北京市場,8月進入上海、廣州、南京等城市,到2015年底,“喵街”計劃要完成500家門店入駐。
百貨 做電商不是開個網站那么簡單
聯商網發布的《2015年上半年主要零售企業關店統計》顯示,2015年上半年,主要零售企業(含 百貨 、超市)在國內共計關閉121家,其中 百貨 業態關閉25家。幾乎囊括了中國當前所有最知名的企業,包括萬達 百貨 、馬莎 百貨 、天虹商場、陽光 百貨 、百盛 百貨 、津樂匯 百貨 等。
“多數實體零售企業增速下滑是不爭的事實。黃金時代一去不復返了。”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秘書長裴亮表示,他直言就發展現狀看,實體店正遭遇前所未有的難題,“如果不能及時有效應對,很多實體店將更加步履維艱。”
銀泰方面提供的資料顯示,2015年初,銀泰已初步實現銀泰網和銀泰線下門店商品的線上線下同品、同款、同價,未來在阿里的大數據支持下將全面實現全渠道商品電子化,并逐漸實現全渠道商業電子化,最終成為向全行業開放的大數據驅動的消費解決方案提供商。
就在銀泰借阿里重塑“新銀泰”的同一天,百盛集團在上海宣布和大眾點評網達成戰略合作,并且百聯股份和王府井 百貨 等傳統實體 百貨 也在積極開拓線上渠道。
在經過幾年的關店潮和轉型,中國實體商業變革與進化愈加成為擺在眼前的任務,在這場需要花費時間和金錢的大潮中,銀泰能完成旗手的使命嗎?
“中國的零售業都是輕資產,觸網投資需要3~5年才能見效,這對于零售企業來說,資金壓力會比較大。” 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副主任趙萍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
她認為 百貨 做電商不是開一個網站那么簡單,傳統零售企業并非都財大氣粗,許多企業在資本投入上明顯能力不足,線下業務規模在年營業額億元以下的企業難以復制大型企業的模式。借O2O重塑實體商業是一條漫長的道路,在線下實體商業未能提升商品力的前提下,大數據、云計算以及互聯網技術終究是工具和手段,整個商業電子化還要依賴供應鏈的打造。
對此,銀泰CEO陳曉東曾表示,銀泰網存活時間最長,銷售額最高,當然虧損也最多,但銀泰并不愿意放棄對線上線下關系的思考。
在業內人士看來,全國的實體 百貨 都在經歷痛苦轉型。但是,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新模式真的能重塑經濟的運行模式,讓中國 百貨 獲得新生嗎?
中國 百貨 商業協會副會長朱愛華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中國 百貨 重復老經驗操作的優勢難以為繼,營銷理念轉型升級勢在必行。 百貨 業變革需從自己開刀。越來越多的店商和電商強強聯手模式出現,加快線上線下整合的進程,尤其是一二線城市。
“越來越多的 百貨 門店忽略了門店經營,而把關注點放在供應商收費和網點上。”朱愛華認為,這就是中國零售行業長期停滯不前的重要原因,“中國傳統 百貨 企業應該充分發揮已有的網點資源、品牌信譽等優勢,基于互聯網思維,加快模式創新,集成消費者驅動。”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百貨做電商 開啟商業電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