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光裕絕對是土豪當中的“戰斗機”,即使身陷囹圄,仍然能夠對外面的資本市場進行呼風喚雨,拍板買金礦做黃金像玩似的,傳報道稱他已為這場游戲投了10億,手筆之大讓人瞠目結舌。
據稱黃光裕對黃金生意的思路像在家電領域取得成功一樣,以虧損換規模的商業模式。為了這個目標,國美正意圖搭建起一條從上游的材料,到渠道、實體店,再到消費者,到回收的一條閉環的黃金產業鏈,該業務將作為國美控股未來體量最大的全新業務之一,熟悉國美的人估計都能猜到黃金生意是黃光裕家族試圖“去電器化”的又一次新嘗試,10億不算多,才是一個開始哦。
這次大動作,因為有黃光裕強力驅動,讓很多持樂觀看法的人,覺得傳統金店線上尚未成型,國美有自己的品牌價值,有快速擴張的根基,直接切入O2O勝算是有的。
筆者并不這么認為:國美自身電商沒做好,“B2C+實體店”模式已被老對手蘇寧甩出很遠,現在涉足陌生領域,現在黃金零售行業的利潤已經很微薄。同時安全對國美新進入黃金行業來說也存在考驗,還需要涉及擔保公司、安保、保險等,此番病急亂投醫,是作死的節奏!
國美的線下戰略一直很失敗,此番想以黃金切入O2O來達到去電器化,實在難于上青天。國美在2012年虧損之后,“B2C+實體店”模式被正式確定為公司的核心戰略。國美在線在logo中悄然拿掉了電器二字,“去電器化”早已開始:國美在線努力通過引入體育、家紡、母嬰、文化產品等百貨類產品,打造一個綜合電商平臺。可惜轉型之路并不理想,當時也是在黃光裕的指揮下進行的。結果很慘:在2013年底,國美在線的全部交易額在B2C市場只占0.4%。2013年國美電商收入約占總收入的8%。而蘇寧的相應數字則是20.7%。無論是營收還是業務地位,國美在線“去電器化”戰略都沒有成功,線上的生意,不是有錢就能做得好的。
因此,黃光裕此番想借黃金來達到“去電器化”和之前的做法并沒有多大的區別,純屬病急亂投醫之舉,不但沒有效果,或可能讓國美陷入更深的困境。國美之所以走到今天這個結局,除了BAT和京東的強勢搶戰市場,還有一個根本原因,就是國美的戰略混亂:一會是“五年戰略規劃”國美未來將轉型商業模式,一會又推出“新的五年戰略規劃”大規模開店。現在又來搞“黃金生意” 切入O2O,十分搖擺不定,但最終都是雷聲大雨點小,甚至虎頭蛇尾。之前不也大張旗鼓地涉足地產、家電制造、醫藥、體育等產業,整合的口號喊得震天響,最終大多偃旗息鼓,留下笑柄。
國美還有一個致命弱點,就是靈魂人物不在,其胞妹無法統領,導致內部管理混亂,讓國美難以輕裝上陣,力量難集中,矛盾重重。前任董事長陳曉,在離開國美之后說過一句話:“國美今日之虧損并非突然發生,而是走到一個節點的必然反應。在一個整體處于下滑曲線的行業,國美因為自身矛盾表現得更為脆弱。”盡管以前國美是傳統家電零售中的佼佼者,卻在電商的大躍進中完敗下來。
牛光吹不行。據傳黃光裕的黃金生意并不僅僅止足于零售,國美控股還將踏足黃金產業鏈上游,入手金礦。這將是一個多大的資金無底洞,國美的資金流能否支撐起來,讓人懷疑。國美的黃金生意走“虧損換規模”的商業模式,也許是一個不錯的想法,但是切入的時機卻不好。經過上半年的瘋狂降價,再加上國際經濟危機的大環境還在,現在黃金零售行業的利潤已經很微薄,很多金礦都關門了,因為開采成本高,利潤薄賺不到錢。同時安全對國美新進入黃金行業來說也存在考驗,還需要涉及擔保公司、安保、保險等。另外老鳳祥等傳統金店也踏足線上,從實際的運作效果來看,并沒有太大的起色,在黃金領域起點為零的國美想虎口奪食,比登天還難。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國美10億黃金生意是鬧哪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