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首個商業地產項目——杭州娃歐商場虧損嚴重,娃哈哈方面已拖欠商場租金達半年,并有意解除合同離場。這意味著,中國首富宗慶后的零售業夢想可能到此為止了。
作為中國飲料大王,宗慶后對飲料產業的熟悉程度無人能及,業界傳他每到一個地方首先去考察市場并與當地經銷商進行交流;一瓶娃哈哈礦泉水他甚至能知道瓶蓋的螺紋有多少圈,但對于零售業而言,他確是門外漢。可以說,他對零售業過于粗淺的認識使得娃歐商場一誕生便走向了一條不歸路。
早在去年2月,記者走訪了位于杭州錢江新城的娃歐商場,其門廳冷清客流稀少的狀況令人吃驚。當時正值元宵節前夕,元是各大商家開展節日促銷、沖銷售額的緊要關頭,不過在娃歐商場絲毫沒有感受到節日促銷的氛圍。
由于客流稀少,工作閑暇,一些營業員甚至將商場當成了收發快遞的接收站。不時有手持POS機,背著沉重包裹的快遞員出入商場,送來營業員們在網上訂購的商品。“現在還好點,你要是趕在春節那幾天來,人更少。”一位營業員告訴《第三只眼看零售》。
娃歐商場“空城”現象凸顯其百貨店運營經驗的匱乏。從形象設計來看,無論是娃歐商場外立面裝修、門店LOGO形象還是內部設計,均與其試圖打造的國際精品店應有的形象相去甚遠。LOGO采用大紅色,筆法厚重,像是某90年代的商場;而商場布局四四方方與現代百貨商場相比,略顯死板,裝修陳設流于一般。“娃歐商場彌漫著一股由內而外的鄉土氣息。”一位杭州消費者調侃道。
從商品布局來看,盡管娃歐商場引進不少歐洲品牌,但多以服裝、箱包和手表居多,商品結構較為單一。與較為成熟的百貨業相比,缺乏日用百貨、家電、家紡等商品。另外,娃歐商場看似商戶已經招滿,但與傳統百貨店相比,商戶數依然稀少。筆者看到其中獨立商戶的數量不超過100家,這讓一個3.5萬平方米體量的商場,顯得空曠、冷清。
此外,娃歐商場在自身定位以及選址上亦存在問題。“就定位而言,娃歐商場缺乏特色。”一位杭州百貨業高管表示,“杭州經營得比較好的百貨店都非常有特色,比如杭州大廈歷來是國內單店銷售冠軍,定位高端,杭州的有錢人都在這里消費;銀泰百貨給消費者以時尚、年輕的體驗;華潤萬象城業態豐富,有影院和其他一些娛樂設施,能夠留住消費者;而杭州的奧特萊斯則經營一些折扣品牌,也深受白領階層喜愛;唯獨娃歐商場缺乏自身的特色,其主推的歐洲二三線精品難以吸引對其認知度不高的本地消費者。”
從選址角度看,娃歐商場所在的錢江新城CBD商圈尚在形成中,客流與成熟的商圈相比有很大差距。就娃歐商場所在的位置而言,也不是特別理想。它緊貼主干道,來往車速很快,消費者很難注意到商場所在。另外,它的一側靠近橋頭,車輛進入不是很方便。
綜合上面幾個方面,可以說,娃哈哈高層以及娃歐管理團隊缺乏零售基因使得它成為一個“四不像”。一個頗能說明問題的例子是,《第三只眼看零售》當時看到在娃歐商場三層的Gregory專柜櫥窗前赫然掛著宗慶后的巨幅肖像。工作人員解釋說:由于宗慶后個人非常喜歡Gregory這個品牌的衣服,因此將某時尚雜志給他牌的寫真作為該品牌在娃歐商場的廣告。
這種暴發戶似的行徑顯得荒唐可笑。試想,山姆沃爾頓要是將自己的頭像張貼在沃爾瑪門店中會是怎樣的一幅場景?
娃哈哈并不成功的零售業嘗試給諸多試圖涉足零售業的門外漢敲響了警鐘。從商業環境來看,我國經濟增速放緩,消費疲軟,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法規如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零供公平交易管理辦法等對傳統零售業賴以盈利的主要商業模式帶來極大挑戰;從競爭層面來看,經過了十多年的跑馬圈地和行業洗牌,零售商已經找到了各自的領地和較為成熟的模式,留給后來者的蛋糕并不多;從經營層面來看,零售業管理日趨精細化、專業化,儼然已經成為一個“高科技”企業。
在這個時期涉足零售業,能否成功的核心因素在于團隊,一個具有豐富零售經驗的核心團隊。雖然外行可以憑借高薪挖角,引進專業團隊,但過往的實踐證明,缺乏自己培養的核心團隊,企業永遠無法形成真正的戰斗力。
一些土豪試圖通過砸錢的方式進軍零售業。對于這樣的人,我只能說,你們很傻很天真。如果零售業的錢真這么好賺,易買得就不會退出中國、Tesco也不會賣給華潤萬家,那些國際上的財團還不比你們有錢?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缺乏零售基因:娃歐商場慘敗之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