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孔府宴酒以3079萬的價格成為央視每晚天氣預報節目前標板廣告中標額最高的企業,一個新的名詞就此誕生——標王。
在之后的18年里,象征著“標王”的數字被一次又一次刷新;與此同時,“標王”也不再只是一個單獨標版的價格。在2013年的央視招標大會上,劍南春不但以1.8億元斬獲整點新聞報時第一單元,還以總額6.08億元成為央視廣告招標的新標王。
另一方面,當人們已經習慣了把央視這個中國第一媒體的標王當做經濟的晴雨表時,互聯網廣告市場的狂飆突進卻令人驚嘆。2012年,百度等在線媒體平臺陸續爆出億元大單,此外,這些億元大單并非只來源于電商、網絡服務類客戶,像日化、金融、汽車等傳統大品牌廣告主也紛紛砸出億元量級的網絡廣告。它說明,在線媒體平臺價值已經被傳統品牌廣告主認同,并愿意慷慨買單。2013年,各大企業在互聯網上的投入又上一個新臺階,近日,某金融巨頭與百度達成戰略協議,據知情人士透露此次合作金額再創新高,或逼近電視標王量級,有專家稱,一個“互聯網標王”爭霸的時代已經來臨。“標王”終于不再只是央視的專屬名詞。
而當1997年愛多VCD以2.1億元的標價成為央視1998年標王時,中國互聯網廣告元年的整個市場規模只有區區3000美元。在互聯網廣告飛速發展的同時,央視2013年廣告總額增長率則創造了10年新低(11.4%)。這將是一個相當重要的節點,互聯網正在進一步拉近與電視媒體的距離。“標王”所起到的作用更多是一種象征意義——從2012年來看,寶潔、聯合利華、歐萊雅、雀巢等國際知名廣告主都增加了網絡廣告的預算,廣告主在電視與互聯網上的投放比例正趨于接近。這一方面源于宏觀經濟的影響,更重要的則是ROI與整合效果的影響讓廣告主更加重視了以效果和互動為主的互聯網。
不妨來看一組對比。在央視標王剛剛誕生的幾年里,秦池酒業、愛多VCD、太子奶如今早已退出歷史的舞臺;而在互聯網上,京東、凡客等則憑借互聯網廣告將自己的品牌經營壯大。拋開企業的經營問題不談,互動和溝通顯然比大聲叫賣更能夠讓品牌擁有生命力。當然,在整合營銷的背景之下,這并非孰優孰劣的問題,而是從營銷的角度來看,互聯網已經擁有了和電視媒體同等甚至更加重要的地位。根據millbrown預測,2015年,品牌廣告主的投放比例4:3:3,即電視4,互聯網3,其它媒體3。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網絡營銷】從億元大單到互聯網標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