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會聽到賣家這樣的抱怨:雖然非常熟悉自己的產品,也了解客戶的需求,但是卻無法利用自己的行業經驗來開展客戶營銷。特別是母嬰類目這樣,消費對象是媽媽,使用者是嬰兒,能收集到的客戶信息只能是消費端而非使用者。對于這樣的類目該如何挖掘客戶價值呢?
其實,商家在經營母嬰類目時,有以下幾個困難點:1、賣家專注于自己的產品領域,對產品功能需求有透徹的理解,但是對母嬰客戶的其他需求卻不甚了解。導致以偏概全的思維方式限制了賣家的營銷活動。2、目前在網上購物的客人中,很大比例是靜默下單的,客服人員無法了解到客人的信息(如寶寶年齡),而如果通過客服來完成信息采集,那人工成本又太高。因此客人個性化關懷及精準營銷也無從談起。
但其實,賣家可從使用者,即寶寶的需求來反推購買者媽媽們的需求。而這些信息在各種育兒資料上都能找到,從寶寶出生開始,育兒需求不斷產生,并變化,此中的消費規律完全是可以掌握的。
嬰兒各階段所需用品
初生期:奶粉、哺乳相關產品
從育兒百科中,可以得知道剛出生的寶寶哭鬧只有兩種情況:一種就是寶寶餓了需要喂奶,另一種就是拉大小便了需要更換尿不濕。因此,對于這個階段的寶寶媽媽最關心的事是保持母乳充足(母乳喂養)或者奶粉是安全可靠的(奶粉喂養)。從中即會產生相關產品需求,比如擠奶器、防溢乳墊、奶瓶等。日常的清潔即需要尿不濕、寶寶浴盆、寶寶沐浴用品等。并且嬰兒的肌膚比較嬌嫩,對寶寶穿衣方面,更多的媽媽會考慮純棉優質產品。
3個月以后:益智類初級玩具
寶寶長到3個月的時候,顏色、形狀、聲音等辨別能力開始發展,這個時候的媽媽就需要購買一些培養認知能力發展的產品,如顏色卡片、搖鈴等。
6個月以后:助爬行類
等到寶寶成長到6個月時,此時也正是肢體能力發展的初期,爬行墊、健身架等產品即能夠滿足父母訓練寶寶爬行及抬頭的需求。而到8~9個月時,嬰兒雙手的協調能力有了提高,這時可以訓練小寶寶做精細的手指動作,如購買一些抓握類的搖鈴等。
10個月后:輔食、學步類
10個月以后,母乳喂養的嬰兒可以逐漸斷母乳了。這時母親對嬰兒的喂養需求開始發生轉變,逐漸開始降低嬰兒對奶粉或母乳的依賴,肉及蔬菜等日常食物開始替代奶粉或母乳。同時,寶寶已能從站立到獨走,各方面發展都很迅速。由于行走不穩就需要學步車、防撞條等寶寶用品,另外插座安全方面因素也需要考慮。
12個月以后:學說話類產品
12~18個月期間,寶寶的語言能力開始發展,認知能力發展迅速,對人和物能夠準確辨認并且與語言聯系起來。
18個月以后:智力培育類
18個月以后,情緒及智力需要開始培養,而媽媽們給寶寶講故事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2歲以后:動手類玩具
直到2~3歲,孩子的運動能力比1歲時增強,更熱衷于全身運動,如跑、跳、攀高、打滾等,另外他們對動手的興趣更濃烈了。
由此我們可以構建出一幅清晰的需求圖表。媽媽們育兒方面的需求不是同時爆發的,是隨寶寶的年齡增長而產生及變化。對于喂養方面,0~12個月內的寶寶,媽媽會比較關心相關產品,而隨寶寶年齡增長,消費需求也開始逐漸減弱。安全防護方面,是由于寶寶運動量的增加及自我安全防護意識未建立的情況下,關注度及相關消費需求開始逐漸增強。認知、肢體能力及智力培養需求也是由于嬰兒本身的生長發育過程而決定的。由于嬰兒皮膚嬌嫩,各種抵抗力還未建立,媽媽們會比較關心孩子健康問題,而隨孩子成長逐漸開始降低了關注度。
精細產品推廣時間段
那么對于母嬰賣家來說,獲取客人的寶寶年齡信息就不再變得那么困難。因為,客人購買的代表典型需求的商品已經告訴賣家,他們的小寶寶年齡會有多大了。舉例來說,購買防溢乳墊的客人,他們的寶寶年齡一般會在0~3個月(寶寶年齡越大,乳汁分泌越少);購買爬行墊的客人,他們的寶寶年齡一般會在4~5個月左右;購買嬰兒牙刷、防撞條、學步車等商品的客人,他們的寶寶年齡一般會在10~12個月左右。通過最后一次購買的商品推斷客人寶寶的年齡即可解決賣家無法獲取寶寶年齡信息的問題。而了解到客人寶寶的年齡信息后,我們更需要利用行業經驗及育兒知識,幫助我們了解客人不同時間的需求,并在合理的時間推薦相關的產品。
在目前獨生子女的政策下,母嬰客戶的育兒經歷僅此一次。從孩子出生開始,母嬰客戶的需求即在不斷的產生及變化。客人來之不易,抓住一次機會即要做到后續全方位的關懷,否則你失去的不是一個客戶,而是這個客戶的全部潛在需求。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從育兒教育反應推廣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