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 行業的競爭已經夠激烈了,郵政快遞仍舊要投入其中。
8月7日,一條關于“中國郵政開始做 便利店 ”的圖文消息在微博上流傳。這家位于昆明市棕樹營小區附近的 便利店 名為“友鄰居 便利店 ”,使用了郵政風格的綠色字體,店頭左邊同時放了中國郵政電商業務“郵樂購”的LOGO。
從功能看,這家友鄰居 便利店 同時提供24小時郵儲ATM、郵政快遞、電商、 便利店 四大業務,顯然是想借助發送快遞或前來使用ATM的客流,帶動 便利店 商品銷售及其他業務的推廣。該店店長拒絕了界面新聞的采訪要求,在這里放置書店宣傳頁的老板告訴界面新聞,這家店上個月才開業。
這不是中國郵政首次嘗試 便利店 業態。此前,中國郵政曾通過合作、授權、加盟等多種方式涉足過零售業務。
早在2010年,中國郵政集團就和美國地平線投資集團簽約了“中郵百全連鎖超市”項目,想要借助郵政在鄉鎮的優勢網點開設超市,并將百全超市的藍圖描繪為“農村版沃爾瑪”。當年,雙方在江西、河南、山東三個試點省份的12個縣市開出了近100家百全超市,甚至設定了2015年開出上萬家門店的計劃。然而,到了2014年,這些超市因經營不善悉數被轉讓,“農村版沃爾瑪”的故事畫上了句號。
此后,中國郵政還零零散散以合作方式開設過一些 便利店 。
2015年10月,中國郵政在四川雙流縣開設了一家 便利店 ,取名為“與農 便利店 ”,同樣開設在郵政網點。120平方米的門店內,除了售賣商品外,也提供信件包裹郵寄、繳費等便民業務。但該店屬于郵政授權個體使用了郵政品牌。2016年,與天虹旗下 便利店 合作,開設了一家24小時營業的“都市管家”,將社保業務辦理網點與 便利店 結合,同時提供照片沖印、鮮花預訂、蛋糕預定、包裹代收等服務,目前這樣的店鋪在深圳有3家。
快遞公司涉足 便利店 業務的現象并不鮮見。最有名的應該是2014年5月順豐開啟的嘿客店,利用快遞網點或者社區門店將順豐優選落地,試圖以此打通線上線下客流,形成閉環。但2016年,部分嘿客因虧損被關閉,另一部分則更名為順豐優選,并開始招募加盟者,改為以委托形式開拓社區市場。今年8月,圓通快遞也推出了 便利店 “媽媽菁選”,打通了線上線下營銷系統,銷售商品的同時,提供快遞代收、寄件等服務。
盡管“快遞+ 便利店 ”模式被看做快遞公司自營網點業務的延伸和補充,但 便利店 運營通常需要專業性人才,以及更合理的選址。從中國郵政目前的動作看,這個行業巨頭在 便利店 業務上的探索,還處于初期試水階段。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郵政快遞嘗試便利店業態 還處于初期試水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