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 店正面臨著喜憂參半的局面,營改增讓大型 餐飲 公司稅負壓力減輕;一線城市較為普及的外賣在推高 餐飲 消費的同時,也給中小 餐飲 店帶來巨大壓力。
中國是吃貨大國, 餐飲 消費占全社會零售消費額的比重高達11%;養活著600多萬家 餐飲 門店。盡管實體零售面臨電商沖擊,騰挪出不少空間,但高房租、高人工成本對 餐飲 店的壓力仍不斷加大。財報數據顯示:2016年味千物業租金及人工成本占比近四成;翠華控股的這一數字更是高達46%。
一線城市面臨的壓力更大。統計數據顯示:在整個中國 餐飲 門店數量持續增加的背景下,2016年京滬兩地則因發達的外賣網絡, 餐飲 門店減少了3.6萬家。
餐飲 門店掙錢難,房租人工占比持續上升
租金和人工成本上漲,繼續蠶食 餐飲 業的利潤,壓力山大。盡管在電子商務的沖擊下,消費大面積向網上轉移,空置出大量店鋪,但高價值店鋪的租金仍然居高不下。
在港上市的 餐飲 企業業績報告,無一例外地都提到了人工、租金成本的持續上升。呷哺呷哺稱,人工、租金成本的上升已經變成 餐飲 服務業面臨的巨大壓力。翠華控股也在財報中稱,多年來經常出現的租金、勞工成本上漲給其帶來壓力。
以味千為例,2016年其物業租賃及相關開支為3.88億,員工成本為5.61億,與上年同期相比,物業租賃和員工成本占營業額的比重分別增加了0.3個百分點和0.1個百分點。
該年,其物業租金及員工成本兩項支出占營業額的比重達到了39.9%,創下近年來新高。下圖為面包財經根據財報繪制的味千物業租賃和人工成本占營業額歷年比重:
翠華控股2017財年人工及物業租金開支為8.46億港元,占總營收的比重為45.86%;而在2013財年時,這一數字還僅為40.54%。此外,呷哺呷哺租金和人工成本占營收的比重也由2011年的31.19%上升到2016年的36.58%。
更值得關注的是,人工和租金增加的同時,不少 餐飲 店的同店營業額和坪效卻在下降。還是以味千為例,隨著內地愈來愈多的商圈及 餐飲 業出現,令商場人流分散,競爭也日趨激烈,2016年味千在大陸地區的同店銷售額同比下降8.1%;預料銷售負增長的情況短期仍會持續。
外賣沖擊,京滬 餐飲 門店減少3.6萬家
大中城市,尤其是一線城市的 餐飲 業正面臨外賣平臺帶來的劇烈沖擊。
味千財報援引的統計數據證實了這一說法。據統計,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中國 餐飲 門店數量增加至602萬家。
但是,2016年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的 餐飲 門店數量卻減少到57.6萬多家,門店數量呈現負增長;尤其是北京和上海, 餐飲 門店數量更是減少了3.65萬家。
京滬 餐飲 門店的減少或許與一線城市日漸普及的外賣沖擊有關。據Wind數據,2017年中國 餐飲 O2O市場規模為1013億,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41.5%;遠高于 餐飲 行業整體增速。下圖為面包財經根據Wind數據繪制的中國 餐飲 O2O市場規模歷年走勢:
味千在財報中稱,2015年 餐飲 行業外賣服務呈現爆發式增長,2016年外賣業務仍保持快速增長,這對實體 餐飲 門店形成沖擊。
也許是對外賣的沖擊早有準備,味千早在2015年年就以6000萬美元入股百度外賣,2016年味千更是因投資百度外賣獲得6.46億元賬面收益,但當下百度外賣并不被看好,其甚至已開始脫離外賣行業第一梯隊。
此前,更是傳出百度外賣賣身傳聞,味千的這次投資最終能獲取多少真金白銀的收益,尚難預料。
租金、人工成本持續上漲,外賣不斷普及,繼實體零售遭到沖擊后,實體 餐飲 門店也正面臨著不斷加大的壓力。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受外賣沖擊 北京上海餐飲門店減少3.6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