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全世界每一個國家都在為經濟問題頭疼。強大的網友扒出關于專家每年都稱中國經濟“今年不好過”“明年水深火熱”等有力證據,讓人略感寬慰。對于我們這一批80、90后小伙伴來說,還是深深的感到市場低迷、商場熱鬧不如往昔,并且自己的購買力逐年下降的變化。
從改革開放到現在,在市場經濟調和下,資源漸漸往高收益領域集中,就拿服裝 零售 業來說,過去的20多年,由于產品的嚴重匱乏,以賣方主導的市場呈現一派蓬勃繁榮景象,消費者在從功能式到品牌式消費這一過渡期間,對商品采取近乎瘋搶的態勢,讓企業經營者輕輕松松就飽嘗甜頭。
服裝 零售 業現狀:伏尸百萬,流血漂櫓
這里引用《權利的游戲》經典臺詞:在說出“但是”之前的所有話,都不算數。鋪墊到此為止,進入但是。隨著產業同構化,產能過剩,市場競爭過度等問題的暴露,現在的服裝 零售 業,用哀鴻遍野形容算輕描淡寫,明明是“伏尸百萬,流血漂櫓”……
暫且將關店潮中犧牲的相當慘烈的放一邊,我們看看活得看似有滋有味的“快時尚”。隨著各快時尚品牌2016年一季度財報的相繼發布,除了ZARA繼續保持增長勢頭外,包括優衣庫、H&M、MUJI等品牌開始增長乏力。
優衣庫2016新年的開局太不順利,公司凈利潤同比大幅下跌16.9%,大中華地區下滑的比日本還慘,;H&M2016一季度凈利潤同比下跌達30%;GAP2015第四季財報顯示凈利潤同比暴跌33%。
由此不難理解,為何快時尚先是理智的采取門店增速放緩策略,現在又下調商品價格,包括優衣庫、ZARA。
服裝品牌的火種:KM高于同行37%的坪效
困境帶來了犧牲,同時也迎來了新生。就在2016年4月份,此前早有耳聞的設計師快時尚品牌KM,30個日夜奮戰實現中國各省市60多家新店開張,可以算是“駭人聽聞”。據內部消息透露KM今年要新增300多家店鋪,這個數字還是公司高層嚴格控制下的結果。不控制會怎樣呢?
KM已然是服裝行業潛力最大的黑馬,它準確的把握行業發展趨勢,以“時尚與低價不再對立”為口號,持續不斷推出優質優惠的時尚產品,成功激發起年輕人挑剔并狂熱的購買欲。
每個服裝 零售 品牌都聲稱自己是最具時尚度、最符合年輕人喜愛的,那么什么才是證據呢?當然是賣出更多的產品。據悉,KM以極有逼格的產品征服了大批年輕人的心,培養了大批忠實粉,以至于做出店鋪坪效超出同行37%的驕人成績。
據悉,今年KM將在全國新建4大物流中心,降低商品成本,同時提高運營效率,2018年前完成全國布局2000家實體店的“三年計劃”。目標成為中國規模最大服飾 零售 集團。
著名雕塑家羅丹曾說過:不是沒有美,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不是沒有需求,是缺少發現需求的眼睛。市場正屬于沉寂期,有的企業正在竭力尋找新方法打破現狀,實現創新;有的比較遲鈍,還停留在原地等著熬著,指望風水輪流轉到我家,卻忘了進攻是最好的防守的鐵律。
現在所有的 零售 企業經營者,首要的事情就是靜下心來,努力分析目標客戶的需求。要想在關店潮中活下來,必須放大自身優勢,擺脫同質化詬病,思路決定出路,敢于成為行內人眼中的“異類”,更認真、更用力的擁抱屬于你的消費者群體。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服裝零售業關店潮中,哪些品牌在“劈波斬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