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 華聯 股份發布資產收購預案,計劃作價約22.74億元收購5家標的公司的股權。這5家公司主要資產為在建購物中心,尚未營業。
華聯 股份表示,此次交易有利于擴大公司經營區域覆蓋范圍,使得公司在中西部二線城市布局縱深得到加強。不過,在2014年10月前后, 華聯 股份一口氣出售了位于中西部省份的5家子公司的購物中心。
當前一次資產出售還未完全完成時, 華聯 股份卻又一次加速了在中西部城市的擴張。2015年上半年,門店的增加已經拖累了 華聯 股份的業績。
與其他上市公司收購簽訂業績對賭協議不同,本次收購中, 華聯 股份本次交易未承諾未來業績, 華聯 股份在公告中提示到,標的公司未來盈利能力存在不確定性的風險。
購物中心有商戶停業
從北京地鐵6號線常營站西北出口出來,旁邊就有一家購物中心,中心共四層,內部有手表、飾品店、服裝店、兒童樂園電影院、餐館等。如優衣庫、Costa coffee、屈臣氏、老鳳祥等品牌,都在這里有門店。
購物中心的頂部,豎著“北京 華聯 常營購物中心”的標志牌。
10月15日下午3點左右, 華聯 常營購物中心內,有些空曠。記者走完了一層樓,也難見到幾個顧客。購物中心三層主要是兒童購物及兒童教育門店,這正是購物中心目前著力打造的項目,其希望通過兒童消費將成年人吸引回商場。
三樓一處門店的玻璃窗上,貼著管理中心的公告。該門店原本經營兒童玩具。
公告稱,該處租戶于2014年5月進駐,店鋪面積約101平方米;自2015年7月1日起未按規定繳納租金和物業費,且無故停業,要求租戶支付租金。同時,公司決定解除雙方的租賃合同。
公告是由北京海融興達商業管理有限公司下發。它是 華聯 股份子公司。
在深交所上市的 華聯 股份,主要從事購物中心的運營管理,自稱為“國內市場唯一專注于社區型購物中心運營管理的專業運營商”。
據悉, 華聯 股份在全國12個省、18個城市開展購物中心運營業務,其中自有、具有管理權的購物中心已有31家,其中自有物業15家。
新購買的5家購物中心均未開業
10月10日,停牌四個月的 華聯 股份公告稱,擬以4.88元/股非公開發行約4.66億股,合計作價約22.74億元五家公司的股權。
這些收購對象,包括安徽 華聯 100%股權、山西 華聯 100%股權、內蒙古信聯89.29%股權、銀川 華聯 80.92%股權、海融興達100%股權。
同時, 華聯 股份公司還計劃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18億元。其中,公司控股股東 華聯 集團承諾認購比例不低于30%。
上述5家公司主要資產均為在建的購物中心,至今尚未營業。安徽 華聯 主要資產為位于合肥市和平路的購物中心,預計將于2017年中旬建成開業;山西 華聯 主要資產為位于太原市的勝利購物市場,預計將于2016年底建成開業。
內蒙古 華聯 、銀川 華聯 、海融興達旗下的購物中心,也預計在2016年中旬至2017年中旬建成開業。
華聯 股份表示,此次交易有利于擴大公司經營區域覆蓋范圍,使得公司在中西部二線城市的布局縱深得到加強。
不過, 華聯 股份同時稱,這5家公司均為在建工程,且所在的省份大部分為公司初次布局,盈利能力存在不確定性風險。
標的資產不承諾業績
對于本次收購, 華聯 股份并未要求交易對方做出業績承諾。交易對方是上海镕尚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簡稱“上海镕尚”)和中信夾層(上海)投資中心(有限合伙)。
“此次交易并非向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或者其控制的關聯人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由此本次交易未承諾未來業績。” 華聯 股份稱。
華聯 股份同時說,標的公司所在的區域為公司初次布局,缺乏在當地經營的可供參考的歷史數據,使得標的公司的具體經營收益、整合效應、物業升值收益等指標,難以量化。
從交易雙方來看,之前雙方沒有關聯關系。不過,新京報記者發現,有的標的公司是在與 華聯 股份停牌協商后,才發生的轉讓。
比如山西 華聯 ,2011年9月,它由 華聯 集團的全資子公司變更為北京 華聯 鵬瑞商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子公司。 華聯 股份持有 華聯 鵬瑞16.17%股份。
今年5月31日, 華聯 鵬瑞才將山西 華聯 的股份轉讓給上海镕尚和中信夾層,轉讓款7月31日才付清。
今年6月進行股權轉讓前, 華聯 集團還持有安徽 華聯 8.12%的股權。6月29日,安徽 華聯 的股東才變更為上海镕尚和中信夾層。
上述股權轉讓產生的效果,就是避免了前述 華聯 股份所說的“向控股股東或其控制的關聯人發行股份購買資產”。
門店擴張已顯現負面效應
華聯 股份稱,各標的公司所屬購物中心在建設完工后,需要經過一定的培育期才能達到飽和經營狀態,在此期間可能導致標的公司出現持續虧損,從而影響上市公司的整體盈利能力。
10月16日,一位 華聯 股份董秘辦工作人員,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說,公司購物中心建成后,一般需要1到3年的培育期,三年以后才能貢獻穩定的利潤。
易居智庫研究總監嚴躍進分析說,中西部省會城市的發展潛力還是比較大,但是比較依賴土地價格低廉的優勢,后續面臨培育精品項目、引導消費需求升級的壓力。
嚴躍進稱,地域性品牌對外擴張,一方面要處理好和當地政府的關系,另一方面還需要結合城市消費市場特點,不能盲目做產品復制。
華聯 股份稱,本次收購,標的公司前期可能會出現虧損,并攤薄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
2015年上半年, 華聯 股份加速擴張已經拖累了上市公司的業績。
今年上半年,在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的情況下, 華聯 股份凈利潤下滑了3.41%,扣非后凈利潤更是虧損1億元,同比下滑413%。
這主要是由于其營業成本同比上升了31%,“系門店數量增加,導致租金成本增加所致”。
2014年底, 華聯 股份旗下自有、運營門店27家,到今年7月份達到了31家。
此前曾出售中西部資產套現25億
華聯 股份在公告中說,公司在本次收購的公司所在的區域,沒有歷史數據對比。這樣的表述也存在一定疑問。
新京報記者發現, 華聯 股份在安徽合肥和內蒙古已經有經營購物中心的經驗。
2014年, 華聯 股份子公司合肥海融凈利潤虧損662萬元,合肥瑞城凈利潤為234萬元,合肥瑞安凈利潤為701萬元。
2014年10月前后, 華聯 先后公告,計劃賣掉6家位于中西部的子公司,回籠資金25億元。賣掉的商業中心分別位于成都、內江、合肥、青海、大連。
這次出手地產, 華聯 股份董秘辦工作人員表示,這是公司轉型的一次嘗試,出售部分成熟商業物業的所有權,增加公司現金流。
在上述交易還未完全完成時, 華聯 股份又殺回來,又繼續在中西部擴張。
此次收購物業公司,是否與公司此前所稱的“嘗試凈資產運營”不相符? 華聯 股份董秘辦工作人員解釋稱,公司轉型并不表示不再購買資產,而是在售成熟物業的同時,開發新的項目。
嚴躍進則認為,目前商業地產的風險雖然不至于爆發,但是開發新的項目,開發商需要承受資金回籠速度慢的風險。
華聯 股份表示,此次交易有利于擴大公司經營區域覆蓋范圍,使得公司在中西部二線城市布局縱深得到加強。不過,在2014年10月前后, 華聯 股份一口氣出售了位于中西部省份的5家子公司的購物中心。
當前一次資產出售還未完全完成時, 華聯 股份卻又一次加速了在中西部城市的擴張。2015年上半年,門店的增加已經拖累了 華聯 股份的業績。
與其他上市公司收購簽訂業績對賭協議不同,本次收購中, 華聯 股份本次交易未承諾未來業績, 華聯 股份在公告中提示到,標的公司未來盈利能力存在不確定性的風險。
購物中心有商戶停業
從北京地鐵6號線常營站西北出口出來,旁邊就有一家購物中心,中心共四層,內部有手表、飾品店、服裝店、兒童樂園電影院、餐館等。如優衣庫、Costa coffee、屈臣氏、老鳳祥等品牌,都在這里有門店。
購物中心的頂部,豎著“北京 華聯 常營購物中心”的標志牌。
10月15日下午3點左右, 華聯 常營購物中心內,有些空曠。記者走完了一層樓,也難見到幾個顧客。購物中心三層主要是兒童購物及兒童教育門店,這正是購物中心目前著力打造的項目,其希望通過兒童消費將成年人吸引回商場。
三樓一處門店的玻璃窗上,貼著管理中心的公告。該門店原本經營兒童玩具。
公告稱,該處租戶于2014年5月進駐,店鋪面積約101平方米;自2015年7月1日起未按規定繳納租金和物業費,且無故停業,要求租戶支付租金。同時,公司決定解除雙方的租賃合同。
公告是由北京海融興達商業管理有限公司下發。它是 華聯 股份子公司。
在深交所上市的 華聯 股份,主要從事購物中心的運營管理,自稱為“國內市場唯一專注于社區型購物中心運營管理的專業運營商”。
據悉, 華聯 股份在全國12個省、18個城市開展購物中心運營業務,其中自有、具有管理權的購物中心已有31家,其中自有物業15家。
新購買的5家購物中心均未開業
10月10日,停牌四個月的 華聯 股份公告稱,擬以4.88元/股非公開發行約4.66億股,合計作價約22.74億元五家公司的股權。
這些收購對象,包括安徽 華聯 100%股權、山西 華聯 100%股權、內蒙古信聯89.29%股權、銀川 華聯 80.92%股權、海融興達100%股權。
同時, 華聯 股份公司還計劃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18億元。其中,公司控股股東 華聯 集團承諾認購比例不低于30%。
上述5家公司主要資產均為在建的購物中心,至今尚未營業。安徽 華聯 主要資產為位于合肥市和平路的購物中心,預計將于2017年中旬建成開業;山西 華聯 主要資產為位于太原市的勝利購物市場,預計將于2016年底建成開業。
內蒙古 華聯 、銀川 華聯 、海融興達旗下的購物中心,也預計在2016年中旬至2017年中旬建成開業。
華聯 股份表示,此次交易有利于擴大公司經營區域覆蓋范圍,使得公司在中西部二線城市的布局縱深得到加強。
不過, 華聯 股份同時稱,這5家公司均為在建工程,且所在的省份大部分為公司初次布局,盈利能力存在不確定性風險。
標的資產不承諾業績
對于本次收購, 華聯 股份并未要求交易對方做出業績承諾。交易對方是上海镕尚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簡稱“上海镕尚”)和中信夾層(上海)投資中心(有限合伙)。
“此次交易并非向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或者其控制的關聯人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由此本次交易未承諾未來業績。” 華聯 股份稱。
華聯 股份同時說,標的公司所在的區域為公司初次布局,缺乏在當地經營的可供參考的歷史數據,使得標的公司的具體經營收益、整合效應、物業升值收益等指標,難以量化。
從交易雙方來看,之前雙方沒有關聯關系。不過,新京報記者發現,有的標的公司是在與 華聯 股份停牌協商后,才發生的轉讓。
比如山西 華聯 ,2011年9月,它由 華聯 集團的全資子公司變更為北京 華聯 鵬瑞商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子公司。 華聯 股份持有 華聯 鵬瑞16.17%股份。
今年5月31日, 華聯 鵬瑞才將山西 華聯 的股份轉讓給上海镕尚和中信夾層,轉讓款7月31日才付清。
今年6月進行股權轉讓前, 華聯 集團還持有安徽 華聯 8.12%的股權。6月29日,安徽 華聯 的股東才變更為上海镕尚和中信夾層。
上述股權轉讓產生的效果,就是避免了前述 華聯 股份所說的“向控股股東或其控制的關聯人發行股份購買資產”。
門店擴張已顯現負面效應
華聯 股份稱,各標的公司所屬購物中心在建設完工后,需要經過一定的培育期才能達到飽和經營狀態,在此期間可能導致標的公司出現持續虧損,從而影響上市公司的整體盈利能力。
10月16日,一位 華聯 股份董秘辦工作人員,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說,公司購物中心建成后,一般需要1到3年的培育期,三年以后才能貢獻穩定的利潤。
易居智庫研究總監嚴躍進分析說,中西部省會城市的發展潛力還是比較大,但是比較依賴土地價格低廉的優勢,后續面臨培育精品項目、引導消費需求升級的壓力。
嚴躍進稱,地域性品牌對外擴張,一方面要處理好和當地政府的關系,另一方面還需要結合城市消費市場特點,不能盲目做產品復制。
華聯 股份稱,本次收購,標的公司前期可能會出現虧損,并攤薄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
2015年上半年, 華聯 股份加速擴張已經拖累了上市公司的業績。
今年上半年,在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的情況下, 華聯 股份凈利潤下滑了3.41%,扣非后凈利潤更是虧損1億元,同比下滑413%。
這主要是由于其營業成本同比上升了31%,“系門店數量增加,導致租金成本增加所致”。
2014年底, 華聯 股份旗下自有、運營門店27家,到今年7月份達到了31家。
此前曾出售中西部資產套現25億
華聯 股份在公告中說,公司在本次收購的公司所在的區域,沒有歷史數據對比。這樣的表述也存在一定疑問。
新京報記者發現, 華聯 股份在安徽合肥和內蒙古已經有經營購物中心的經驗。
2014年, 華聯 股份子公司合肥海融凈利潤虧損662萬元,合肥瑞城凈利潤為234萬元,合肥瑞安凈利潤為701萬元。
2014年10月前后, 華聯 先后公告,計劃賣掉6家位于中西部的子公司,回籠資金25億元。賣掉的商業中心分別位于成都、內江、合肥、青海、大連。
這次出手地產, 華聯 股份董秘辦工作人員表示,這是公司轉型的一次嘗試,出售部分成熟商業物業的所有權,增加公司現金流。
在上述交易還未完全完成時, 華聯 股份又殺回來,又繼續在中西部擴張。
此次收購物業公司,是否與公司此前所稱的“嘗試凈資產運營”不相符? 華聯 股份董秘辦工作人員解釋稱,公司轉型并不表示不再購買資產,而是在售成熟物業的同時,開發新的項目。
嚴躍進則認為,目前商業地產的風險雖然不至于爆發,但是開發新的項目,開發商需要承受資金回籠速度慢的風險。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華聯股份業績下跌仍花23億圈地在建購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