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估值銳減21.58億元,百聯股份擬向 永輝 超市出售聯華超市21.17%股份的方案,此舉遭到上交所的嚴重質疑。
上交所表示,標的資產當前售價7.44億元,而2010年其價格為29.02億元。4年間,聯華超市21.17%股權價值縮水達七成以上。對于估值的嚴重縮水,百聯股份解釋稱:“聯華超市股權轉讓價格差異較大的直接原因在于聯華超市的股價發生了重大變動。”
據悉,此次出售股權至 永輝 超市,是百聯集團混改計劃中的一步。作為華東商貿巨頭,百聯集團在此前已完成對內部資產大刀闊斧的改革,但各業務板塊的表現卻并不出彩。
5月6日, 永輝 超市董秘張經儀表示,作為戰略投資者, 永輝 超市看好與聯華超市的合作。同時, 永輝 超市作為聯華超市的二股東,未來將在上海國資改革中還有進一步動作。
股權估值縮水七成
4月18日,百聯股份發布的重組方案顯示,擬將聯華超市21.17%的股權轉讓給 永輝 超市,交易總金額約7.44億元;4天后,百聯股份即收到上交所的《審核意見函》。上交所質疑聯華超市估值縮水過于嚴重,并要求百聯股份補充披露出現懸殊差異的原因。
而后,百聯股份回復上交所稱:“21.17%股權價格評估標準是以轉讓公告日前30個交易日的每日加權平均價格平均值為基礎設定的。交易定價差異較大的根本原因在于聯華超市經營業績及市場對其未來盈利預期,在前后兩次交易時發生了重大變化,因此股權價值相應縮水。”
實際上,由于行業競爭加劇、電商等新興零售業態的沖擊,聯華超市的銷售收入增長緩慢,2014年營收甚至較上年下滑4%。2010-2014年,聯華超市的凈利潤從6.22億元下降至0.31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49.45%;資產收益率則從2012年的9.99%,驟然下降至0.91%。聯華超市在近日公告稱,預計今年上半年凈利潤依舊延續下滑態勢。
引入 永輝 超市后,百聯集團將其所持聯華超市22.70%股權托管給百聯股份,后者依然擁有對聯華超市的控股權。交易后,百聯集團與百聯股份合計持有聯華超市 42.73%股份。
中銀國際分析師唐佳睿表示,通過引入同行業領先的戰略投資者 永輝 超市,借助其管理經驗及優勢資源,可推動聯華超市改革與轉型,提升盈利能力,但需防范人才管理風險。
奧瑞姆中國戰略顧問王瑋則認為,百聯缺資金, 永輝 謀布局, 永輝 超市的增長率連續兩年排行百貨行業前10名,兩者聯合勢必會發揮1+1>2的協同效應。
“做嫁衣”還是分食紅利?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大潮之下,國企參與混改可以得到資金、市場、效益和完善的機制,而民企則能到“禁區”去分一杯羹,不過兩者是否能實現上述目標仍需看整合效果。
早在2014年10月, 永輝 超市作為戰略投資者即進入武漢中百,成為其第二大股東。此前, 永輝 與武漢中百大股東武商聯上演了激烈的股權爭奪戰, 永輝 曾數次秘密舉牌增持武漢中百,但受武漢國資的阻力一直未能掌握控制權。
如今,入股聯華超市被業內視為“中百模式”的復制。不過, 永輝 作為二股東能否分得紅利,仍是一個問題。
對于此次與聯華超市的戰略合作, 永輝 超市董秘張經儀表示,聯華超市規模大,底子也不薄,凈資產收益率低、未來空間大等,都是促成兩者牽手的原因。而對于入股聯華是否會延續“中百模式”,張經儀則表示:“如果沒有話語權,沒有把握, 永輝 不會入股聯華。未來, 永輝 會從管理理念及制度上對聯華超市進行變革。”不過對于是否會派駐董事進入聯華超市,張經儀則并未透露。
此前, 永輝 超市在福建、北京等20個城市完成戰略布局,上海則業務較少。此次入股聯華超市,有利于降低其在華東區域擴張的壁壘。
事實上,在參股聯華超市之前, 永輝 超市與上海國資的關系就頗為密切。 永輝 于去年底戰略投資國盛集團的獨資企業上海東展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下稱“東展國貿” ),成為其二股東。
對此,張經儀回應稱 永輝 欲做大進口業務,因此選擇經驗豐富的東展國貿,其將成為 永輝 的外貿平臺。此外, 永輝 接下來在國資改革中還會有進一步動作。
百聯10年整合路
作為上海市國資委旗下商貿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百聯集團在過去幾年經歷了多輪資產重組。目前,百聯集團按商業形態可分為超商、綜合百貨和生產資料貿易三大核心業務,各自主業已較為明晰。
在A股,百聯集團旗下有綜合百貨平臺百聯股份、生產資料貿易平臺上海物貿以及第一醫藥等多家上市公司,港股有超商平臺聯華超市。
在2011年以前,百聯集團旗下擁有多達7家上市公司,涵蓋A、B和H股,其中有5個涉及同業競爭。由于股份復雜、股權管理層級繁多,百聯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整合,包括第一百貨與華聯商廈整合、聯華超市與華聯超市整合等。直到2011年,百聯集團旗下上市公司的整合才結束。
2004年4月8日,第一百貨與華聯商廈合并,存續公司更名為百聯股份,百聯集團綜合百貨類資產初步厘清。此次合并開創了中國證券市場上市公司吸收合并上市公司的先河。
百聯超商該板塊集結了聯華超市、華聯超市、世紀聯華等6個品牌。其中,聯華超市于2003年6月在香港主板上市,而華聯超市則在2006年退市。2009年6月,聯華超市收購退市的華聯超市全部股權,超商板塊僅留了一個上市平臺。
隨著改革而來的是百聯頻繁的高層變動,自2003年重組以來,百聯董事長、總裁職位均出現4次更迭。
2003年上海百聯重組后,張新生為首任董事長。2006年4月,原寶山區委書記薛全接任。2008年1月,原上海市國資委副主任馬新生調任第三任董事長。2013年8月,上海市國資委副主任陳曉宏接棒第四任。相對應的四任總裁則分別是王宗南、呂勇明、賀濤和葉永明,均在上海聲望頗高。
“百聯集團原是幾個大型商業流通企業合并而成的,內部整合成效不明顯,嚴重阻礙了集團的進一步發展。另外,高層領導更換頻繁甚至部分涉嫌違法行為,使得經營戰略缺乏穩定性和延續性。同時,由于百聯集團處于國企改革分類的競爭性類別,內憂外患嚴重。百聯需要強有力的外部力量灌入,打破原有內部的利益格局,才可能更有效地推動改革。”業內人士認為。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永輝超市入股聯華遭質疑 將對聯華“動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