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中央農村經濟工作會議即將召開,外界關注這個國家的農村將如何發展。
事實上,此前農村已經再一次受到了關注,源于李克強總理和政府相關政策對電商下鄉非常支持。那么,電商在農村到底發展情況如何?以何種形式?問題與挑戰何在?對于地方經濟意義何在?這些都是外界十分關注的議題。這會是又一次的“鄉鎮經濟”模式么?期待本文有所啟示。
改革開放初期,江浙一帶開始興起的“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的鄉鎮企業,曾經成為突破計劃經濟體制約束的典范,成為發展市場經濟的流行語。
盡管時間慢慢發現這種“遍地開花”的方式埋下了很多隱患,甚至被認為是現階段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發展的障礙之一,但不可否認其搞活了當時的鄉村經濟,更催生了一批知名的大型民營企業。
如今,從浙江起步、逐步蔓延至全國各地的“農村電商”,在目前消費低迷的大環境下,再現了“自下而上”的農村經濟活力。數據顯示,全國電子商務市場的交易量已經連年遞增。
據商務部統計,2013年我國農產品的交易總額在4萬億元左右,其中80%是通過傳統市場實現,可見電子商務還存有巨大空間。
中央層面顯然已經關注到農村電商的潛力。今年初,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加強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建設”,奠定了發展農村電商的政策基礎。
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已經召開過6次經濟座談會,互聯網領域的代表馬云、馬化騰、李彥宏等都受邀參加過。11月3日,李克強主持召開的座談會上,唯一受邀參加的電子商務企業代表的劉強東談到“電商下鄉”更是受到了李克強的贊許。
那么,電商進入農村到底有哪些模式,存在哪些問題,有哪些挑戰,帶來哪些改變,浙江的樣本或許能發現些許答案。
網上白牛村
在淘寶網數百萬賣家中,有近一半為農村戶口,其中有15%的人只有初中以下教育水平。從工作狀態來看,只經營網店的農業戶口群體比重高于非農商戶。
驅車從臨安市區往昌化鎮的白牛村,柏油馬路、水泥公路,一路交通順暢,進到村子里,只見路邊兩三層樓房林立,不少人家正在搭建新房。
當地人說,做電商為白牛村人帶來了財富。
根據今年10月份公布的《淘寶村研究微報告2.0》,截止到2013年年底,全國已經發現各類淘寶村20個,涵蓋的網店總數約為1.5萬家。其中浙江省內有義烏的青巖劉村、縉云縣北山村、臨安市白牛村、臨安市新都村、松陽縣大東壩鎮五大“淘寶村”。
“網上白牛村”以經營堅果類的炒貨為主,2013年網上銷售額達1.5億元,其中70%是堅果炒貨,“今年預計兩個億”。臨安市商務局商貿發展科科長葉立江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白牛村自2006年起有人從事網上銷售,后成立由村委會主任擔任組長的白牛村電子商務領導小組,進行重點扶持。
如今,全村在各個電子商務平臺經營的網店已有四五十家,占全村戶數的10%左右。“臨安天玥食品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
該公司就在白牛村村委會隔壁,老板潘小忠,僅高中畢業,原來是個體戶,今年剛注冊的公司,其網店品牌叫“山里福娃”,2013年銷售額達到2000萬元,整個白牛村這樣規模的僅4家,年銷售額1000萬以上的有2家。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到他公司的時候,工人們正好午休了,留著兩三個客服人員在接單,“雙11銷售了100萬,這兩天連著加班,剛忙得差不多,讓他們回去休息了。”潘小忠說,去年的雙11銷售額才十幾萬元。按照今年的形勢,他預計今年銷售額能達到3000萬元。
2007年他開始做實體店賣堅果,老婆的弟弟剛大學畢業開始嘗試網上銷售,2008年回到老家開始做起來,開始一星期只有幾個單子,但很快就做了起來,2010年的時候市場最熱,利潤率也高達20%。
“現在雖然看上去很火爆,利潤率到手的只有1-2%,我們今年上半年可能還虧本。”潘小忠告訴記者,主要在于競爭太激烈,安徽等地也都開始賣,整車拉過來進貨很方便,成本也就高幾毛錢。
在他的網店里,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看到,帶殼的核桃38元/斤,核桃肉80元/斤。
但他也表示,過年前的一兩個月才是高峰期,每天要加班到半夜,而那段時間的利潤率能達到20%左右,產品的銷量也占到全年的70%左右。
潘小忠告訴記者,人工成本還不算高,一般情況下固定十幾人,旺季的時候臨時多招一些,達到30多人,最多的時候剝肉都要五六十人,一般給70元/天,農村剩余勞動力比較多,喊人不難,一年下來人工成本大約十幾萬元。
數據顯示,2013年,臨安市農產品網絡銷售額突破10億元,促進農民增收1.2億元,預計2014年將突破18億元,促進農民增收2億元。
據葉立江所說,僅雙11一天,臨安市農產品網絡銷售額達7000萬元,白牛村1200萬元,另一家市里重點電商企業1500萬元。
白牛村電子商務協會秘書長張青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白牛村的網店平均經營時間在1-3年,3年以上40%,大部分是2012年以后開店,越到后面加入電商的越多。在這些淘寶店鋪中,金冠1家,天貓2家,皇冠店占一半以上。信譽等級比較高的店鋪,訂單量也比較多。
21世紀經濟報道從臨安市了解到,最近,該市創成“省級電子商務示范市”綜合得分居全省首位,目前,總面積200平方米的服務點正在建設中,接下來臨安計劃將白牛村打造成“中國電子商務第一村”。
白牛村進軍電商以來,農民收入大增,2013年帶動就業300人左右,直接增加收入300萬元左右。
僅淘寶村而言,全國20個淘寶村共涵蓋了1.5萬家淘寶店,按照農村淘寶店由單個家庭經營、每個農村家庭人口4人計算,淘寶村共實現了6萬人直接就業,并且帶來了物流快遞、包裝等服務業的大量間接就業。
另外,近兩年中央力推的新型城鎮化,突出的是小城鎮。電子商務在農村的應用,促進了農民返鄉創業和就近就業,推動農民就地城鎮化。
阿里研究中心研究表明,在淘寶網數百萬賣家中,有近一半為農村戶口,其中有15%的人只有初中以下教育水平。從工作狀態來看,只經營網店的農業戶口群體比重高于非農商戶。
服務站模式
已經比較成熟的趕街模式站點,還可以提供手機繳費、固話繳費、寬帶繳費、有線電視繳費、水電煤氣繳費等服務。
農村電商的另一種典型模式是起源于浙江遂昌的“趕街模式”,如今在浙江各地推廣。
簡單地說,就是在每個村找一家便利店,作為電商的合作伙伴。趕街為每一個村網點提供一臺可以上網的電腦,由便利店的老板為村民代發、代收包裹,也提供代買和代賣網上商品的服務。
據悉,阿里巴巴與浙江桐廬進行合作,正在當地鋪設僅供購買商品的服務站。桐廬峩山畬族鄉農豐村服務站正是目前當地已經開展的21個之一。
農豐村書記洪林妹是站點的負責人,她今年49歲,為人比較熱情,村里走動比較多,十年前就接觸了網絡,現在自己還開著一個公司,在當地絕對是個見過世面的人。
原本她這里也要開站點,但這個“能人”主動和鄉里和阿里巴巴方面聯系,就先開了起來。
11月10日,阿里方面把設備全部送到站點,包括電腦、大屏幕、柜子、廣告牌等,“雙11正式開始,第一天就下單200多件商品,3萬多的營業額。”洪林妹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畬族鄉是杭州唯一的少數民族鄉,全鄉400多戶、1400多人。
大部分村民不會網購,想買東西就告訴洪林妹,她幫忙上網由村民自己選,然后幫忙篩選。
洪林妹說,原來她要開車到縣里去取件,約半小時車程,現在只要通過“洪林妹”這個ID付錢的物品,都會送到村里的站點,先由她墊付錢,村民看了東西滿意以后再付錢,不滿意可以退。
雙11那天,她一早5點多就起來,第二天凌晨3點多才睡,飯都沒來得及吃,喉嚨都啞了,“那天點開網頁付錢都來不及,12號也做了幾千塊的營業額。”
她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老年人主要買的是肥皂、洗衣粉之類的,當天肥皂就買了一千多塊;婦女主要是女裝、包、鞋子之類的,雙11那天僅一款鞋子就下單50多雙;還有些是干活的工具。
已經比較成熟的趕街模式站點,還可以提供手機繳費、固話繳費、寬帶繳費、有線電視繳費、水電煤氣繳費等服務。
和趕街模式相比,洪林妹說她目前做這件事情沒有任何報酬,而趕街模式站點服務人員可以拿到一筆交易10%以內的提成,此外根據網點的實際情況,還會有給一筆每月200~500元左右的底薪。
目前趕街網點在遂昌已建成140多家村級站,成熟的網點每月代購金額1萬元以上,網點工作人員通過“淘客”代購模式,平均每月增收500-1000元。
在洪林妹看來,目前的服務站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我前天5點半下了班,發現站點貨品堆積太多,希望針對大件貨品,最好能送到老百姓家里,不然我平常上班也來不及處理。”
另外,她指出,目前這個站點放在她親戚的小店里,一起幫忙,以后人多了,售后服務、物流等得跟上。
對于將來,洪林妹也可能考慮自己開個淘寶店,賣一些畬族的土特產。
電商巨頭搶占農村市場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巡視員謝揚表示,10年或者20年后,農村網購市場或將超越城市。就眼下而言,阿里、京東、蘇寧三大巨頭已經大力度投入農村市場。
浙江只是一個縮影。電子商務在中國經濟的地位已經不容小覷。2013年中國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達18851億元,較2012年的13205億元同比增長42.8%,預計2014年有望達到27861億。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占到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8.04%,而該值在2012年僅為6.3%。
三大電商巨頭的數據顯示,阿里巴巴2013年全年銷售額15420億元,約合2480億美元,遠超eBay和亞馬遜成為全球第一;京東2013全年交易額突破1000億元,增長速度在40%左右;蘇寧電商銷售額達218.9億元(含稅),同比增長43.86%。
阿里巴巴集團日前發布的一份《農村電子商務消費報告》顯示,過去三年,淘寶農村消費占比不斷提升,從2012年第二季度的7.11%提升到了2014年第一季度的9.11%。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巡視員謝揚表示,10年或者20年后,農村網購市場或將超越城市。
就眼下而言,阿里、京東、蘇寧三大巨頭已經大力度投入農村市場。
今年6月,京東啟動“大篷車百城行”,計劃用半年時間走進全國100多個城市,分3條線路途經100個城鎮進行宣傳,同時計劃在今年內陸續對接全國1萬家左右的農村信息服務站,將其作為網絡代購點。
10月,阿里巴巴公布“千縣萬村”計劃,在三至五年內投資100億元,建立1000個縣級運營中心和10萬個村級服務站。繼浙江之后,阿里打算的第二個點在廣東。
而且阿里和京東均一前一后與中國郵政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利用其遍及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所有市縣鄉(鎮),通達包括港、澳、臺地區在內的全球200余個國家和地區,擁有快遞服務營業網點11.8萬處,覆蓋全國各地的物流網絡進軍農村市場。
今年6月,阿里和中國郵政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中國郵政將對菜鳥網絡開放10萬多服務網點,為商家和消費者提供社會化自提等服務,目前該平臺上已納入順豐、三通一達等民營快遞企業。
10月,京東和中國郵政進行戰略合作,京東的商品將“植入”郵政的電商平臺,為中國郵政“惠民優選”平臺提供包括電腦、數碼產品、家居廚具、化妝品等眾多品類的產品。
京東集團黨委副書記、公共事務部總監李緒勇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指出,京東一直有一個項目組在跑,到各個縣去做調研。
京東也已經開始到農村的培訓工作,主要包括電子商務知識的支持,在京東怎么開網店等,“如果他們的商品特別好,適合與京東運營合作,還可以把他們的產品進到我們的倉庫中,向全國我們幫他們賣。”李緒勇說。
同時,京東與當地的企業合作建立電商及物流產業園區,提供戰略支持,開放運營商品的品類,將某些商品帶入京東商品的品類當中。
另外也聯合當地的企業共同開展農村流通網點的信息化改造,負責提供軟件開發、硬件集成、使本地企業聯合千縣萬鄉,“有具體的研發部門來支持,尤其是移動端,我們可以通過APP來讓他們的產品在APP上一點擊就有產品顯現。”李緒勇說。
阿里和京東均成立了各自的電商學院,到縣鄉一級去培訓政府相關人員、傳統的企業和有意做電商的企業,以及消費者,爭搶農村市場。
之所以農村市場有這樣的吸引力,一方面是寬帶、物流等的快速發展,尤其近年來,國家各級政府涵蓋公路、電力、用水、電話網、有線電視網、互聯網等在內的“村村通”工程的實施,為農民電商提供了基礎。
但也有研究表明,往往是農村電商的出現,對基礎設施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快了其建設速度。
智能手機的普及,也非常重要。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6月,我國農村網民規模達1.78億,2013年農村網民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達84.6%,高出城鎮5個百分點。
另外,《淘寶村研究微報告2.0》指出,農村“熟人社會”的社會屬性更適宜網商群體發展,因而一兩個優秀的電子商務帶頭人,往往能推動一個村的“潮流”。例如,江蘇省睢寧縣沙集鎮東風村、浙江省縉云縣北山村以及白牛村無不是這樣的情況。
農村電商的困局
但目前農村電商還存在很多問題,物流匱乏、寬帶不暢、交通不便等基礎設施問題,消費者對產品的質量存疑是大的方面。
11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座談會,就當前經濟形勢和下一步經濟工作,聽取專家學者和企業負責人的意見建議。
唯一受邀參加的電子商務企業代表是京東負責人劉強東,外界將此認為國家將進一步扶持電子商務的發展。自李克強上任以來,已經召開過6次經濟座談會,電子商務領域的代表馬云以及互聯網企業代表馬化騰、李彥宏等都受邀參加過。
劉強東在座談會上提到他們在農村調研時的發現,在農村網購半年以上的人,家里50%以上的消費都是在網上,遠遠超過城里人。農村消費市場呈現的巨大供需不平衡為電子商務提供了機會。
據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農村網民已達到1.77億,占到總網民數量的28.6%,農村居民對網購模式的接受度達到84.41%,人均網購消費金額預測在500-2000元之間,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但目前農村電商還存在很多問題,物流匱乏、寬帶不暢、交通不便等基礎設施問題,消費者對產品的質量存疑是大的方面。
最重要的是人才問題。由于農村的生活基礎設施、城市環境、公共服務水平等相對較差,對人才的吸引力較弱,即便能夠給出和城里一樣、甚至比城里更多的工資水平,也留不住人才。
潘小忠就面臨這樣的問題,“缺專業的人才,比如美工、運營等。”
對此,臨安市引進聞遠科技公司,由政府、企業、商家三方一起承擔成本,由該企業的專業人才為其進行店鋪的提升改革、提供培訓等。
據悉,聞遠科技為商家一個產品的“裝修”費用大約為30-50元,林學院請人要80元,一個店鋪頁面裝修3000元,而聞遠科技只要1000多,對潘小忠來說,每年就節省了不少成本。
除去這些,潘小忠一年整個宣傳、廣告、運營一類的成本四五十萬,物流成本四五十萬,人工總體十幾二十萬,這些方面對他的壓力頗大。
農村電商相互模仿快速復制后,很多網店沒有設計能力和生產能力,自身運營能力和創新性都比較弱。同質化競爭不可避免會帶來價格戰,影響產品質量,進而影響整個市場。
潘小忠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白牛村就成立了電子商務協會來穩定價格、避免惡性競爭,但和外面的電商很難協調。
阿里的報告也指出,但由于協會領導者和網商的身份同質化帶來的公信力疑問、協會自身的組織能力等問題,使得協會的作用未能充分發揮。
由于網商成長迅速,對辦公、倉庫的需求也急速擴張,但農村的居住生活空間有限,旺季尤其像這次雙11活動,很多商家“爆倉”現象嚴重。尤其農村地區,很多都是用自建的住房用做倉庫,而沒有專業化的倉儲和管理空間。
這種自發的電商興起模式,發展到一定時間,難以避免中小營民營企業共同面臨的問題,即缺少龍頭企業和協會的領導和控制,容易出現同質化競爭、自我管理協調能力較弱的問題。
另外,類似趕街這樣的站點,一臺電腦、一臺顯示器、展板及附屬設施等硬件成本,加上運維人員等軟件成本,每家店一年的成本約為2萬元,并不能抵消成本。
臨安方面也表示,一開始3-5年內很有可能是虧本的,因而需要資金實力雄厚的大企業的投入。
另外,也有電商表示,現在堅果類產品收購價太高,不敢放開收購,擔心現金流回收太慢,因而希望可以積極爭取金融方面的支持,加大信貸扶持力度,降低小額貸款門檻。
據了解,杭州市出臺了《杭州市農村電子商務項目資金管理辦法》,從2013年至2015年,市財政每年安排一定資金,對杭州優秀的農業電子商務企業、電子商務特色村等給予一次性以獎代補的扶持。
該辦法中對電子商務特色村的一次性獎勵10萬-15萬元,獎勵資金主要用于網絡租賃、宣傳推廣、網店服務、網店集成平臺建設等方面。
根據臨安方面的工作安排,正在推進村級網點建設,通過與農村信用社合作,實現網上代購、農產品銷售、代繳水電、代購車票、手機充值、金融服務等“一站式”綜合服務。
今年7月,財政部和商務部《關于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的通知》,決定自2014年起,針對河北、江蘇、安徽、黑龍江、江西、河南、湖北、四川等省,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各省選擇不超過7個縣開展示范工作。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部副部長、研究員謝揚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表示,中央的重視必然會帶來一些政策的途徑,這是好的,但電商進農村更多的是市場行為,政府有時候并不比市場更了解,他認為應該將政府的示范和企業的選擇結合起來。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浙江電商下鄉樣本調查:村村點火、戶戶冒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