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蜂蓮花今日公布了今年上半年業績。財報顯示,截至2014年6月30日,公司營業額增至55.0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9870萬元,增幅1.8%。但在凈利潤方面,卜蜂蓮花仍未走出多年虧損的頹勢,今年上半年凈利潤為-3900萬元,雖然較上年同期的虧損4670萬元有所收窄,但仍未見到盈利的“曙光”。卜蜂蓮花2012、2013財年的業績顯示,公司凈利潤分別錄得3.92億元和9692.2萬元的虧損。
門店方面,數據顯示,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卜蜂蓮花先后在中國開出6家新店,而其關店的數量則達到7家,門店數量呈現負增長態勢。
據網易財經了解,從2004年到2014年,卜蜂蓮花曾先后多次提出“百店計劃”,然而結果全部是毫無例外的“流產”。2003年卜蜂蓮花首次高調提出“3年百店計劃”,在2005年該計劃被宣告擱淺。卜蜂蓮花在07年左右再次改口稱,“計劃在未來2到3年中在全中國發展到100家店”,然而該承諾仍未兌現。2010年7月16日,卜蜂蓮花新任市場部副總裁謝智鈞在上海表示,“未來3至5年卜蜂蓮花中國門店數將超過100家”,這也是卜蜂蓮花第三次提出了“百店計劃”。然而截至目前卜蜂蓮花在華擁有及經營的門店數僅為53家,而這個數據在2012年年底還是74家。
此外,卜蜂蓮花去年曾傳出將把其部分門店賣與物美的消失。去年10月15日,在港上市的物美商業與卜蜂蓮花均宣布停牌,隨后雙方聯合發布多項交易公告,其中包括雙方互相認購新股參股、物美收購卜蜂蓮花中國部分門店等,交易涉及的資金額累計超過60億港元。根據公告,物美與卜蜂蓮花已訂立框架協議,物美有意向卜蜂蓮花認購少數股東權益,相當于卜蜂蓮花已發行股本總額的9.99%,代價為5.48億港元。卜蜂蓮花認購物美的2.066億股H股,相當于物美已發行股本總額的13.77%,代價為28.93億港元。同時,物美商業將收購卜蜂蓮花在北京、上海及中國其他省份(廣東省和湖南省除外)的業務,包括36家門店。
消息傳出后,一度引發卜蜂蓮花在京8家門店出現閉店。卜蜂蓮花員工認為,如果被物美并購,將直接影響到目前的收入和工作崗位。去年12月,卜蜂蓮花、物美商業同時發布公告,稱卜蜂蓮花與物美并購事項終止。對于此次并購事項終止的具體原因,雙方并沒有做出詳細說明,僅表示“雙方有各自的想法”。
在去年10月,卜蜂蓮花中國管理層做出重大調整,原首席執行官Jim明升暗降,改任副董事長。原卜蜂蓮花南區董事長李聞海兼任首席執行官,原卜蜂蓮花南區南區RCO升任首席運營官。
據網易財經了解,卜蜂蓮花近幾年在中國的發展并不順利,去年年初,卜蜂蓮花曾傳出裁員30%,并關閉8家虧損嚴重的門店的消息,也讓這家幾乎被外界遺忘的連鎖超市再次成為業界熱議的焦點。
公開資料顯示,卜蜂蓮花在1997年就進入中國市場,而截止目前,卜蜂蓮花僅有53家店,而同期進入中國的沃爾瑪目前門店數量早已突破300家。資深零售行業觀察家陳岳峰向網易財經指出,卜蜂蓮花的軟肋在于經營能力與管理混亂,經營上以大賣場業態,已經遠遠落后于外資甚至本土同行,且多年未能改善;管理上,家族企業弊病和各區域各自為政的狀況突出。
2012年底,原沃爾瑪中國區總裁陳耀昌空降卜蜂蓮花。他的到來,也被外界看成是卜蜂蓮花方面寄希望于陳耀昌能使企業起死回生的重要舉措。然而事情并沒有向著想象的方向發展,卜蜂蓮花去年上半年虧損高達4674萬元。陳岳峰此前曾向網易財經表示,以陳耀昌在沃爾瑪的過往風格,擅長的是擴張而非精細化經營及單店業績的提升。而卜蜂蓮花欠缺恰恰是經營能力上的提升與創新。因此,卜蜂蓮花在中國市場的出路無非有三:一是理順管理結構,提高經營能力,提升單店業績,扭虧為盈。二是讓出部分股權,讓更專業的企業和團隊進駐來重塑生命力;二是不再死撐,全部或分割分批出售,徹底甩掉包袱。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卜蜂蓮花上半年虧損3900萬 關店成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