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行業有一個很大的誤區:流量就是一切。流量代表著客戶數,線下零售一直強調說有客戶才會有生意。在互聯網,這就表現為用戶數,UV訪問人數。但生意遠不只是有人光顧這么簡單。
電商的精細化運營時代到來
很多時候賣家覺得流量不夠,于是花錢要更多流量。但提升用戶的購買率需要賣家的整體運營:頁面展示的商業邏輯,圖片及描述吸引人,商品豐滿,服務讓人放心,購物環節順暢等。這不是僅僅一個流量所能覆蓋的。
打個比方,如果你現在的購買轉化率是1%,你只要通過更精細的運營把這個轉化率提高到2%,就等于免費獲得了一倍的流量。誰能想象一家線下零售每天進來的客人只有百分之一的人買單,然后還在哭著喊著人流不足?
同樣的道理,淘寶也有個漏洞效應:搜索-用戶找不到商品;商品展示-圖片和描述不能扣住顧客的購買沖動,或者他對該商品的詳情疑問沒能得到充分解答;支付-付款和送貨環節使用戶覺得不便或者不放心。淘寶往往過分強調登錄的用戶數,忽視了購買轉化過程中的客戶流失。
隨著互聯網人口紅利的消失,這種極低購買轉化率的狀況,必定要從運營的角度實現根本性的改善,這意味著運營的精細化時代到來。
運營從業者,該如何做好精細化運營?
對于運營者,建立自己的運營體系至關重要,任何精細化的運營,都離不開知識體系的支撐。
對于一個賣家來說,流量精細化運營包含以下三個核心問題:
問題一、如何把合適的商品放在合適的位置?
問題二、如何減少在中間環節的用戶流失?
問題三、哪里來的流量比較靠譜?
針對問題一來說,問題又可以細化為:
1、什么是合適的商品對于淘寶運營團隊來講,商品最核心的指標包括庫存、銷售轉化率。銷售轉化率表示一個商品銷售量與被曝光的次數的比例。
2、哪里是合適的位置位置只有一個屬性那就是曝光率,曝光率表示假設一個網頁中放的都是同一種商品,一個位置的點擊率在整個網頁點擊率的占比。
在根據以往的銷售經驗了解了商品的銷售轉化率數據,位置的曝光率,結合商品庫存的信息就可以定義哪些位置合適放哪些商品了。例如:對于庫存較少,銷售轉化率較高的商品來說當然要將其放在曝光率較低的位置。對于庫存較多,銷售轉化率較高的商品就應該放在曝光率較高的位置。
針對問題二來說,當前的B2C網站結構大多采用三層結構,首頁->類目頁->產品詳情頁,每一層都會伴隨著用戶的流失。所以問題二可以細分為:
1、找出每一層級的流失原因首先我們要了解我們所屬的平臺每一層級的自然流失是多少,類目頁中每個位置的自然流失是多少,在掌握了正常的狀況之后我們就可以對異常的情況進行反映。
2、減少每一層級的流失通過上一個問題的分析,我們基本可以找出出現問題的商品。那么進一步我們要確定銷售好的產品和不好的產品的屬性差別,調整哪個指標可以帶來更好的結果(例如品牌,顏色,風格在時間屬性上的銷售情況)。
針對問題三,運營者要學會多維度的分析和渠道優化。
1、流量指標體系我們需要通過多維度指標判斷基本的流量情況,包括量級指標、基本質量指標和來訪用戶類型占比指標。量級指標涉及不同平臺,Web端主要看訪問量、pv和uv,App主要看啟動次數、DAU和NDAU。基本質量指標包括用戶的平均訪問時長、平均一次會話瀏覽頁數(即訪問深度)和跳出率等,通過這些指標可以判斷用戶的活躍度。產品的生命周期模型廣泛應用在互聯網運營中,在不同的產品生命周期中,訪客的類型是有差異的。
2、多維度的流量分析在網站流量分析中,主要從訪問來源、流量入口、廣告等角度切入。訪問來源包括直接訪問、外鏈、搜索引擎和社交媒體等;其次是落地頁,落地頁是用戶到達你網站的入口。如果用戶被導入到無效或者不相關的頁面,一般會有較高的跳出率;廣告投放一般涉及到的廣告分析包括廣告來源、廣告內容、廣告形式(點擊、彈窗、效果引導)和銷售分成等,我們需要通過多維度的分析來優化廣告投放。
3、渠道優化配置對于成本低、質量高的渠道需要加大投放,對于成本高、質量高的渠道需要評估成本,對于質量低的渠道也需要做好評估。總體上,根據成本、流量轉化等綜合情況,需要對渠道配置進行整體管理和調優。
簡單粗暴的流量時代已隱退,用戶越來越難“討好”,這都說明運營精細化的必要性。我們也看到:小而美起步、深度化內容、多平臺搭載、場景化營銷、瑣碎化職能、大腦洞合作...諸多案例已從高同質化運營體系時期,走上有自主特色的運營主義道路。
精細化運營只會越來越重要。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淘寶賣家如何做好精細化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