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淘寶,這個概念從創立之初就讓很多電商圈的人眼前一亮。
阿里巴巴與桐廬的結合,看起來更像是一次互聯網接上地氣的線下實驗:
阿里想要進入農村市場的第一障礙就來自二級物流,在這點上桐廬不僅有著得天獨厚的快遞優勢,其本地的大量農業、工業產品也需要走向市場。
二者一拍即合。桐廬變成阿里的全國首個農村電商試點縣。去年10月開始,這場實驗給桐廬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驚喜—這根被嫁接到桐廬的電商枝條,在農村生根發芽,枝繁葉茂了起來。
“農村淘寶”的全國第一單
是一筆嫁妝
“哪想到這么方便,不用討價還價,不用背來運去,5分鐘就全買好了。” 羅秋英是桐廬金家村村民。2014年10月29日,她來到村里的小賣部,并通過老板娘在網上購買了一些女兒出嫁的嫁妝。老板娘告訴她,三天后東西就會送到家門口。
看起來似乎很平常的一次網購,可很少有人知道,這筆交易背后里程碑式的意義:這家可以在網上購物的小賣部,正式的名字應該叫“農村淘寶”,就是29日當天開出來的,羅秋英的這筆買賣是農村淘寶的全國第一單,這個網店也是阿里巴巴集團“千縣萬村”計劃的全國第一個縣級運營中心、第一個村級服務站。
它的開張是淘寶進入農村的一個標志,也是桐廬打造阿里巴巴農村電商全國樣板的起步。
錢報記者了解到的情況,第一批開張的4個點,僅開張第一天的下午3點~5點就完成交易335筆—這種對農村人來說完全陌生的買賣方式很快得到了人們的認可。
而在兩年前,面對“電子商務”這個名詞,絕大多數桐廬人還是“發懵”的狀態,不信任、不靠近、不嘗試。這個時候的淘寶還深陷城市“戰場”:服裝、化妝品、電器等一直是網購主產品。
阿里巴巴研究院《農村電子商務消費報告》數據顯示,伴隨著城鎮化的進程,2016年全國農村網購市場總量有可能突破4600億元。說到淘寶“嫁接”農村的原因,阿里巴巴集團COO張勇說,農村發展戰略是阿里巴巴在海外上市后確定的三大戰略之一,桐廬試點也是千縣萬村總體計劃前段部分,他們的總計劃是在三到五年間投資100億元,建立1000個縣級運營中心和10萬個村級服務站。
所謂的農村淘寶,在當時可以概括為“五個一”:一個村莊中心點、一條專用網線、一臺電腦、一個超大屏幕、一幫經過培訓的技術人員。
也就是說,所有的投資都由淘寶支付,拉通光纜后,這個村的所有村民就都成了這個店的主人。店主可以在自己的店里買或者賣東西,買賣的過程只需要一個人來代表經手,這個人就是村里小賣部的店主。
如果有人買東西,不僅簡單而且有“特殊”待遇:村民把在網頁上看中的東西告訴店主,之后店主下單,支付寶的“農村淘寶”擔保賬戶支付貨款。
賣家發貨后,村民可以試用,覺得不錯則付錢給擔保賬戶,反之把東西交還給農村淘寶即可。
不僅可以買,如果有村民想賣地里的青菜、鍋里的豆腐也很簡便:告知“農村淘寶”要出售的豆腐數量和價格;技術人員上門免費拍照、議價,并將商品陳列至網上貨架;得到網絡訂單后貨主打包發件;買家收貨確認付款,村民得到(現金、匯款兩種方式)貨款;農村淘寶隨時更改產品信息,直至下市。
村淘合伙人
讓年輕的金鳳凰們回巢了
買和賣都形成了便捷的轉化,但設想的縝密永遠抵不過市場的瞬息萬變。
經過前期長時間的設計、考察、驗證,并于2014年10月“上線”的“農村淘寶”,還是沒能完全達到預期。
“這個信息管理人(村民代言人)一般都是村里小店的店主,店主邊賣實體的商品邊給有需要村民網購。”桐廬縣政府辦副主任王紅春說,這種方式雖然很吸人氣,但同時也有缺陷,“小店店主自己開店,有主業,照顧‘農村淘寶’的精力就不夠,經營潛力得不到完全發揮;另外一方面這些農村淘寶的經營模式客觀上占用了大學生返鄉創業的機會。”
他說,農村淘寶是先確定地點(小賣部)然后選擇店主,地點又限制了店主的可選擇性。
不僅僅是這樣,農村淘寶還在利潤結算、糾紛維權、客戶維護,以及在待售農產品的包裝等方面都表現出了不利的一面。
于是,新變化在7個月后應運而生:村淘合伙人。
“先考察人,然后由他們來決定網店的辦公地點。”王紅春說,合格的人選必須是年輕的本地人、大專以上文化程度、有相關經驗、能扎根農村。
“年輕才有創意,有經驗才能做大業務,文化程度又決定了他的接受程度,而只有本地人能聽懂方言,更好地為老人服務。”他們的要求除了上面幾點,還特地強調經營者必須有3~5人合伙,形成團隊,一方面能形成合力,另一方面也便于他們有更多精力去主動“出擊”,而不是干等顧客上門。
金家村鄭禮英是大專畢業,今年33歲,她的村淘點不僅可以買,更重要的是可以賣。以常年出產的土蜂蜜為例,先后有多個當地蜂農來村淘求助,在經過價格協商、產品審驗后,“鄭掌柜”在三個月的時間內幫他們賣掉了122斤土蜂蜜—這是一個中等規模養蜂人幾乎半年的產蜜量。
“我們的經驗還不足,通過相關培訓后,我相信下半年會在土雞蛋、楊梅、草莓的銷售上有個大的提高。”她說自己的村淘點成交額中,出售本地土特產金額占比超過了10%。
解決最后一公里
桐廬要做成“農村淘寶”示范區
從1.0版的“農村淘寶”到2.0版的“村淘合伙人”,桐廬的試點,其實就是全國的試點。這個“領頭雁”的目標可能會引領村淘合伙人的未來方向。
2015年,阿里巴巴有三大核心戰略,分別是:國際化、農村淘寶、云數據。阿里為此亮出了“千縣萬村”計劃—它將在3至5年內投資100億,在全國建設1000個縣級服務中心和10萬個村級服務站。
“農村做淘寶,關鍵不是購買力,不是商品單一,而是物流不通。”具體操辦“村淘”事宜的桐廬團縣委副書記邵翰云說,一件商品在城區流通容易,但從縣城分送到各個村民的成本十分高。“現在這個問題已經得到解決,一級快遞商負責把商品送到桐廬縣城運營中心,桐廬當地郵政全面接盤二級快遞商負責商品送達至各個村淘點—當地政府對1.5元/件的快遞補貼解決了農村物流的“最后一公里”難題。
“一方面是這些已有網點的改造升級,另一方面是后續網點的合理分布。” 邵翰云介紹說,“今年年底桐廬將實現村村有‘村淘’,通過網絡購銷產品的覆蓋率將達到100%。”
在他看來,這是一個雙向配合。“淘寶有人才、技術、市場經驗以及高規格的硬件配置,而我們則有渠道、場地、政策、人力組織優勢,兩者之間的不謀而合和無縫互補一定會給桐廬的電商注入更大活力。”
桐廬縣方毅縣長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他希望通過電子商務,讓農村多一種消費選擇,讓更多的優秀人才回歸農村。“一定要把‘村淘’打造成一個電商樣本,買則便捷,賣則快捷。”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從農村淘寶到“村淘合伙人”有多艱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