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小成本就不能創業?其實很多大企業當初都是靠小成本創業起家的。所以想創業的人千萬別拿”錢少“當借口了,那只是因為你的創業意念還不夠堅定。當然,小成本創業還是選擇網絡平臺比較容易。網店網小編為大家介紹一個美女小成本網上開店創業的故事,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女孩手工制作漢服網上熱銷 一套千元需排隊兩月
春天的玄武湖,粉白的櫻花連綿成海,櫻花樹下,幾位身著華美長裙披帛的女孩顯得格外引人矚目,引來許多游人的圍觀……原來是南京女孩小熊和賈童帶著模特在拍漢服時裝照呢。
記者了解到,這些漢服完全是兩個女孩手工制作,每個月都會把新品上網銷售,現在在網上訂購的人已經排起了長隊,想要買可得等上幾個月。
漢服讓顧客感到新鮮
小熊向記者介紹,漢服相對于和服和韓服,在國內反而被人了解得最少,很多人分不清什么是漢服,幾年前在新街口有家小店掛了幾套秦朝的曲裾在門口,路過的人都以為是在賣和服。
漢服實際上是從周朝至明朝一直延續近三千年的漢族傳統服裝,并非特指漢代的服裝。漢服的界定標準是上溯炎黃,下至宋明,以漢族人民所穿著的服飾為基礎,并在此基礎上發展演變而成的一種明顯具有獨特風格的一系列服飾的集合。小熊做的漢服,主要以五代,唐朝和明朝的款式居多,她說其實和服和韓服實際上都是根據我們的漢服改變而來,民國時期的女裝也是改良過的漢服。現代人對漢服接觸非常很少,所以人們看到反而覺得有些新鮮。
南唐李后主給了她們靈感
小熊說,一開始和賈童一起做漢服完全是感興趣,因為自己對中國傳統文化極為熱愛,大學學的又是服裝設計,很自然地喜歡上了漢服。賈童熱愛古典文學,尤其喜歡李后主的詞,還出版過幾本小說,在對漢服的熱情上兩個人找到了共同點。幾年前第一次給自己做了一套很簡單的漢服,把照片發到網上后,網友的熱情大大超出了她們想象,有人說“太美了,這就是我想象中的樣子”。
網友的支持成了她倆鉆研漢服的動力,她們開始泡網學習服裝樣式,去年一個夏天,兩人就泡在南京圖書館,為了一件衣服的樣式一看就是一天,資料詳細到內衣,平民服裝,便服和禮服等等。小熊告訴記者,很多衣服的樣式都是在這樣的摸索中慢慢完善。可以說每一件漢服都凝聚了她倆的心思和構想。
每件漢服都是一件藝術品
交談中小熊談到了對這些漢服的工藝要求非常嚴格,樣式盡可能的完全模仿,但是用料已經大為不同。古時候的制作工藝非常復雜,布料都是天然的麻,絲以及當時還極為稀有的棉,因為紡織技術的局限,布料都很透明,往往要多穿幾層內衣。而現在的布料有了印花技術,料子也多為化纖,只要穿在單衣外就可以了,在做披帛時還會選擇輕薄的料子,以達到飄逸柔軟的效果。
她們需要的大部分布料是從山西路或金橋的布料城淘來的,但是因為現代料子上的花樣和古代有很大差別,漢服上的花式要求很大,往往買不到特別中意的,她們也會用專業的紡織顏料自己畫上想要的花式。而對于顏色要求非常高的小熊,為了追求效果還會自己在工作室里染色。而除了這些可以DIY以外,女裝里的各種頭飾她們也是自己制作。
每月做20套還供不應求
小熊介紹說,她們在網上買漢服的時間并不長,也就一年左右,但是一推出就受到許多人的喜歡,全國各地的定單紛紛到來,讓她們也有些應付不過來。因為這些漢服每一套都是原創設計,不會多做,價格在四五百元到1000多元不等,現在每個月大概能做20套漢服,但還是沒法跟上訂單。
近幾年的漢服復興運動十分流行,全國各地都有各種漢服組織經常進行一些傳統活動,讓很多人了解了漢服。小熊說她的一個白領朋友有次就穿著漢服去寫字樓上班,同事驚訝之余都會夸她很漂亮,而小熊她們自己也會身著漢服參加一些傳統節日活動如春節、花朝節等,下周還準備參加中國傳統女兒節上巳節,無論走到哪里都成為一道風景。
推薦閱讀:網上服裝店拿貨技巧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美女小成本網上創業賺錢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