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后,老家沂水的劉京鋒選擇回歸,在臨沂沂水縣諸葛鎮當一名村官。看到村里香椿、鹽疙瘩等土特產銷路單一、賣價低廉,小伙籌資在網上開了一家沂蒙村官特產店。幾個月的時間,成交額達15萬余元。
從不認可到主動提供貨源 “特產店”獲得村民支持
2013年7月,劉京鋒從山東大學威海分校畢業,被選聘到沂水縣諸葛鎮常莊村任莊村黨支部書記助理。很快,劉京鋒就發現村里沒有規模的企業和產業,主要經濟來源為村民外出務工收入。同時,他發現村里農戶手中的蘋果、香椿、山楂、中藥材等土特產,由于市場信息不暢、銷售渠道單一,常常是“豐產不豐收、增產不增收”。
劉京鋒想到了淘寶店,他認為,開網店是讓土特產走出深山的一個好辦法。結合自己電子商務的專業特長,2014年11月,他在淘寶網注冊了“沂蒙村官特產店”。
“淘寶創業比想像中艱難得多。采購、財務、客服、拍照、上傳等每一個程序都需要親力親為。其實最大的困難就是尋找貨源。”創業伊始,劉京鋒的想法得不到村民的認可,他便騎著電動車四處尋找貨源。“香椿、蘋果、五谷雜糧……每新上一個產品都要跑好多地方尋找貨源。”劉京鋒說。
從一開始的試試看,到如今越來越多的村民找上門來提供貨源,劉京鋒說,越來越多的村民嘗到了為網店供貨的甜頭,“沂蒙村官特產店”也有了更多的支持者。
日成交量躍居同類全網前三 吸引50多家網店相繼開張
對于一個剛注冊的淘寶店來說,最大的困難就是訪問量和成交量。為了擴大知名度,劉京鋒就在同學、朋友圈里廣泛“打廣告”,增加人氣。終于,劉京鋒迎來了第一筆大訂單。
2014年12月份,一個河南的客戶拍下了8箱農特產品,劉京鋒喜出望外,連夜把產品包裝好,第二天一大早送到了快遞公司。幾天后,對方發來了照片,一箱農特產品經過暴力快遞的蹂躪后,已經變成了一箱箱“八寶粥”。無奈之下,劉京鋒給對方全額退款。很快,又投資一萬余元購置了真空包裝機,解決包裝問題。
經過劉京鋒的不懈努力,今年5月份,網店走上了正規。“今年5-7月份,每天的成交量大約3萬元。之前屯的50000斤野生香椿全部賣光,當月銷售額曾一度躍居全網前三名。”劉京鋒說。
“訪問量越來越多,確實忙不過來了。4月份的時候雇了兩個人才輕松一些。”劉京鋒說,從一開始的每天兩三個訂單,到現在的7臺電腦同時接受消費者咨詢、下單,“沂蒙村官特產店”的名氣叫響了。
網店運營成功的消息,吸引了眾多村民。今年4月份以來,劉京鋒建議并協助諸葛鎮黨委政府建立電子商務創業園。在實訓創業中心手把手地教村民創業開店,與他們一起共享經驗,當月,王小猛土特產網店開張,巧美人家居服網店開張……短短兩個月間,創業園區的網店迅速發展到50多家,電商從業人員120多人,五六月份實現營業收入27萬多元。
想把網店繼續做大 打算進駐天貓旗艦店
“其實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想讓更多的父母守在家里也能掙錢。”劉京鋒說。原來,由于種種原因,劉京鋒在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就成了留守兒童。他在一篇日記里這樣寫道:“白天堅強的少年,在回家關上厚重的木門后便淚流滿面。走進茅草屋,在抽噎中做飯、吃飯、寫作業,最難熬的便是晚上,不敢關燈,不敢閉眼,不敢動……”
“后來,是村里的街坊鄰居把我接到家里過夜,有時送來熱氣騰騰的水餃,發高燒時也是你們陪著我輸液到凌晨。這些年你們做了太多太多,給我一個孤獨少年溫暖,也讓一個迷茫的少年下定決心以后一定要報答你們。”
曾經的少年成為大學生村官,這個角色轉換正是劉京鋒報答鄉親、回饋鄉親的開始。正如他所寫,“這些年我始終銘記你們的淳樸與善良,惦念你們的艱苦與不易,為你們做些實事這個初衷始終未變,這個夢想一直都在心里。”
談起以后的打算,劉京鋒說,馬上就要迎來銷售旺季了,他還要馬不停蹄地組織更多的貨源。“我想把網店繼續做大,如果這一季銷售量繼續攀升,我們打算明年進駐天貓旗艦店,投資注冊公司。”他說。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網店銷售土特產獲村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