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緣巧合,曾經參與過一家超大型國企的電商項目。和一般的互聯(lián)網企業(yè)不同,他們的項目不對外,只是想用移動互聯(lián)網的方式,打造內部員工專用的平臺。平臺上當然也有服務,也有商品。
項目之初,還套用了時下最流行的O2O概念。但是概念就是概念,真正深究這個業(yè)務模式,和O2O就毛關系沒有了。后來他們主動把O2O從項目名稱里去掉了。或許是自己終于弄清楚這幾個字符的真正意義了吧,哈哈~久了,人們自然就淡化了,甚至當初被這兩個字吸引的我也逐漸忘了這個事。
做項目的時候,大家怕是會不由自主的想到一件事--國企有錢。對,這是個事實。但還有另外一個殘酷的事實。那就是錢雖然有,但可能并不給項目投入。就好像富二代的爹超級有錢,但是有錢不見得給兒子花呀,對吧?
對于國企來說,參與這樣的事情,無非是為了顯示逼格。什么商業(yè)價值啊,效果啊,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需要通過這樣的事情,顯示出操盤的國企領導有水平,有高度,與時俱進。說白了,這樣的事情就是給相關領導提形象丶樹政績的“面子工程”。其他意義并沒多大。
大家都知道,互聯(lián)網丶電商項目的最大特點是要快!天下武功,午間不破,唯快不破。在互聯(lián)網的項目上,這個是顛撲不破的真理。一個星期前的設想,如果不操作。一個禮拜后競爭對手都已經做出來,做市場了。可是國企是天然的動作慢。事無巨細,就像活動場地的范圍,活動材料這樣的內容,都要經過一堆領導的開會丶討論丶評估丶審核,甚至還得評估報告,最后再拍板落實。基本上經過幾輪會議,這個事才到了執(zhí)行階段。要是和市場去競爭,能力強的對手都已經把市場圈完了,這邊還在做海報呢!
所以從這也看出來,政府為什么會偏向國企呢?如果不偏向他們,早被民營企業(yè)丶外資企業(yè)干的七零八落了。
從這也可以得到一個結論,就是在日益開放的,全球下的經濟背景下,中國的國企一定是沒落的,走下坡路的。混合經營甚至完全轉手給民營企業(yè),只是早晚的問題。
總結下來,國企如果想做互聯(lián)網項目,還參與比較多的情況下,這個項目一定做不成!是一定!因為思維決定了!因為互聯(lián)網是不怕犯錯的,快速試錯。錯了就馬上調整方向。最終找到對的方向。而國企最怕犯錯,寧可不做,也絕對不能錯。再加上反應慢。那么失敗是無疑的了!
各位想要跳槽的朋友,如果某國企說自己要做電商項目,即使待遇優(yōu)厚,各位也要慎重。除非,和你的職業(yè)規(guī)劃和心理狀態(tài)比較吻合。我想說的,你應該懂的!
樂發(fā)網超市批發(fā)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fā),日用百貨批發(fā)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fā)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fā)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fā)市場行業(yè)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知乎、淘寶平臺規(guī)則
本文來源: 身為國企還要加入電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