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很多朋友勸我,不要太清高去研究什么電子商務失敗原因,多講講電子商務多容易賺錢。多忽悠一下傳統企業去做電商,建立我高大上的形象,以便于去賣顧問。
我也曾經猶豫過,這個話題太不主流。但是,我是一個策劃人,不是一個靠講課吃飯的講師,我的主要工作任務就是幫助傳統企業,降低電子商務經營風險,所以我還是決定總結傳統企業的電商失敗原因。
1丶企業現象
《武林外傳》中佟湘玉有一句經典臺詞:“同志們形勢喜人,形勢逼人。讓青春燃燒起來吧,讓熱血沸騰起來吧。”這句話應用在當今的網絡市場上,真是再合適不過了,可以用恰如其分來形容。對電了商務的盲目熱情和興奮,給團隊制定了活動或者上線的日期,而沒有考慮企業的承受能力,讓整個企業在慌亂中進行經營。
剛經營網絡營銷,由于倉促上陣。沒有認真分析過市場環境,完全沒有詳細的營銷規劃丶營銷預算丶模式分析的前提下。企業就殺進著看似一片光明的網絡市場,振臂一呼帶領著全體員工,沖向了暗藏危機的網絡市場。
由于準備工作倉促,所以從網站制作丶功能測試丶人員招聘丶貨源開拓丶渠道維護等各環節,都以不穩定的狀態在飛奔著。當面對市場考驗的時候,只能悲哀的發現,一切都必須推倒重來。而這時候,企業已經不具備重新來過的資金和實力了。
作者所志國認為就像在戰爭時代,連長帶著一個連的士兵沖向敵人的陣地,根本無視前方的地雷丶地帶的開闊丶機槍的掃射。待沖到陣地一半的時候,當連長發現士兵已經犧牲的差不多了,這時候想再等待時機重新組織進攻,已經是不可能了,在網絡營銷中士兵就是時間丶資金。
實例1:
2006年一家原本從事ERP技術開發丶通過呼叫中心進行酒店機票預訂的雙線運營企業,其傳統業務每月利潤都在50萬元以上。2008年受到攜程和E龍良好收入的吸引,絲毫未考慮到公司的原有業務情況丶團隊情況丶收入情況,也未考慮到經營電子商務會出現的資金壓力。就毅然決定將原有業務線合并到互聯網業務。公司全力推動電子商務運營,開發電子商務平臺,充分整合技術優勢和客服團隊資源。
雖然技術團隊現成,但整個公司的原有的60多名員工,卻無一人有電子商務從業經驗。所以網站的風格丶定位丶版式丶內容,完全由總經理指揮完成,并創建了中國最早的“B2B2C”平臺。
隨后,企業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招聘運動,每天公司門前都人來人往丶川流不息。不知內情的人,乍一看定會以為這家公司業務火爆。實則,HR和老板都已經焦頭爛額。為了完成招聘任務,每天都要收集數百份簡歷,一名HR每天平均面試60多人,這個數據堪稱HR界的標桿了。
歷時一個月,副總經理丶運營總監丶市場總監招聘完畢。卻沒有既定的營銷目標可以按部就班開展工作,而由總經理天天帶隊開會,商討究竟要成立一家什么樣的電子商務公司。此時已經原來制作的網站,完全丟到爪哇國外,拋棄不談了。網站制作團隊一個月加班加點的心血,完全白費。
一個完全新組建的經營團隊,面對一個完全未知的項目,初始的時候必然缺乏默契。思維的過度發射丶沒有統一目標,會議雖然開了無數次,各種答案總結了無數個,均不能讓總經理滿意。一個月過去了,討論讓所有的中高管都變得精疲力竭丶情緒焦燥,而總經理此時又猛然感覺還是B2B2C模式有希望。從而為了挽回招聘和開會失去的時間,對網站事業部下達明確指示,在2個月內完成有24個頻道的網站的技術丶頁面丶流程丶產品丶文字說明丶合作渠道。
而整個網站事業部真正工作在一線的,僅有1名市場總監,帶領1名實習大學生丶1名編輯丶2名美工。技術部門由于歸總經理直接管轄,所以各種進度必須通過總經理幫助協調。無休止的加班加點丶超負荷工作后,終于在規定的時間將網站發布上線。由于人員嚴重不足丶時間過緊,網站功能不穩定和頁面制作粗糙,上線后又沒有推廣,網站的流量極低,幾乎沒有銷售,1年后網站關閉。
實例2:
2012年南方一家飲料代加工企業,年銷售額線下10億元。受到電子商務市場份額吸引,決定進軍電商,將新公司設在北京。高薪聘請了電商高管,快速組建了幾十人的電商團隊。老板每月往返北京和南方,團隊每天任務就是,討論下一步公司經營方向。年底,房租丶人員丶硬件丶差旅等費用共花掉1000萬。
直至倒閉,老板也沒想清楚公司到底應該如何經營。
作者所志國送給老板就十二個字:戰略自上而下,戰術自下而上。
戰略自上而下的意思是:企業營銷思路,永遠不要奢望和員工能開會探討出來。第一,員工沒有這么高的戰略思維,因為人家沒賺你這份錢,絕對不操你這份心,你愛干什么干什么,我是來賺工資的。第二,企業營銷思路必須結合企業的優勢,而不是想當然去定。建立邀請外援或者建立顧問團,不是只有國企和上市公司才能建立顧問團。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倉促上陣是電商中十二中死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