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B2B(企業對企業)玩的是產品丶品質,B2C(企業對消費者)玩的是市場丶運營,那么,O2O(線上對線下)玩的就是閉環丶服務。身在其中,卻不得其道,結局就是負分丶滾粗,成為他人的養料。
滅亡之態
看樣子,團購鼻祖Groupon就有這樣的趨勢,最近,它宣布以3.6億美元的價格,將其持有的韓國最大團購網站Ticket Monster 46%股權出售,由此充盈資金,回購股票,提振聲勢。畢竟,它的股價已從上市初的最高點跌去了六成。
可無論如何,Groupon都無法挽回原生團購的頹勢,就像美國投資人喬斯費拉雷所言,單純的團購無法創造價值,與其說它是一種商業模式,不如說它是一種營銷形態——搞定些許商家,以低價構成病毒源,激發用戶的消費欲望,聚攏更多用戶,再吸引更多商家入局。因此,團購本身并不能具備高深的門檻。
在國內,Groupon誕生不久,“千團”大戰便隨之而來。那時,2-3折的情況并不鮮見,消費者瘋狂參團,團購急速膨脹。可與之相伴的,部分商戶服務和商品的品質降低,讓用戶失望,傳播負面情緒;而商戶發現,如此“大出血”,換來的不過是渴求低價的“候鳥”,無法真正沉淀成自己的忠粉,還有損于品牌價值;平臺則發現團購藍海迅速染紅,卻要大量人力維持,獲利艱難。
最后,大浪淘沙,僅有少數團購玩家活下來,它們大都借助走向O2O深處(垂直細分領域用功,下沉到三四五線地區),擺脫了單純團購的“魔咒”。而它們之前的榜樣Groupon,卻依舊我行我素,結果則是日漸衰落,走向滅亡。只得嘆“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進化之道
巧合的是,就在Groupon“賣身”的當天,其“中國學生”大眾點評推出團購進化產品“閃惠”。 “閃惠”解決的核心問題是將團購原有的預付模式改變為“到店付”,消費者到店進行消費后,只需輸入消費金額,系統自動按照商家優惠進行滿減丶折扣,就可實現實時在線支付。在大眾點評CEO張濤看來:“這是對團購的升級”,而在小郝子看來,這更是移動思維對PC慣性的替代——“場景為王”勝過“入口第一”。
畢竟,團購誕生于PC互聯網時代,用戶購買長串團購碼,消費時驗證碼號,N組數字抄來抄去,無論對用戶和店員都耗時費心。為什么還得提前付費,計劃趕不上變化,還得費事退團,攤上有“禁退協議”的,還不開森,引發內分泌失調……那都是舊時代團購“入口第一”的我行我素,而不適于如今移動時代,“場景為王”的用戶便捷與效率。
移動時代,用戶就是任性,他們相信一分價錢一分貨,先消費后付款,更得方便快捷,毫無疑問,“你若端著,我便無感”。手中有Money,就是最好的選票,這就是習性。如今,用戶的“習性至上”遠勝于PC時代的“路徑依賴”。
而對點評這樣的平臺來說,閃惠的交易支付更粘合了其O2O閉環,相比團購的模糊(用戶是貪便宜還是真喜歡?消費是沖動還是理性?退團的原因是什么?很難明確),即時消費下,用戶用錢投票,真實消費意愿丶消費能力丶消費流量路徑都可通過數據分析明確,而用戶畫像也越來越精準。
如此,平臺為商家提供大數據服務便成為可能。例如,告訴A商家B用戶是其老顧客,最近兩月每周消費兩次,平均客單價200元,建議為其提供高于一般用戶的折扣,或轉換會員待遇,“引流”便轉為“駐流”。同時,結合點餐數據,發現以B為代表的老顧客必點麻婆豆腐丶回鍋肉丶水煮肉片,A商家便可準確地配備食材,避免經驗主義,減少浪費……
可見,閉環形成,整個O2O產業鏈都變得數據化丶可分析丶可改進,點評這樣的平臺便成為鏈條上的數據軸心,掌握數據富礦,進而,掌控上下游,完善標準,獲得遠勝于營銷的價值,形成自己的護城河。
按照張濤的說法,目前,僅餐飲領域,每天全國線下產生2億單,能形成O2O閉環的,不過1%。如今閃惠覆蓋160個城市的15萬商家,月環比交易成倍增長,這一切都只是開始。
需求即場景,場景即一切,粘連場景丶構建閉環丶完備服務,就是移動時代的O2O核心,還在傳統團購下抱殘守缺者,必然走向滅亡。奉勸那些瀕死者,請不要學“雅典的泰門”怨天尤人,真相就是:從沒有哪種商業是死于對手的打擊丶競品的擠壓,用戶歷來用錢投票,真兇一定是他們!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閃惠推進的團購計劃是會進化還是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