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是一家工廠的老板。
兩年前,去學習了網絡營銷培訓后,回來開始組建網絡營銷團隊做電商。
盡管中途不斷有人進進出出,經過一兩年的發展,也有了10多人的網絡營銷團隊。
為了便于管理和招人,Z租了寫字樓,成立了一家電子商務公司為工廠銷售服務。目前團隊年銷售額在5000萬左右,人員工資加推廣費用開支100多萬。
Z意識到這樣做成本并不低,于是有了新想法。做這一行的都是些土老板,很少有同行建有網絡營銷團隊,何不整合行業資源,把行業的網絡營銷都拿下來?
我說,你這是和網絡公司搶飯碗啊?
Z搖頭,我也不想啊,現在開銷這么大,想辦法把團隊價值最大化。
我說,我一個客戶,沒有網絡營銷團隊,甚至沒有一個銷售人員,通過網絡一年照樣做兩三千萬業績。為什么一定要建這么大團隊呢?
Z說,以前都不知道可以外包做,去培訓時老師建議建團隊。
我明白了,這是對方設計的商業模式,老板先學,學會了回去組建團隊,再帶員工去學。
從對方的立場來看并沒錯,可是對于傳統企業來說,并不是所有企業都需要自建網絡營銷團隊。
尤其是對于做B2B生意的,本身的營銷推廣還是以信息流為主,只要能讓潛在客戶能找到你的信息,就有生意機會。
有一家叫優衣庫的服裝企業,做B2C,全球電商部門員工只有13個人,其中7個在中國。在中國有13個服務商為他們工作,自己的電商部門只做“大腦”,軀干部分全部由外包公司負責,大腦協調著整個業務向前走。2014年雙十一,優衣庫當天銷售額為2.6億元。
Z說,我這個團隊好不容易磨合得差不多,送他們去學習也花了不少錢,這兩天有幾個人準備辭職,自己出來做電商。
好不容易培養的團隊又要散了,的確很惋惜,不過也未必不是好事。
我身邊做電商的朋友很多,稍有點能力的幾乎個個都想出來自己人創業。而沒有真本事的,留在企業又有什么用?
我之前也在微信公眾號(mriter)分享過,并非反對傳統企業自建電商團隊,而是時間成本丶管理成本丶人員成本,很多賬老板沒有去細算。花了大量時間走了一大圈,最后發現又回到了起點。
這幾年電商熱點燃了很多人的創業夢,無論是做淘寶,還是現在所謂的微商,門檻太低了,幾乎是人人創業的時代。
互聯網信息的紛雜,部分媒體對電商創業的誤讀,讓我們面臨著各種誘惑。
幾年前,我認識一個做機械的老板,在工廠最賺錢的時候把工廠賣了成立網絡公司,建立B2B平臺,準備再造一個阿里巴巴。當然,最后以失敗告終。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人總是容易在稍有成就時膨脹,感覺自己無所不能,盲目擴張甚至跨界。比如曾經的凡客丶如今的小米。
做好自己最擅長的事,進無止境。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作為一個電商請勿忘記最初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