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與身邊的電商朋友探討網(wǎng)店的各種動向時,越發(fā)感覺到電子商務透明化導致價格的敏感。而年中大促時顧客對打折商品的搶購風潮,更證明了低價商品對顧客的巨大吸引力。
雖然年中大促、雙11、雙12這種大型的活動給整個市場都帶來了巨大的影響,但很多中小商家仍然是徘徊在生存的邊緣。大型活動肯定是對商家的運營能力,品牌影響等等都是有要求的,同時資源有限當然無法給到每個商家一樣的機會。大型活動帶來的感受是充斥了低價的整個網(wǎng)絡,顧客的瘋搶讓消費者對促銷的有效性更加堅信不疑。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現(xiàn)在的網(wǎng)店,幾乎是每一家網(wǎng)店都在做促銷。不論促銷是有效還是沒有效,做了再說!每家店鋪不是打折就是送優(yōu)惠券,然后是秒殺等等!
先不論顧客喜歡與否,商家應該先確認下自己,我們的打折是否有效。可惜,無論是我身邊的一些網(wǎng)商朋友,還是我在進行一些電商方面研討會時的互動時,都有一些賣家朋友問我,為何我的促銷沒有人要?我都虧本了!某某家的東西比我貴,為何反而賣的好?
對于這個問題,可以簡單的用下面的幾個維度讓各位讀者能有稍許了解,為何你虧本促銷沒人要?
打不動折扣
首先有的掌柜告訴我,他說:“怎么打折啊?我成本50塊,我標價就標了70塊!包郵都不能太遠,我只能打個9折!”實際上這類問題在中小網(wǎng)商中發(fā)現(xiàn)還是挺多的,直接就最底線銷售。導致了無法做稍大的折扣。當然我在分享時也有些網(wǎng)商說:“是不是不打折就不能有好的銷售效果”。當然不是,不過對于沒有任何品牌價值,只是賣貨的店鋪來說,如果你還沒有什么吸引人的折扣當然會很難做下去。現(xiàn)在淘寶網(wǎng)的大部分店鋪平時的折扣在7.5折。一些大促的活動時低于5折價。那么如果要能打到這些折扣,首先是你確定你完折之后還需要多少利潤。
如果成本是50,希望所有的折扣打完后仍然賺20元。底線就是70元,加上如果要包郵。一般來說包郵的成本平均是7.5元。這樣你的折后價格應該 是77.5以上。如果準備打5折,那么價格乘以二就可以了,差不多就是155元。
除了讓定價后不虧本外,還應該看下同行的定價,比如同行都定價在180元的,那么你的定價不應該太低或者太高。可有在150-199之間。準備走品質路線的實際上可以比一般店鋪定價稍高都沒有問題。顧客在對于價格差距不大的商品中,不是每次都會選擇低價商品的。這樣的情況隨便用哪個關鍵詞搜索一下都能發(fā)現(xiàn)。如下圖所示,并不是最低價的36.8元的最熱賣哦!
促銷太頻繁
如果你的定價非常用心,折扣也已經(jīng)打好了,但最后促銷時還是沒有效果。那么不一定是提高折扣的額度比較大,或者是連續(xù)打折才有用的。除了看了立即購買的一部分顧客外,有的顧客是看了之后會過幾天再購買。這些過幾天再購買的顧客,當看到你在天天打折時,信任度必定位降低。同時心里還會有這樣的想法,反正天天打折,晚點時間再買也沒有關系。
而已經(jīng)購買到過你的打折商品的顧客,當再次光臨你的店鋪,發(fā)現(xiàn)你仍然不斷打折時,也一定會抱有這樣的想法。當促銷太頻繁時,回頭客以及老顧客的流失率會變大。所以促銷活動并不應該天天都打,同時折扣的額度也適當?shù)囊兴兓=o促銷活動一個截止期,截止期到了后就應該將折扣率適當降低或者是停止促銷。讓顧客感覺到有一種不夠買會錯過的感覺。
促銷方式太單一
有的店鋪是從開店至今,只有一種促銷方式,就是打折。有些店鋪甚至是一直用一種折扣。這樣的方式讓顧客感覺是非常厭煩。如同實體店那種工廠倒閉全場5折最后3天,然后過幾天看還是這樣的宣傳。這時候對店鋪促銷耶就不再相信。實際上你可以不斷的更換打折方式,讓顧客每次看到都能感受不同。比如以下這種讓人感覺大實惠的促銷:
打5折,換成滿50元送100元抵價券(假設店鋪毛利為50%)
打5折 商品售價100元5折后 獲得收入50元 毛利0元
滿50元送100元 商品售價50元 送100元后 獲得收入50元 毛利25元
(這里注意,很多顧客購買時,往往會稍稍超過最低送的額度,滿50元的有時候顧客會消費到80元甚至更高。) 送出100元抵價券,這里可以假設將限額設定為滿150能該優(yōu)惠券。
第二次消費 顧客購買了150元單價的商品 抵扣了100元 商品成本為75元 獲得收入50元 毛利-25元。我們可以看到雖然兩種方式打折,在最后看來結果都是0利潤的,首先是顧客感受不同,本來是打5折,現(xiàn)在感覺是賺了大便宜。50元換了100元的商品。而第二次銷售僅僅讓顧客感覺到只出了50元買到了價值150元的商品。
第二是實際上店鋪的營業(yè)額是上升變數(shù)的,打5折實際消費就是50元,而滿50元,只要第一次消費商品稍高于這個單價,或者第二次曉峰也高出了150元這個單價,那么無論是營業(yè)額還是利潤都會有所上升。而如果顧客最后沒有使用優(yōu)惠券,實際上商品就獲得了50%的純利潤。
所以換一種方式多一次機會,不是嗎?
看不到促銷
有的店鋪做了促銷,但是沒有做促銷海報。顧客只能通過商品價格旁邊的小標簽,或者是系統(tǒng)提示,才能知道有促銷。還有的是雖然做了店鋪海報,但是促銷的內容沒有說清楚或者是海報排版混亂,讓顧客摸不到頭腦。如下圖,雖然有促銷,但是顧客不知道什么促銷,只有一個文字提醒。準備了什么樣的促銷呢?顧客不知道!
還有一種是說清楚了,但是視覺上沒有突出視覺重點,無法讓人知道在促銷。 如下圖,雖然有促銷活動,但由于視覺上沒有清晰體驗,讓人一眼看不到這個促銷文案。
實際上促銷的視覺展現(xiàn)只要記住三個原則就可以了:
為何促銷,也就是促銷的主題。
有何好處,也就是對顧客直接的優(yōu)惠。
表達重點,讓顧客一看就能明白。
消費者不知道折扣
最后一點是雖然你在做活動,但是顧客不知道,實際上就是信息傳達有問題,下面筆者將店鋪可傳達信息的位置做成一個列表給各位讀者參考。
店鋪展示
店鋪展示店鋪名:C店可以修改店鋪名,將促銷信息嵌入。
店鋪首頁店招:店招可以展示在店鋪的所有頁面,促銷信息達到最大展現(xiàn)。
店鋪首頁海報(自定義頁):海報表達了促銷的主題,每場促銷都應該準備。
店鋪全店側邊欄:同店招效果類似,但沒有店招效果強大。
店鋪導航欄:為促銷準備自定義頁面,讓顧客點擊后進入。
頁面展示
店鋪自定義頁:為某場促銷制定專門的頁面,讓促銷商品都在這一頁面展示。
店鋪分類頁:在分類中單獨做促銷商品分類,同時分類頁也是可以嵌入海報的。
寶貝圖片提示:在所有或者部分店鋪的商品圖片中直接做促銷小圖標提醒。
寶貝名提示:商品標題有30個字符,促銷時將促銷主題加上。
寶貝描述提示:在寶貝描述中加入促銷海報,讓顧客看商品的同時知道你的活動。
互動位置
旺旺動態(tài)條:讓客服在旺旺上加上一小行文字,提示促銷活動正在進行。
旺旺自動回復:讓客服設定好自動回復,只要顧客來詢問就能收到促銷的通知。
旺旺群QQ群:將顧客加入設定好的聊天群,有活動就在群里通知。
幫派:設定自己店鋪的幫派,有活動在幫派里通知。
微博:促銷時發(fā)條微博,讓粉絲知道。如果有人轉發(fā),還能讓潛在顧客發(fā)現(xiàn)。
消息通知
旺旺消息:直接用旺旺聯(lián)系一些忠實的老顧客吧,促銷活動讓他們來參與。
微信:擁有與手機短信一樣打開率的通信工具,不過之前要記得讓顧客收聽你。
郵件:可以做豐富內容的郵件營銷,時候給白領和辦公室的人發(fā)送。
宣傳單:可以在活動前包裹里放入,也可以單獨給顧客郵寄。
手機群發(fā):打開率最高的通知方式 ,由于現(xiàn)在垃圾短信太多,效果時好時壞。
以上內容給商家作為參考,實際應用時要靈活機制,不是所有20種都要做,選擇幾種對自己有效的,讓顧客知道你在促銷吧!
樂發(fā)網(wǎng)超市批發(fā)網(wǎng)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wǎng)提供成都食品批發(fā),日用百貨批發(fā)信息、微信淘寶網(wǎng)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fā)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wǎng)上批發(fā)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fā)市場行業(yè)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wǎng)站。
本文內容整合網(wǎng)站:百度百科、知乎、淘寶平臺規(guī)則
本文來源: 店鋪活動促銷引發(fā)的幾大誤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