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尋求媒體關注
如果你是一個正在尋找媒體關注的電商創業者,那么你需要問自己的第一個問題是“為什么”?即:為什么你需要媒體關注?你是否準備好接受媒體關注?以及一篇報道會幫助你實現什么?
如果你是為了吸引更多的消費者,這帶來的銷售業績增多也只不過是暫時的。為什么?打開你的商店主頁,精心觀察你上架的產品,問問自己我的商店定位明確么?我的目標客戶群是哪些?年齡區間是什么?產品風格鎖定哪類人群?我的產品風格一致么?我的主頁產品能夠最大程度的展現商店特色么?如果你還沒有明確的定位,那么也許你還沒有準備好接受媒體關注。因為這樣的媒體關注可能帶來適得其反的效果。
單槍匹馬進入電商創業
創業是一個充滿壓力的事情,更不要說在迅速發展的電商行業創業。每一個新點子可能在下一分鐘就會轉化成線上的新功能,但每個新點子的生命周期越來越短。每個人都不是全能冠軍,在激烈的競爭下為避免熱情被過早耗盡,你最好找到一個合作伙伴或者至少找到一些可以信賴的意見顧問來分擔工作負擔。這樣,在齊心協力的努力下,你會發現工作效率大大提升,而且還將幫助你積累更多的資金。
擁有過多共同創業者
與最好的幾個朋友共同創業可能看起來是一個特別好的想法,但是這意味著在創業之初融資之前,你就只占公司的幾分之一。再加上多個人負責公司運營,如果出現權力不均極容易引起矛盾。大部分多個共同創始人的公司在一段時間后都縮減為一個領導人了。比如:facebook,Quora, Path and Foursquare.因此,要么自己創業,像大衛卡普,要么找一個你認為可以在工作上互補的朋友合作,比如,一個線上服務、一個線下管理。否則,未來你可能面對的就是一團糟公司局面、甚至是昂貴的分手費。
強扭的瓜不甜
你有個極好的點子,而且你確信這會給你的店鋪帶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它事實上并非如此。為什么?首先,也許你的想法太過于先入為主,而且你并沒有證明過你的想法靠譜。你沒有準確預測人們將如何使用你的產品,或者消費者可能對你所看好的產品的一種新特性完全抵觸。你應該跟合伙人或者其他意見人士敘述一下你的想法,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的道理大家都懂。所以,快速殺死那些不切實際的想法。不要只是因為你的迷戀而盲目堅持一個虛幻的理念。
溝通缺失是硬傷
在電商這個行業中,不管是開網店還是做線上產品推廣,我們發現最后不能得到預期的結果往往是由于溝通上出了問題。特別是做電商,不像傳統實體零售能夠與消費者面對面溝通,電商們必須能夠通過小小的對話框傳遞出服務的貼心與周到。最常見的例子是,身邊很多網購經驗豐富的朋友往往喜愛認準幾家店鋪,一方面當然是產品質量風格符合心意,更重要的是賣家服務態度極好,產品介紹時耐心周到,出現問題退換貨時沒有極大的態度反差,有的甚至跟進產品使用后的體驗調查等等。因此,保持與客戶的暢通溝通是建立忠實消費群體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同時,溝通不僅僅時針對消費者,在企業內部也要重視與部門之間的有效溝通。不要被大量的訂單沖昏頭腦,堅持定期開內部會議,創造各部門各環節的溝通機會,以提前發現運營中存在的一些潛在問題,盡早解決。
保持耐心
500強企業麥克盧漢曾這樣描述創業艱難:“創業是你付出一萬份卻換不來同等回報的。然后有天當你坐在角落里哭了,你卻不能做任何事。你沒有社交生活。你不會真的想與家人和朋友互動或交流,因為與他們也沒有什么關聯。你的世界圍繞著你的創業公司,而這都是為了生存,而且嘗試在你的員工面前看起來不像是一個白癡。但是當你的整個世界是想向其他人證明你的成功和保持它時,你必須承擔無窮無盡的壓力。”
眾所周知,創業并非易事,對于電商初創者來說這更是趟水過河。電商創業第一年,很多事情都是從不懂到懂,教訓肯定要吃,但面對起步的艱難,保持耐心與恒心時必要的。要知道,不同類型的電商企業成長速度不同,就像走精品路線與走低價傾銷路線是兩重完全不同的道路,增長目標的設定基于軌跡類似的創業公司和你的期望。如果你定位在精品定制產品,那你就需要足夠的耐心慢慢養起你的客戶群,但這種成長過程中積累的人氣往往是堅實而不容易丟失的。如果你打算開一家低價甩貨路線的網店,打打廣告,往往生意會不錯,但這種客戶群的流動性相對大很多,這樣銷售浮動可能就加大。
夢不要做得太大
這個世界上,有些人是實踐家,而另有些人是理想家。最好的創業團隊是同時兼具以上兩種類型的工作者,使之能夠在腳踏實地干工作的同時向更大的成就邁進。如果你的想法太狹隘,你就會限制自己的發展。而當你在自由思維的指引下創造了一些新的想法,并將之轉化為實在的點擊量和下單量,這需要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要知道,夢的實現往往是在感性與理性相互撕扯中不斷邁向現實的。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淘寶創業常見的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