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阿里巴巴和騰訊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毫無懸念地成為新零售版圖中的絕對玩家。
紅杉 中國合伙人劉星認為,其實無論是新零售、還是更大概念的新消費,核心都是科技賦能。 紅杉 在科技領域有很多投資,同時在消費領域也投資了多家公司。
劉星表示,這決定了 紅杉 的兩點優勢,一是做科技和消費投資,會令自己對科技的力量更有感知,對科技的應用場景理解也更深刻。此外, 紅杉 對消費行業也有比較深的積累,所以也有能力幫助消費企業甄別技術的適用性。
針對 紅杉 會如何為消費企業“嫁接”科技能量,劉星介紹,以Today便利店為例,去年開始, 紅杉 幫Today啟動了“科技零售”戰略,招來了不少知名互聯網企業的人才,today自主研發了能支撐數10萬家店的新零售云平臺。目前已經有了些階段性的小成果:比如物流系統全面升級了,云POS進入了測試階段,數據分析系統逐步上線,這幾天剛推出了自助結賬系統,早高峰客戶再也不用排隊了。
劉星認為, 紅杉 能為消費企業做的是分享認知,幫助企業更快擁抱科技;對接恰當的科技賦能資源;協助科技人才招募。
他說,尤其在招募人才方面,其實在沒有“新零售”概念之前,互聯網人才是很難會考慮去一家傳統消費企業、譬如便利店工作的。他們在招人的過程經常是深度參與,甚至深入到面試,通過 紅杉 在科技領域的品牌號召力,加上新零售產業概念的驅動,他們投資的消費企業招聘難度明顯降低了。
在對接資源方面,劉星說, 紅杉 有一套系統化的服務,比如我們會組織我們投的SaaS和大數據公司在消費企業CEO群里開“空中學習會”,講解最新的技術趨勢、分享干貨,也是增強交流和信任。此外, 紅杉 也會組織落地活動,比如去年我們CEO峰會,就請5家零售科技CEO來分享了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并不限于 紅杉 被投企業,只要是我們認可的優秀科技公司,能提供合適的科技賦能方案,我們都會積極對接。
劉星表示, 紅杉 最近在跟很多消費企業的交流中分享的一個觀點就是:一定要更加積極擁抱創新的技術服務商。以前消費企業采購科技產品或者服務,通常會找成熟的、被普遍驗證過的服務商,常常找大型的國際企業,他認為這個觀念一定要改變。中國的市場環境變化很快,互聯網創新更新也很快,傳統的全球化公司根本跟不上中國的節奏。
劉星稱,消費企業要更大膽積極地尋求和領先創新的技術服務商的合作,這些服務商未必會是大企業,甚至可能是創業企業,但是他們更了解中國的互聯網技術(比如微信小程序、阿里云平臺)和中國的企業需求,而且迭代速度更快。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紅杉中國合伙人劉星:新零售核心是科技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