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于 亞馬遜 Prime會員日的討論可謂火熱。今年是中國首次加入Prime會員日,除了線上優惠, 亞馬遜 還在北京悠唐等線下購物中心中舉辦了若干活動,以促進消費者能享受到網上到手邊的完整體驗。
但對于 亞馬遜 美國來說,今年已經是它第3次舉辦Prime會員日的促銷活動了,這間總部位于西雅圖的電商為自己定下了10億美元的目標。可見, 亞馬遜 有意創造出于自己的購物節。
而在這場包含所有品類的購物狂歡中, 亞馬遜 也有自己的打算,它想要借此促進自己內部的時尚業務發展。
據時尚行業媒體Glossy表示,許多奢侈品零售商現在和 亞馬遜 之間的關系比較晦暗不明。早年, 亞馬遜 開設過主營奢侈品和時尚產品的電商網站Endless,但在6后倒閉;2012年后,又在Amazon頁面上添加了“奢侈品”標簽,還于紐約建立了4萬平方英尺的專業攝影棚……
但業內人士對于 亞馬遜 的奢侈品購物氛圍還是很不感冒,The Integer Group的電商渠道副總裁就曾說:“ Amazon更像Costco(好市多,美國最大的連鎖超市之一),而不是Nordstrom(美國著名精品百貨)”,人們更想在上面買廁紙而不是設計師時裝,或者頂多買買基本款T恤之類的產品——這讓時尚品牌們的營銷官們覺得,在上面折騰是在沒什么意義。“
近來, 亞馬遜 似乎改變了策略,它開始推出自有品牌,比如女裝Lark & Ro、Ella Moon、Find和Paris Sunday等。在這次Prime會員日中, 亞馬遜 所有的內部品牌都加入了活動,且向所有會員開放。
可以看到的是,在Prime會員日中, 亞馬遜 從7月10日晚上9點開始,還著重介紹了其每5分鐘達成新交易的促銷活動,試圖再推時尚業務一把。
事實上, 亞馬遜 如今的消費者數據顯示,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有了在其平臺上消費服裝品類的需求,增速甚至超過了其他風格類電商網站。根據Glossy提供的一份Fung Global Retail & Technology調研公司的報告稱,對比4年前,在 亞馬遜 上購買女裝的消費者人數已經翻倍,23.2%的顧客已經在過去3個月中于 亞馬遜 上購買了服裝。
不過,只有1.9%的人認為 亞馬遜 是一個時尚類的首選網站, 它和Kohl’s、梅西百貨等競爭對手都還存在差距。
造成這種認知差異的根源在于 亞馬遜 對于時尚的定位還沒有成型,它到底想做一個偏向奢侈的網站,還是只想吸引大眾化的平價服裝品牌,顯然還沒有想清楚。要知道,它不可能兩者兼得,況且對于奢侈品行業而言,這是大忌。
比方說亞諸如Calvin Klein、Kate Spade、Levis等輕奢或年輕品牌如今也入駐了 亞馬遜 ,而據悉通過Prime會員日,這些品牌的折扣力度可以達到30%-50%等——對于消費者來說是個好事,但品牌們已經開始擔心高折扣會稀釋自己的品牌價值。
那么甘愿冒著得罪品牌的風險用折扣促進時尚業務的發展, 亞馬遜 到底想要的是什么呢?從目前來看,它最想要的是人們對自己這個平臺的購物依賴,以及流量,畢竟這是一切發展的基礎。
電商管理公司Kwontified和 亞馬遜 時尚奢侈品部前總監Elaine Kwon認為, 亞馬遜 現在所做出的努力是為了未來進一步深入時尚界,“我們相信會有一些聚光燈照到 亞馬遜 的軟貨品上,無論把它視作一個添加選項,一個售賣衣物、也有自有品牌的稍顯特別的時尚商店,還是將它看做一個為消費者提供酷炫折扣的嘗試性衣櫥。”看來, 亞馬遜 都還是有機會實現自己在時尚領域的野心。
不過, 亞馬遜 的形象問題顯然不能依靠會員日來改善,營銷分析公司Feedvisor副總裁Ohad Hagai對Retail Dive說:“交易狀況表明會員日的影響力頗為廣泛,但不只是 亞馬遜 會這樣做。”從去年開始,加強會員運營已經成為了梅西百貨、Barneys、Nordstrom等許多零售商的重點戰略了。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