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講這故事的主人公叫李浩,別看這小伙子今年才27歲,他現在已經是筆記本電腦芯片級維修行業的龍頭老大了。他創建的易修公司目前在國內已經擁有60多個加盟連鎖店,覆蓋到17個省市,而且他的事業目前方興未艾,如日中天,大有進一步燎原之勢。講到這里你也許要問了,這個李浩年紀輕輕居然做出如此一番事業十分了得,他肯定是哪所大學的高材生?或者是海外歸來的IT精英吧?說到他的學歷也就是一個從農村走出來學機電專業的中專生。 創業 之初他爸爸給他湊了一萬塊錢當資本,短短四年就發展到如此規模。他的故事是不是有點傳奇色彩,他的成功是不是有點空手套白狼的意思?
關于筆記本電腦大家都已經不陌生了,它除了具有普通臺式電腦的功能,能給使用者工作、生活帶來方便外,它更大的特點在于它的便攜性,所以現在使用筆記本的用戶也越來越多。但是筆記本電腦也是電子產品,使用的時間長了、久了,肯定會出現這樣、那樣的故障,這些故障有軟件的,也有硬件的,軟件的故障一般朋友自己也基本能解決,可硬件的問題就比較麻煩了,往往顧客的電腦如果出現硬件故障,就要花費相當大的費用,去廠家指定的維修站維修。但是大部分廠家所謂的維修,就是配件更換,哪怕是主板上的一個保險燒了,也要顧客花幾千元換上主板,這是,顧客往往接受不了,感覺不值。那有沒有能便宜修電腦的地方呢?有需求自然有市場,有市場自然會有商家從事相關服務。而且這個市場還競爭的非常激烈,李浩就是在這時創立的易修,一個專門從事筆記本電腦芯片級維修的企業,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中應運而生了。
異想天開,艱難 創業
1999年李浩中專畢業后,回農村告別了父母,扛著行李卷只身來青島打工。這是他第一次來到這座美麗的海濱城市。 通過兩年的歷練,李浩覺得身上的羽毛漸漸地豐滿起來,他又開始焦躁不安起來,給人打工一輩子掙得再多也是個打工仔。他做起了老板夢。 他發現,筆記本電腦市場國內銷售量呈跳躍式的增加。但銷售量不斷增加的同時,也不可避免的出現了行業因發展過快帶來的諸多問題,那就是維修市場的不建全,經常看到有些客戶抱著機器在市場里來回的找,希望有除廠家維修站外第三方維修。一般的電腦產品,廠家的保修期只有一年,一年過后如果出現故障,消費者就要承受高昂的修理費用,除了廠家當時社會上還真找不到又便宜又快捷的電腦維修行業。他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此時的李浩好像獵人發現了獵物一樣,垂涎欲滴的興奮心情溢于言表。
說干就干,于是就有了我前面說的從家里要來1萬塊錢在青島電腦城租了幾節柜臺,賒了一些電腦配件,他的小生意就這樣開張了。生了孩子總的給他起個名吧,叫啥呀,他苦思冥想名字起了有一籮筐,就是沒有一個中意的,有一天他上街買菜,也不知哪個喇叭里飄來一曲日本動畫片《聰明的一休》的主題曲,他突然從腦海里跳出一個名字“易修”,這就叫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易修,顧名思義簡單修理,什么故障到了我這里都變得簡單容易。說實話,李浩給自己公司起的名字確實不錯,憑著兩年來積累下的經驗和良好的人際關系,開業第一天就賺到了300多元錢。可是,李浩的小生意好景不長就陷入了艱難的困境。什么資金問題、技術問題、管理問題等等等等,一下子涌了上來。
咱先說他遇到的資金問題吧。干電腦維修行業需要投入設備,需要大一些的店面。還需要把大部分型號的配件備齊全了。自己算了一下,差不多需要35萬,一個窮得叮當響的打工仔,到哪兒去籌這么些錢呀?破房子漏屋偏偏遇上連陰天,正犯愁沒錢的時候偏偏攤上一件幾乎讓他破產的事兒。說起這件事當時他連跳海的心都有。話說有一天來了一位韓國商人,到了店里二話沒說向他訂了五臺筆記本電腦、一臺投影機、十臺臺式電腦,這些貨價值10萬塊呀!這位韓國商人當場寫了一張現金支票,把貨裝上車揚長而去。李浩美滋滋地拿著支票到銀行提取現金,誰想到人家銀行說這是一張空頭支票,賬號里根本沒錢。他馬上給那位韓國商人打電話,那位外商說,這幾天資金周轉上出現一點問題,勸他別著急,三天之后再到銀行取錢。李浩心想,三天就三天吧,誰承想三天以后賬號里仍然沒錢,這時候李浩有點坐不住了,他趕緊給那位韓國商人打電話,誰想到電話竟然無人接聽了,他二話沒說撒腿就往哪位韓國商人的公司跑,結果已經是人去樓空,那位外商已經回韓國了。本來就是小本經營,10萬塊錢幾乎卷走了他的全部財產,上門催要貨款的踩破了門檻,員工的工資發不出去,連他自己吃飯都成了問題,當時這個李浩可真是欲哭無淚呀!
但事情的變化往往在人的預料之外,就在他陷入深深焦慮的時候,一個人的出現幫助他走出了困境,就是他現在的股東——徐健。徐健對李浩選定的這個項目情有獨鐘,并出資30萬。就這樣李浩算是度過了這人生的一大難關。后來才知道,徐健為籌這30萬做出了多大的犧牲,差點連媳婦都吹了。原來他把辛辛苦苦攢來買房的錢拿了出來,未婚妻說啥也要和他散伙,為這,徐健的婚期退后了一年多。
東山再起,力爭第一
資金一到位,易修公司算是正式開張了。倆小伙子抖起精神,甩開膀子準備大干一場,決心把易修公司打造成國內同行業的第一品牌。然而,很快新的矛盾又產生了。光想攬瓷器活手里沒有金剛鉆怎么行?當時有這么一個客戶,因為他們的技術問題給客戶的電腦造成了較大的損失,而且耽誤了客戶很多的時間,機器返復送修過3次,仍沒有解決問題。最后客戶狠狠地對他們說:“機器再壞了,砸了也不會到你們這里來修了。”這句話深深刺痛了李浩。他厚著臉皮給人家電話,自我介紹還沒說完就被客戶數落了個狗血噴頭。客戶既不想見他,也不接受他的道歉,而且機器也不想再讓他們修。這可怎么辦?過了不久正值仲秋節,他買了一點禮品厚著臉皮來到這位客戶的公司,這位客戶十分意外,雖然見到他不是很有興趣,但還是破天荒的把他讓進了門,當他表明來意后,客戶有些感動了,聊了一會,執意要留他吃飯,他也沒有客氣。就這樣一來二去他的真誠終于感動了上帝,后來他們倆居然還成了生意上的伙伴,這是后話。在他離開的時候,這位顧客居然很痛快地把機器給了他,說:年輕人 創業 不容易,這臺機器你拿走吧,能修好就修好,如果修不好,就當讓你們的工程師做試驗了。
事情雖然圓滿解決了,但是不徹底解決技術問題終究是企業的一大心病。堂堂電腦維修公司修不好電腦,客戶資源還不是越來越少,生意還怎么做呀?要想把企業繼續辦下去,非得請來高人不可。于是他和徐健上北京下廣州到處尋覓高人,俗話說功夫不負有心人,還真讓他遇上一位。這人叫廖其海,別看年紀不大,30出頭,可人家本事不小,年紀輕輕就在北京一家頗有規模的電腦專業培訓學校干總工程師。此人即有豐富的實際維修經驗,而且也具備較強的理論授課能力。沒想到與廖工第一次會面就碰了釘子,原以為只要出高薪就可以打動廖工加盟易修團隊的決心。但是事情往往不以自己的意志轉移,人家很干脆地回絕了他們。廖其海認為:賺多少錢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需要一個可供他發展的平臺,而易修太小了。第一次的溝通,就這樣無果而終。李浩這小伙子有股子倔勁,不達目的決不罷休,過了沒幾天他又飛回北京找到廖工再一次進行交流,雖說溝通的層次比第一次加深了,但廖工依然堅持自己的意見,說到底還是嫌李浩的易修公司太小了,廖其海覺得英雄無用武之地。求賢若渴的李浩鐵定了決心要把廖其海挖到易修來。說實話,在國內筆記本維修行業內,技術方面比廖工強的高級工程師不是沒有,但是最適合易修現狀并能幫助易修發展的非廖工莫屬。于是就構成了他的第三次北京之行。他心里明白,要想真正打動廖其海光靠決心還不夠,沒有梧桐樹怎能引來金鳳凰?所以還給首先解決梧桐樹的問題。
逆境重生,易修起航
前邊咱們說到因為沒修好電腦把李浩罵得狗血噴頭的那位客戶,這個人叫唐琳,是青島大唐特許經營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的總經理。他們是一家專門幫助企業包裝策劃的咨詢公司。俗話說不打不成交,自從那次李浩上門修電腦的事之后,兩人成了好朋友。企業要想發展做大何不請教這位唐總呢?
李浩的易修公司到了2003年5月已經是小有名氣了,可以說他們的易修公司已經是青島筆記本電腦維修行業第一品牌的地位。唐琳建議用連鎖加盟方式把企業做大,做個立足青島面向全中國的新易修的想法漸漸浮出水面。 可是光有雄心壯志還不行,立刻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和技術水平仍然是他們迫在眉睫的頭等大事,管理它可以依靠大唐公司幫忙,但是技術呢?此時李浩又想起遠在北京的那位廖其海,求賢若渴的李浩三顧茅廬,再去北京。你廖其海不是嫌我易修公司這碗水小撲騰不開嗎?這回我給你扎了一個在全中國連鎖加盟的大舞臺,這回你有你廖其海施展才能的廣闊天地了吧?
這次到了北京李浩三下五除二把自己的想法給廖其海一說,他發現這位廖工臉上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他心想有門,趁機從兜里掏出已經買好的機票往桌上一甩下了最后通牒,對還在猶豫不決的廖其海說,飛機票我已經給你買好了,你自己看著辦。還別說,10天以后這個廖其海還真地飛到青島來找李浩報道來了。也許你要問了,李浩怎么這么有把握算準廖其海一準能來呢?其實這事很簡單,一是李浩的精誠所至,這金石還不開嗎?然而最重要的是他連鎖加盟的大舞臺吸引了廖其海。
自從有了大唐公司的唐琳和廖其海總工程師的加盟,李浩的易修就如猛虎添翼。由于廖其海的加盟引來了5位和他技術水平旗鼓相當的高級工程師,從而大大加強了易修的技術水平。什么《員工手冊》、《店面運營管理手冊》、《筆記本培訓教材》、《VI形象手冊》等相關的資料及教材編寫的有模有樣。為易修的正規、科學發展打下了基礎。并通過ISO9001國際質量認證。
這群平均不到30歲的年輕人在李浩的帶領下躊躇滿志,意氣奮發,經歷了磨難,鍛煉了斗志,創立了屬于自己的事業,同時也積累了財富。短短4年的光景他們的易修公司就吸納了60家加盟連鎖單位,涉及全國17個省市自治區。
李浩的團隊正朝著自己制定的目標繼續努力,不僅要建立筆記本電腦維修連鎖網絡,還將擴展到其它高科技產品的維修服務上去。不僅要實現快捷維修,樹立保外維修第三方服務商的品牌形象,還要實現全國聯保,讓客戶在各地都能享受到易修快捷、專業的服務!“用心贏得信任,精準再造價值”是全體易修人不懈的努力。
關于筆記本電腦大家都已經不陌生了,它除了具有普通臺式電腦的功能,能給使用者工作、生活帶來方便外,它更大的特點在于它的便攜性,所以現在使用筆記本的用戶也越來越多。但是筆記本電腦也是電子產品,使用的時間長了、久了,肯定會出現這樣、那樣的故障,這些故障有軟件的,也有硬件的,軟件的故障一般朋友自己也基本能解決,可硬件的問題就比較麻煩了,往往顧客的電腦如果出現硬件故障,就要花費相當大的費用,去廠家指定的維修站維修。但是大部分廠家所謂的維修,就是配件更換,哪怕是主板上的一個保險燒了,也要顧客花幾千元換上主板,這是,顧客往往接受不了,感覺不值。那有沒有能便宜修電腦的地方呢?有需求自然有市場,有市場自然會有商家從事相關服務。而且這個市場還競爭的非常激烈,李浩就是在這時創立的易修,一個專門從事筆記本電腦芯片級維修的企業,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中應運而生了。
異想天開,艱難 創業
1999年李浩中專畢業后,回農村告別了父母,扛著行李卷只身來青島打工。這是他第一次來到這座美麗的海濱城市。 通過兩年的歷練,李浩覺得身上的羽毛漸漸地豐滿起來,他又開始焦躁不安起來,給人打工一輩子掙得再多也是個打工仔。他做起了老板夢。 他發現,筆記本電腦市場國內銷售量呈跳躍式的增加。但銷售量不斷增加的同時,也不可避免的出現了行業因發展過快帶來的諸多問題,那就是維修市場的不建全,經常看到有些客戶抱著機器在市場里來回的找,希望有除廠家維修站外第三方維修。一般的電腦產品,廠家的保修期只有一年,一年過后如果出現故障,消費者就要承受高昂的修理費用,除了廠家當時社會上還真找不到又便宜又快捷的電腦維修行業。他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此時的李浩好像獵人發現了獵物一樣,垂涎欲滴的興奮心情溢于言表。
說干就干,于是就有了我前面說的從家里要來1萬塊錢在青島電腦城租了幾節柜臺,賒了一些電腦配件,他的小生意就這樣開張了。生了孩子總的給他起個名吧,叫啥呀,他苦思冥想名字起了有一籮筐,就是沒有一個中意的,有一天他上街買菜,也不知哪個喇叭里飄來一曲日本動畫片《聰明的一休》的主題曲,他突然從腦海里跳出一個名字“易修”,這就叫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易修,顧名思義簡單修理,什么故障到了我這里都變得簡單容易。說實話,李浩給自己公司起的名字確實不錯,憑著兩年來積累下的經驗和良好的人際關系,開業第一天就賺到了300多元錢。可是,李浩的小生意好景不長就陷入了艱難的困境。什么資金問題、技術問題、管理問題等等等等,一下子涌了上來。
咱先說他遇到的資金問題吧。干電腦維修行業需要投入設備,需要大一些的店面。還需要把大部分型號的配件備齊全了。自己算了一下,差不多需要35萬,一個窮得叮當響的打工仔,到哪兒去籌這么些錢呀?破房子漏屋偏偏遇上連陰天,正犯愁沒錢的時候偏偏攤上一件幾乎讓他破產的事兒。說起這件事當時他連跳海的心都有。話說有一天來了一位韓國商人,到了店里二話沒說向他訂了五臺筆記本電腦、一臺投影機、十臺臺式電腦,這些貨價值10萬塊呀!這位韓國商人當場寫了一張現金支票,把貨裝上車揚長而去。李浩美滋滋地拿著支票到銀行提取現金,誰想到人家銀行說這是一張空頭支票,賬號里根本沒錢。他馬上給那位韓國商人打電話,那位外商說,這幾天資金周轉上出現一點問題,勸他別著急,三天之后再到銀行取錢。李浩心想,三天就三天吧,誰承想三天以后賬號里仍然沒錢,這時候李浩有點坐不住了,他趕緊給那位韓國商人打電話,誰想到電話竟然無人接聽了,他二話沒說撒腿就往哪位韓國商人的公司跑,結果已經是人去樓空,那位外商已經回韓國了。本來就是小本經營,10萬塊錢幾乎卷走了他的全部財產,上門催要貨款的踩破了門檻,員工的工資發不出去,連他自己吃飯都成了問題,當時這個李浩可真是欲哭無淚呀!
但事情的變化往往在人的預料之外,就在他陷入深深焦慮的時候,一個人的出現幫助他走出了困境,就是他現在的股東——徐健。徐健對李浩選定的這個項目情有獨鐘,并出資30萬。就這樣李浩算是度過了這人生的一大難關。后來才知道,徐健為籌這30萬做出了多大的犧牲,差點連媳婦都吹了。原來他把辛辛苦苦攢來買房的錢拿了出來,未婚妻說啥也要和他散伙,為這,徐健的婚期退后了一年多。
東山再起,力爭第一
資金一到位,易修公司算是正式開張了。倆小伙子抖起精神,甩開膀子準備大干一場,決心把易修公司打造成國內同行業的第一品牌。然而,很快新的矛盾又產生了。光想攬瓷器活手里沒有金剛鉆怎么行?當時有這么一個客戶,因為他們的技術問題給客戶的電腦造成了較大的損失,而且耽誤了客戶很多的時間,機器返復送修過3次,仍沒有解決問題。最后客戶狠狠地對他們說:“機器再壞了,砸了也不會到你們這里來修了。”這句話深深刺痛了李浩。他厚著臉皮給人家電話,自我介紹還沒說完就被客戶數落了個狗血噴頭。客戶既不想見他,也不接受他的道歉,而且機器也不想再讓他們修。這可怎么辦?過了不久正值仲秋節,他買了一點禮品厚著臉皮來到這位客戶的公司,這位客戶十分意外,雖然見到他不是很有興趣,但還是破天荒的把他讓進了門,當他表明來意后,客戶有些感動了,聊了一會,執意要留他吃飯,他也沒有客氣。就這樣一來二去他的真誠終于感動了上帝,后來他們倆居然還成了生意上的伙伴,這是后話。在他離開的時候,這位顧客居然很痛快地把機器給了他,說:年輕人 創業 不容易,這臺機器你拿走吧,能修好就修好,如果修不好,就當讓你們的工程師做試驗了。
事情雖然圓滿解決了,但是不徹底解決技術問題終究是企業的一大心病。堂堂電腦維修公司修不好電腦,客戶資源還不是越來越少,生意還怎么做呀?要想把企業繼續辦下去,非得請來高人不可。于是他和徐健上北京下廣州到處尋覓高人,俗話說功夫不負有心人,還真讓他遇上一位。這人叫廖其海,別看年紀不大,30出頭,可人家本事不小,年紀輕輕就在北京一家頗有規模的電腦專業培訓學校干總工程師。此人即有豐富的實際維修經驗,而且也具備較強的理論授課能力。沒想到與廖工第一次會面就碰了釘子,原以為只要出高薪就可以打動廖工加盟易修團隊的決心。但是事情往往不以自己的意志轉移,人家很干脆地回絕了他們。廖其海認為:賺多少錢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需要一個可供他發展的平臺,而易修太小了。第一次的溝通,就這樣無果而終。李浩這小伙子有股子倔勁,不達目的決不罷休,過了沒幾天他又飛回北京找到廖工再一次進行交流,雖說溝通的層次比第一次加深了,但廖工依然堅持自己的意見,說到底還是嫌李浩的易修公司太小了,廖其海覺得英雄無用武之地。求賢若渴的李浩鐵定了決心要把廖其海挖到易修來。說實話,在國內筆記本維修行業內,技術方面比廖工強的高級工程師不是沒有,但是最適合易修現狀并能幫助易修發展的非廖工莫屬。于是就構成了他的第三次北京之行。他心里明白,要想真正打動廖其海光靠決心還不夠,沒有梧桐樹怎能引來金鳳凰?所以還給首先解決梧桐樹的問題。
逆境重生,易修起航
前邊咱們說到因為沒修好電腦把李浩罵得狗血噴頭的那位客戶,這個人叫唐琳,是青島大唐特許經營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的總經理。他們是一家專門幫助企業包裝策劃的咨詢公司。俗話說不打不成交,自從那次李浩上門修電腦的事之后,兩人成了好朋友。企業要想發展做大何不請教這位唐總呢?
李浩的易修公司到了2003年5月已經是小有名氣了,可以說他們的易修公司已經是青島筆記本電腦維修行業第一品牌的地位。唐琳建議用連鎖加盟方式把企業做大,做個立足青島面向全中國的新易修的想法漸漸浮出水面。 可是光有雄心壯志還不行,立刻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和技術水平仍然是他們迫在眉睫的頭等大事,管理它可以依靠大唐公司幫忙,但是技術呢?此時李浩又想起遠在北京的那位廖其海,求賢若渴的李浩三顧茅廬,再去北京。你廖其海不是嫌我易修公司這碗水小撲騰不開嗎?這回我給你扎了一個在全中國連鎖加盟的大舞臺,這回你有你廖其海施展才能的廣闊天地了吧?
這次到了北京李浩三下五除二把自己的想法給廖其海一說,他發現這位廖工臉上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他心想有門,趁機從兜里掏出已經買好的機票往桌上一甩下了最后通牒,對還在猶豫不決的廖其海說,飛機票我已經給你買好了,你自己看著辦。還別說,10天以后這個廖其海還真地飛到青島來找李浩報道來了。也許你要問了,李浩怎么這么有把握算準廖其海一準能來呢?其實這事很簡單,一是李浩的精誠所至,這金石還不開嗎?然而最重要的是他連鎖加盟的大舞臺吸引了廖其海。
自從有了大唐公司的唐琳和廖其海總工程師的加盟,李浩的易修就如猛虎添翼。由于廖其海的加盟引來了5位和他技術水平旗鼓相當的高級工程師,從而大大加強了易修的技術水平。什么《員工手冊》、《店面運營管理手冊》、《筆記本培訓教材》、《VI形象手冊》等相關的資料及教材編寫的有模有樣。為易修的正規、科學發展打下了基礎。并通過ISO9001國際質量認證。
這群平均不到30歲的年輕人在李浩的帶領下躊躇滿志,意氣奮發,經歷了磨難,鍛煉了斗志,創立了屬于自己的事業,同時也積累了財富。短短4年的光景他們的易修公司就吸納了60家加盟連鎖單位,涉及全國17個省市自治區。
李浩的團隊正朝著自己制定的目標繼續努力,不僅要建立筆記本電腦維修連鎖網絡,還將擴展到其它高科技產品的維修服務上去。不僅要實現快捷維修,樹立保外維修第三方服務商的品牌形象,還要實現全國聯保,讓客戶在各地都能享受到易修快捷、專業的服務!“用心贏得信任,精準再造價值”是全體易修人不懈的努力。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27歲青年執著創業成行業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