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互聯網中看到 化妝品 行業的銷售人員的獎金管理方案,方案如下:
某產品銷售人員獎金管理方案
一、目的
為保證公司銷售目標的實現、充分調動銷售人員的積極性、促進企業良性發展,做到獎優罰劣,增強公司考核和獎勵的透明度,特制定銷售人員獎金方案。
二、適用范圍
化妝品 行業一線銷售工作人員。
三、獎金考核時間及發放時間
(一)月度獎金計算期間。上個月的1日到30日(或31日),于次月20日發放。
(二)年終獎金計算期間。1月1日到12月31日,于次年的2月1日發放。
四、獎勵條件
(一)銷售額。 化妝品 銷售人員的月度銷售額達到____元。
(二)貨款回收率。貨款回收率達到____%。
五、獎金計算方法
(一) 化妝品 銷售人員的績效獎金管理
1. 化妝品 銷售人員的績效獎金實行超額累計制。具體標準如下。
化妝品 銷售人員績效獎金分配表
銷售額 提成比例(%)
3000~5000元 3
5001元~7000元 5
7001元~9000元 6
9000元以上 7
2.銷售部根據銷售人員每月工作情況,在完成個人月度銷售計劃的前提下,每月評出一名“優秀銷售員”,給予200元激勵獎金。
(二)銷售費用節約額外獎金管理
1.如果銷售部的銷售費用年累計額有節約,則銷售部的相關人員可獲銷售費用節約獎勵。
2.獲得銷售費用節約額外獎勵的前提是銷售收入、實收均價兩項指標都達到目標值。額外獎勵總金額為銷售費用節約總費用的5%。
(三)銷售人員異動時的獎金管理
1.銷售人員入職不滿三個月,不計發年度獎金。
2.銷售人員辭職或被公司辭退,按實際工作天數計發獎金,在年度獎發放前辭職、辭退的員工,不計發年終獎金。
3.銷售人員當月累計請假(不含帶薪假)超過三天的,按當月實際出勤天數計發月度獎金;全年累計請假超過半個月未滿一個月,按年終獎金的80%發放;滿一個月未滿兩個月,按年終獎金的60%發放,請假超過2個月的,不予發放獎金。
4.銷售人員轉正后按照轉正日期開始計發全額獎金。
5.銷售人員年中因工作調動離開原崗位,月度獎金和年終獎金按在各單位實際工作時間由各單位分別計算。
看到這個方案后,作為有2年多銷售經歷、11年銷售隊伍管理經歷和3年銷售隊伍管理研究經歷的黃德華老師感慨萬千。為我國的銷售隊伍管理的粗放與落后,感到痛心,也深感責任重大。照此下去,我國企業多半會被外資企業的吞噬,本土企業將消失殆盡,本國經濟會被外資所把持。為什么呢?
如果黃德華是這家 化妝品 企業的銷售員,為了多拿獎金,黃德華會這樣做:第一個月銷售額少,假設為1000元,沒有獎金,第二月銷售依然少,假設為1500元,獎金為0,第三個月銷售額多,為12500元,獎金為1125元。這樣做有什么好處呢?因為如果黃德華每月做5000元,黃德華所得獎金為150元,三個月共450元。所以對于黃德華來說,不需要付出更多的銷售努力,只要玩玩數字游戲,就可以多獲得1125-450=675元,何樂不為?如果公司分配銷售指標任務中存在棘輪效應,黃德華就更加心安理得。不是黃德華故意這樣做,是因為公司老板逼黃德華這樣做。一個人這樣做,也許不可怕,但是銷售隊伍都這樣做,這就很可怕。假設這家 化妝品 公司有3000位銷售員,那些這家公司3個月就得多付出二百多萬元(202.5萬)獎金,而三個月累積銷售額是一樣的。很多中小型企業就是這樣搞垮的!很多老板會罵銷售員素質低,沒有職業道德。黃德華卻認為,真正沒有水平的是獎金方案的制定者,是企業的老板有眼不識泰山,沒有看到這種方案必然會產生的現象。
這種現象被銷售隊伍管理研究專家黃德華稱為銷售曲棍球棒現象。所謂的銷售曲棍球棒現象是指:在某一個固定的周期(月、季或年),前期銷量很低,到期末銷量會有一個突發性的增長,而且在連續的周期中,這種現象會周而復始,其銷售曲線的形狀類似于曲棍球棒。其實在其他很多管理領域也存在這種現象,并且這種現象人為的因素占很大的比重。主要是銷售管理者在政策制定時不懂銷售隊伍管理學造成的。黃德華對造成銷售曲棍球幫現象的原因進行了研究,發現排在前五位的分別是:銷售考核(26.3%)、銷售薪酬(25%)、銷售客戶(17.11%)、銷售競賽(15.12%)與財務關帳(10.2%)。財務的關賬,實施ERP之后,財務按月匯報財務成果,需要每月關賬一次,導致銷售隊伍在關賬前趕著處理銷售業務。而且財務部會出現期頭期末非常繁忙,而其中卻空閑,在繁忙之際容易出現差錯,結果增加了銷售人員進行財務的溝通時間,減少了銷售人員的銷售時間。如果企業對銷售人員的費用發票是按照銷售額來進行的,銷售人員為了本月多報銷費用,他就會提前要客戶進貨,為了下個月多報銷費用發票,他就會把客戶的訂單推遲,從而加劇銷售量的曲棍球棒效應。
黃德華老師研究表明:曲棍球棒現象會帶來三個直接嚴重的問題:第一,銷量不增加,獎金支出增加。第二,管理成本增加,浪費嚴重。訂單提前或滯后問題頻繁發生,必然會帶給渠道網絡出現信息與物流的牛鞭效應,從而給生產和物流運作帶來很多浪費,如會增加生產企業與經銷商的庫存及庫存管理的費用,導致支出大幅度增加。因為公司必須按照最大量庫存量建設或租用倉庫,某幾個月訂單處理員、物流作業員和相關設備閑置,而在季度末,大家手頭的工作又太多,拼命加班也處理不完,錯誤率與送貨延誤率增加。第三,會帶來虛假銷量,即移庫銷售,導致第二年度制定的銷售指標偏高。假設本來正常今年的銷售為2億,結果由于銷售曲棍球棒現象的產生,為了年底獎金,把下年度的銷售訂單提前,假設提前訂單額為2000萬,那么今年的銷售額為2.2億,董事會要求明年增長30%,正常情況是明年的銷售指標計劃為2.6億,有了曲棍球棒現象后,明年銷售指標計劃為2.86億,多出2600萬。當老板說,我們明年增長指標不高,大家好好奮斗,而銷售隊伍卻嗤嗤以鼻,那些對數據敏感的銷售員或者在玩弄曲棍球棒現象的銷售員,會說老板騙人,明明增長率為43%,卻說30%。這種老板不可信!那些想離職的銷售員,還會說,老板是頭豬,2000萬是透支銷售,明年銷售更難,獎金更難拿,趕快逃呀!
在我們的銷售隊伍管理中,曲棍球現象非常嚴重,增加了很多管理成本,降低了銷售隊伍士氣,養成了投機的短期文化,隊伍動蕩不安。人心散了,隊伍就不好帶了,結果企業也就散了。銷售隊伍就是一步一步攻占并守住陣地的步兵,沒有營銷的支持,步兵的進攻所遭受的代價不可估量,但是沒有銷售隊伍,就不可能有對陣地的實際占領。曾有這樣的俗話啊:銷售隊伍興,而企業興!日化行業,乃至所有行業都要必須加強銷售隊伍管理的學習和修煉。雖然隔行但不隔理,銷售隊伍管理是有理論而言,銷售隊伍管理是一個系統的科學。那些成功的企業在銷售隊伍的規模結構設計、銷售指標分配、銷售區域規劃、銷售薪酬設計、銷售績效評估和銷售接班人等問題的管理都有可復制的方法,它們在抑制棘輪效應、邊際遞減效應、曲棍球棒效應和卡尼曼損失厭惡效應,防止俄羅斯套娃現象、TOPK匹配失調和知覺歸因失調等方面的方法都得到了研究專家的提煉,并已經廣泛地傳播和得到實踐運用的檢驗。未來的中國企業將贏在銷售隊伍管理及其提升。
某產品銷售人員獎金管理方案
一、目的
為保證公司銷售目標的實現、充分調動銷售人員的積極性、促進企業良性發展,做到獎優罰劣,增強公司考核和獎勵的透明度,特制定銷售人員獎金方案。
二、適用范圍
化妝品 行業一線銷售工作人員。
三、獎金考核時間及發放時間
(一)月度獎金計算期間。上個月的1日到30日(或31日),于次月20日發放。
(二)年終獎金計算期間。1月1日到12月31日,于次年的2月1日發放。
四、獎勵條件
(一)銷售額。 化妝品 銷售人員的月度銷售額達到____元。
(二)貨款回收率。貨款回收率達到____%。
五、獎金計算方法
(一) 化妝品 銷售人員的績效獎金管理
1. 化妝品 銷售人員的績效獎金實行超額累計制。具體標準如下。
化妝品 銷售人員績效獎金分配表
銷售額 提成比例(%)
3000~5000元 3
5001元~7000元 5
7001元~9000元 6
9000元以上 7
2.銷售部根據銷售人員每月工作情況,在完成個人月度銷售計劃的前提下,每月評出一名“優秀銷售員”,給予200元激勵獎金。
(二)銷售費用節約額外獎金管理
1.如果銷售部的銷售費用年累計額有節約,則銷售部的相關人員可獲銷售費用節約獎勵。
2.獲得銷售費用節約額外獎勵的前提是銷售收入、實收均價兩項指標都達到目標值。額外獎勵總金額為銷售費用節約總費用的5%。
(三)銷售人員異動時的獎金管理
1.銷售人員入職不滿三個月,不計發年度獎金。
2.銷售人員辭職或被公司辭退,按實際工作天數計發獎金,在年度獎發放前辭職、辭退的員工,不計發年終獎金。
3.銷售人員當月累計請假(不含帶薪假)超過三天的,按當月實際出勤天數計發月度獎金;全年累計請假超過半個月未滿一個月,按年終獎金的80%發放;滿一個月未滿兩個月,按年終獎金的60%發放,請假超過2個月的,不予發放獎金。
4.銷售人員轉正后按照轉正日期開始計發全額獎金。
5.銷售人員年中因工作調動離開原崗位,月度獎金和年終獎金按在各單位實際工作時間由各單位分別計算。
看到這個方案后,作為有2年多銷售經歷、11年銷售隊伍管理經歷和3年銷售隊伍管理研究經歷的黃德華老師感慨萬千。為我國的銷售隊伍管理的粗放與落后,感到痛心,也深感責任重大。照此下去,我國企業多半會被外資企業的吞噬,本土企業將消失殆盡,本國經濟會被外資所把持。為什么呢?
如果黃德華是這家 化妝品 企業的銷售員,為了多拿獎金,黃德華會這樣做:第一個月銷售額少,假設為1000元,沒有獎金,第二月銷售依然少,假設為1500元,獎金為0,第三個月銷售額多,為12500元,獎金為1125元。這樣做有什么好處呢?因為如果黃德華每月做5000元,黃德華所得獎金為150元,三個月共450元。所以對于黃德華來說,不需要付出更多的銷售努力,只要玩玩數字游戲,就可以多獲得1125-450=675元,何樂不為?如果公司分配銷售指標任務中存在棘輪效應,黃德華就更加心安理得。不是黃德華故意這樣做,是因為公司老板逼黃德華這樣做。一個人這樣做,也許不可怕,但是銷售隊伍都這樣做,這就很可怕。假設這家 化妝品 公司有3000位銷售員,那些這家公司3個月就得多付出二百多萬元(202.5萬)獎金,而三個月累積銷售額是一樣的。很多中小型企業就是這樣搞垮的!很多老板會罵銷售員素質低,沒有職業道德。黃德華卻認為,真正沒有水平的是獎金方案的制定者,是企業的老板有眼不識泰山,沒有看到這種方案必然會產生的現象。
這種現象被銷售隊伍管理研究專家黃德華稱為銷售曲棍球棒現象。所謂的銷售曲棍球棒現象是指:在某一個固定的周期(月、季或年),前期銷量很低,到期末銷量會有一個突發性的增長,而且在連續的周期中,這種現象會周而復始,其銷售曲線的形狀類似于曲棍球棒。其實在其他很多管理領域也存在這種現象,并且這種現象人為的因素占很大的比重。主要是銷售管理者在政策制定時不懂銷售隊伍管理學造成的。黃德華對造成銷售曲棍球幫現象的原因進行了研究,發現排在前五位的分別是:銷售考核(26.3%)、銷售薪酬(25%)、銷售客戶(17.11%)、銷售競賽(15.12%)與財務關帳(10.2%)。財務的關賬,實施ERP之后,財務按月匯報財務成果,需要每月關賬一次,導致銷售隊伍在關賬前趕著處理銷售業務。而且財務部會出現期頭期末非常繁忙,而其中卻空閑,在繁忙之際容易出現差錯,結果增加了銷售人員進行財務的溝通時間,減少了銷售人員的銷售時間。如果企業對銷售人員的費用發票是按照銷售額來進行的,銷售人員為了本月多報銷費用,他就會提前要客戶進貨,為了下個月多報銷費用發票,他就會把客戶的訂單推遲,從而加劇銷售量的曲棍球棒效應。
黃德華老師研究表明:曲棍球棒現象會帶來三個直接嚴重的問題:第一,銷量不增加,獎金支出增加。第二,管理成本增加,浪費嚴重。訂單提前或滯后問題頻繁發生,必然會帶給渠道網絡出現信息與物流的牛鞭效應,從而給生產和物流運作帶來很多浪費,如會增加生產企業與經銷商的庫存及庫存管理的費用,導致支出大幅度增加。因為公司必須按照最大量庫存量建設或租用倉庫,某幾個月訂單處理員、物流作業員和相關設備閑置,而在季度末,大家手頭的工作又太多,拼命加班也處理不完,錯誤率與送貨延誤率增加。第三,會帶來虛假銷量,即移庫銷售,導致第二年度制定的銷售指標偏高。假設本來正常今年的銷售為2億,結果由于銷售曲棍球棒現象的產生,為了年底獎金,把下年度的銷售訂單提前,假設提前訂單額為2000萬,那么今年的銷售額為2.2億,董事會要求明年增長30%,正常情況是明年的銷售指標計劃為2.6億,有了曲棍球棒現象后,明年銷售指標計劃為2.86億,多出2600萬。當老板說,我們明年增長指標不高,大家好好奮斗,而銷售隊伍卻嗤嗤以鼻,那些對數據敏感的銷售員或者在玩弄曲棍球棒現象的銷售員,會說老板騙人,明明增長率為43%,卻說30%。這種老板不可信!那些想離職的銷售員,還會說,老板是頭豬,2000萬是透支銷售,明年銷售更難,獎金更難拿,趕快逃呀!
在我們的銷售隊伍管理中,曲棍球現象非常嚴重,增加了很多管理成本,降低了銷售隊伍士氣,養成了投機的短期文化,隊伍動蕩不安。人心散了,隊伍就不好帶了,結果企業也就散了。銷售隊伍就是一步一步攻占并守住陣地的步兵,沒有營銷的支持,步兵的進攻所遭受的代價不可估量,但是沒有銷售隊伍,就不可能有對陣地的實際占領。曾有這樣的俗話啊:銷售隊伍興,而企業興!日化行業,乃至所有行業都要必須加強銷售隊伍管理的學習和修煉。雖然隔行但不隔理,銷售隊伍管理是有理論而言,銷售隊伍管理是一個系統的科學。那些成功的企業在銷售隊伍的規模結構設計、銷售指標分配、銷售區域規劃、銷售薪酬設計、銷售績效評估和銷售接班人等問題的管理都有可復制的方法,它們在抑制棘輪效應、邊際遞減效應、曲棍球棒效應和卡尼曼損失厭惡效應,防止俄羅斯套娃現象、TOPK匹配失調和知覺歸因失調等方面的方法都得到了研究專家的提煉,并已經廣泛地傳播和得到實踐運用的檢驗。未來的中國企業將贏在銷售隊伍管理及其提升。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從獎金方案看化妝品行業的銷售隊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