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即指每年11月11日,由于日期特殊,因此又被稱為光棍節,大型的電商網站通常會利用這一天來進行大規模的打折促銷活動以帶動人氣提升銷售。2009年,淘寶商城在光棍節進行了五折促銷,引發億萬網民的瘋狂熱情,自此之后,這一個日子變成了全民狂歡式的購物節。2010年11月11日,淘寶商城交易額就達到9.36億,超過了當時香港單日社會零售總額。而在2012年剛過去的“雙十一”購物狂歡節上,當天天貓和淘寶共吸引2.13億獨立用戶訪問,全天訂單數達到1.058億筆,為大淘寶全網帶來191億元銷售額。每一次商業運作的成功都并非偶然,而此次活動又將給企業家與 營銷 人以何種啟示?在本文中,作為一名專注研究和服務企業的品牌與網絡 營銷 專家及培訓師,劉杰克老師將就“雙十一”這一話題來與讀者進行相關的探討。
一,巧立名目,抓住 營銷 噱頭
根據《 營銷 三維論——低成本打造強勢品牌之路》課程中的事件 營銷 論,劉杰克老師認為,在推出特定的市場活動之前,企業通常應該找準市場的需求并運用恰當的 營銷 噱頭以緊緊抓住目標受眾的眼球。光棍節是一種流傳于年輕人的娛樂性節日,源于這一天日期里有四個阿拉伯數字“1”形似四根光滑的棍子,它產生于校園,并通過網絡等媒介傳播,逐漸形成了一種光棍節的文化,在互聯網購物人群中有著顯著的影響力,借勢光棍節對 營銷 來說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淘寶敏銳地抓住了光棍節的時機,創造了一個中國版的“黑色星期五”,造了一個很好的噱頭。
由于前有國慶節,后有圣誕節,處于兩節之間的光棍節中就有比較大的空間可用以挖掘。而節日的氣氛總是能很容易的帶動消費者的購買熱情,電商巧妙地在光棍節之日大力促銷自己的產品,相對更易獲得經濟利益的豐收。
同時,網絡購物已有相當人群,有足夠的基礎設施和商業環境的支持,具備了撐起雙十一購物熱潮的基石。據相關數據,中國網民總數超過5.38億,在數量急劇增長時,年齡也逐漸上升、職業逐漸多元化,為電子商務時代的線上購物帶來極大的潛力和需求。之外,就普遍的規律看來,越是在經濟相對蕭條、通貨膨脹相對嚴重的時候,低價產品對于普通大眾越有吸引力。在目前經濟形勢和消費者對商品價格比較敏感的大背景下,電商們誘人的“五折促銷”恰到好處地抓住了消費者心理,為吸引千萬宅男宅女和年輕人瘋狂參與打下良好基礎。
二,多方協同,助推網購狂歡
好的噱頭可以幫助成功,但購物狂歡節的成功卻遠不僅是一個時勢造英雄的靈光一閃就能夠促成的,它還需要有全方位、多個參與者的協同及全面準備工作做保障。
在推廣運營方面,淘寶提前一個多月就開始通過廣告等各種途徑展開全方位整合 營銷 推廣,而整體的運營規劃則更早在年初就已開始。就其中微博 營銷 來說,天貓新浪官方微博為活動推出的11.11網購狂歡節小專題,在10月21日即開始上線宣傳,并采取倒計時的方式每天發送相關消息。與一般的商場節慶現場派發優惠券不同,為了更早的宣傳其活動信息與提高消費者參與激情,天貓將優惠券派發時間提前安排在10月24日至27日,所獲得的紅包在11.11都可享用,企業的品牌與產品傳播在時間的助力下得到不斷放大。在IT系統方面,天貓提早推行了云平臺訂單處理平臺,雙11當天,天貓+淘寶20%訂單是通過云平臺產生的,這些云商戶的日訂單處理效率提升了三倍。天貓還為今年“光棍節”促銷活動準備了相應的流量儲備,以避免頁面無法打開、無法支付的情況。
巨額成交意味著參與的店家將在短時間內接受和處理大量訂單,這就需要各企業提前做好備貨、協調等工作,對于企業以及整個產業鏈條都是一種挑戰。以此次活動中銷售過億的CAMEL駱駝為例,其對每項流量來源、點擊、轉化,都作了明確數據要求,通過老會員通知、優惠券派發等多種手法,從多點吸引消費者進店購買。相對去年,駱駝還增加了在門戶網站投放廣告,所有廣告均提前測試點擊轉化,以保證資源最大化效果,并為本次活動專門招募了數百大學生參與其中及與物流商建立起聯盟。各快遞企業也為此活動招摹了大量新員工,并加強培訓,以應對業務高峰。北大及清華總裁班 營銷 專家劉杰克老師指出,能夠組織起如此大規模的促銷活動,提示國內整體電商行業服務能力有較大提升,若無供應鏈整體協同,此次購物節或將變成一場混亂不堪的鬧劇。
三,趨勢漸明,線上線下走向融合
線上線下兩種購物模式,誰將成為未來的王者,一直在業內爭執不已,雙十一購物節的大捷向世人宣告線上銷售新時代已經到來。然而有趣的是,今年“雙十一”期間,單店銷售過億的三家全部來自線下傳統零售商,18家突破5000萬交易額的商家,只有3家來自互聯網電商品牌,此次雙十一的成功,看似是線上 營銷 模式的大豐收,實則也是線下零售運營模式轉型后的一次成功逆襲。根據劉杰克老師原創課程《網絡 營銷 實戰——中小型企業如何借網絡 營銷 實現戰略突圍》中的整合 營銷 論,線下廠商通過線上運營方式,不僅能打通全國的銷售渠道,還能通過預售改變傳統零售中存在的問題,將通過代理商訂貨的模式改變為根據消費者需求精準選款,壓縮供應鏈、提高存貨周轉速度、提升流動資金效率,以降低成本和售價,更好更快更準的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對于傳統的線下零售模式而言,成熟的品牌,成形的協同體系疊加起來已構成了強大的供應鏈優勢,倘若與線上運營相結合,必然如虎添翼。
在傳統企業向線上進軍的同時,互聯網企業也開始了線下拓展的步伐。據報道,面對擁有線下實體店,客戶服務更為完善的強大競爭對手蘋果,電子商務巨頭亞馬遜準備在今年購物季節開始前,嘗試開設線下小型精品店,以增加品牌實體可見度,提升用戶產品使用體驗,加強其旗下的Kindle閱讀器、Kindle Fire平板電腦等產品的銷售力。創立于1995年的亞馬遜是全球最大的網上零售商,業務版圖包括圖書媒體、電子商務綜合采銷、開放平臺、云計算等。而團購巨頭Groupon則近日在香港開啟了第二家線下實體店,更讓人開始反省線下對線上的影響。這些現象和消費者購物心理動因的分析讓我們看到電子商務和線下零售之間的墻最終將走向土崩瓦解,未來企業運營的趨勢必然是線上和線下的無縫融合。
綜上所述,劉老師認為, “雙十一”活動雖因種種問題備受爭議,但其仍是零售史上的一個重要事件,給從業者不少有益的啟示。為使活動走向成功,企業要善于抓住噱頭和進行造勢,以獲得目標受眾廣泛的認可度。同時,對整體產業鏈條進行有效的協同,聚多方之力并加以精心準備,才能真正構建起成功的基石。雙十一活動更讓我們看到未來商業模式絕非線上取代線下如此簡單,線上線下的緊密融合才是未來的趨勢!
一,巧立名目,抓住 營銷 噱頭
根據《 營銷 三維論——低成本打造強勢品牌之路》課程中的事件 營銷 論,劉杰克老師認為,在推出特定的市場活動之前,企業通常應該找準市場的需求并運用恰當的 營銷 噱頭以緊緊抓住目標受眾的眼球。光棍節是一種流傳于年輕人的娛樂性節日,源于這一天日期里有四個阿拉伯數字“1”形似四根光滑的棍子,它產生于校園,并通過網絡等媒介傳播,逐漸形成了一種光棍節的文化,在互聯網購物人群中有著顯著的影響力,借勢光棍節對 營銷 來說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淘寶敏銳地抓住了光棍節的時機,創造了一個中國版的“黑色星期五”,造了一個很好的噱頭。
由于前有國慶節,后有圣誕節,處于兩節之間的光棍節中就有比較大的空間可用以挖掘。而節日的氣氛總是能很容易的帶動消費者的購買熱情,電商巧妙地在光棍節之日大力促銷自己的產品,相對更易獲得經濟利益的豐收。
同時,網絡購物已有相當人群,有足夠的基礎設施和商業環境的支持,具備了撐起雙十一購物熱潮的基石。據相關數據,中國網民總數超過5.38億,在數量急劇增長時,年齡也逐漸上升、職業逐漸多元化,為電子商務時代的線上購物帶來極大的潛力和需求。之外,就普遍的規律看來,越是在經濟相對蕭條、通貨膨脹相對嚴重的時候,低價產品對于普通大眾越有吸引力。在目前經濟形勢和消費者對商品價格比較敏感的大背景下,電商們誘人的“五折促銷”恰到好處地抓住了消費者心理,為吸引千萬宅男宅女和年輕人瘋狂參與打下良好基礎。
二,多方協同,助推網購狂歡
好的噱頭可以幫助成功,但購物狂歡節的成功卻遠不僅是一個時勢造英雄的靈光一閃就能夠促成的,它還需要有全方位、多個參與者的協同及全面準備工作做保障。
在推廣運營方面,淘寶提前一個多月就開始通過廣告等各種途徑展開全方位整合 營銷 推廣,而整體的運營規劃則更早在年初就已開始。就其中微博 營銷 來說,天貓新浪官方微博為活動推出的11.11網購狂歡節小專題,在10月21日即開始上線宣傳,并采取倒計時的方式每天發送相關消息。與一般的商場節慶現場派發優惠券不同,為了更早的宣傳其活動信息與提高消費者參與激情,天貓將優惠券派發時間提前安排在10月24日至27日,所獲得的紅包在11.11都可享用,企業的品牌與產品傳播在時間的助力下得到不斷放大。在IT系統方面,天貓提早推行了云平臺訂單處理平臺,雙11當天,天貓+淘寶20%訂單是通過云平臺產生的,這些云商戶的日訂單處理效率提升了三倍。天貓還為今年“光棍節”促銷活動準備了相應的流量儲備,以避免頁面無法打開、無法支付的情況。
巨額成交意味著參與的店家將在短時間內接受和處理大量訂單,這就需要各企業提前做好備貨、協調等工作,對于企業以及整個產業鏈條都是一種挑戰。以此次活動中銷售過億的CAMEL駱駝為例,其對每項流量來源、點擊、轉化,都作了明確數據要求,通過老會員通知、優惠券派發等多種手法,從多點吸引消費者進店購買。相對去年,駱駝還增加了在門戶網站投放廣告,所有廣告均提前測試點擊轉化,以保證資源最大化效果,并為本次活動專門招募了數百大學生參與其中及與物流商建立起聯盟。各快遞企業也為此活動招摹了大量新員工,并加強培訓,以應對業務高峰。北大及清華總裁班 營銷 專家劉杰克老師指出,能夠組織起如此大規模的促銷活動,提示國內整體電商行業服務能力有較大提升,若無供應鏈整體協同,此次購物節或將變成一場混亂不堪的鬧劇。
三,趨勢漸明,線上線下走向融合
線上線下兩種購物模式,誰將成為未來的王者,一直在業內爭執不已,雙十一購物節的大捷向世人宣告線上銷售新時代已經到來。然而有趣的是,今年“雙十一”期間,單店銷售過億的三家全部來自線下傳統零售商,18家突破5000萬交易額的商家,只有3家來自互聯網電商品牌,此次雙十一的成功,看似是線上 營銷 模式的大豐收,實則也是線下零售運營模式轉型后的一次成功逆襲。根據劉杰克老師原創課程《網絡 營銷 實戰——中小型企業如何借網絡 營銷 實現戰略突圍》中的整合 營銷 論,線下廠商通過線上運營方式,不僅能打通全國的銷售渠道,還能通過預售改變傳統零售中存在的問題,將通過代理商訂貨的模式改變為根據消費者需求精準選款,壓縮供應鏈、提高存貨周轉速度、提升流動資金效率,以降低成本和售價,更好更快更準的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對于傳統的線下零售模式而言,成熟的品牌,成形的協同體系疊加起來已構成了強大的供應鏈優勢,倘若與線上運營相結合,必然如虎添翼。
在傳統企業向線上進軍的同時,互聯網企業也開始了線下拓展的步伐。據報道,面對擁有線下實體店,客戶服務更為完善的強大競爭對手蘋果,電子商務巨頭亞馬遜準備在今年購物季節開始前,嘗試開設線下小型精品店,以增加品牌實體可見度,提升用戶產品使用體驗,加強其旗下的Kindle閱讀器、Kindle Fire平板電腦等產品的銷售力。創立于1995年的亞馬遜是全球最大的網上零售商,業務版圖包括圖書媒體、電子商務綜合采銷、開放平臺、云計算等。而團購巨頭Groupon則近日在香港開啟了第二家線下實體店,更讓人開始反省線下對線上的影響。這些現象和消費者購物心理動因的分析讓我們看到電子商務和線下零售之間的墻最終將走向土崩瓦解,未來企業運營的趨勢必然是線上和線下的無縫融合。
綜上所述,劉老師認為, “雙十一”活動雖因種種問題備受爭議,但其仍是零售史上的一個重要事件,給從業者不少有益的啟示。為使活動走向成功,企業要善于抓住噱頭和進行造勢,以獲得目標受眾廣泛的認可度。同時,對整體產業鏈條進行有效的協同,聚多方之力并加以精心準備,才能真正構建起成功的基石。雙十一活動更讓我們看到未來商業模式絕非線上取代線下如此簡單,線上線下的緊密融合才是未來的趨勢!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從雙十一促銷談營銷策略與商業模式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