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衣庫40%的 店長 是從員工升遷上來,收入是店員的10倍甚至更多。優衣庫創始人柳井正認為,經營不應以公司總部為主導,而應以門店為中心, 店長 才是公司的主角。
在中國,快時尚品牌優衣庫40%的 店長 是從員工升遷上來,收入是店員的10倍甚至更多。優衣庫創始人柳井正認為,經營不應以公司總部為主導,而應以加盟、門店為中心, 店長 才是公司的主角。
用“世界第一”的標準培養員工
·訓練員工的整潔、耐心與細致
·讓員工擁有感恩之心,微小的事情都要學會感謝
·管理者要善用鼓勵和表揚的力量,好員工是鼓勵出來的
讓我們把鏡頭鎖定到上海南京西路的優衣庫旗艦店,這是一個占據了中國大陸優衣庫全部門店銷售額10%的王牌門店。
“優衣庫提供了一個透明詳實的晉升制度。通過統一的教育工具,工作中培訓實行計劃。同一級別的晉升、考試都有統一面試,面試標準嚴謹、細致。在優衣庫,黑就是黑,白就是白,錯就是錯,對就是對。” 店長 朱偉介紹說:“這是一個完全公平、憑實力說話的一個企業。”
在中國的優衣庫,有40%的 店長 是像朱偉這樣,從員工升遷上來,收入是店員的10倍甚至更多,打破零售業收入低下的詛咒。“在優衣庫, 店長 被視為公司的“最高經營者”,“不采取‘ 店長 是公司主角’的管理機制,零售業就很難繁榮。”柳井正如此認為。
1998年,優衣庫在日本深陷業績下降的窘境,柳井正預感到這樣下去公司命運將不堪設想,他發起一場改革,其中一項就是“經營不應以公司總部為主導,而應以門店為中心, 店長 是公司主角”。
據悉,優衣庫今年在全球范圍內招聘了1500名畢業生,其中1200人來自日本以外的國家。“我希望把他們培養成中層管理人,能夠設立、達成目標,同時也希望他們能做到影響全公司的工作。這必須要實行、立刻實施、一定實施。”柳井正說。實力主義只是員工自我驅動的一個動力而已,在優衣庫,“感恩”文化是銷量及品牌提升的基礎。
和其他快時尚品牌一樣,優衣庫采取的是自助式購物方式,店員不在消費者身邊給予建議。這種購物方式在西方司空見慣,但中國很多消費者并不習慣,他們仍慣性地向店員求助,詢問顏色、尺碼等問題。
在中國實踐這種購物方式對門店服務質量提出了很高要求,這常被來自歐美的服裝品牌忽視。但要推行“顧客是上帝”這種“真理”,知易行難,往往意味著所有員工必須存有同心,不斷重復細致、瑣碎的工作,甚至還得忍氣吞聲。朱偉告訴本刊,在門店,最考驗員工服務態度的項目是折疊衣服,折疊好的衣服隨時都會被顧客再次打開,短短打量幾秒,再隨手扔回貨架上。若沒受過嚴格訓練,店員難以忍受。但在優衣庫,店員被要求必須微笑著迅速再次疊好,疊衣服時還需用余光察覺旁邊是否有顧客,以免打擾他們挑選。
為了訓練員工學會微笑,優衣庫設定了一項“咬筷子”的練習:讓一名員工咬住筷子,用紙遮住眼睛,讓其他員工體會,如果沒有眼睛的微笑,單是嘴做出微笑的形狀,仍然無效。而要訓練員工養成疊衣服的習慣,員工的衣柜會被定期檢查,“如果連自己的更衣箱都沒有辦法整理得很好,很難想象在賣場當中能夠很好地服務顧客。”朱偉說。
即使有高強度的訓練,中國人的內斂個性和粗放的服務理念還是會阻礙服務質量。當 店長 或層長發現店員沒有主動給顧客遞購物籃,會立即指出,并且要求他和 店長 一起工作三分鐘,并接受 店長 的指導:“看我的工作好嗎?看我為顧客遞送購物籃,看我的微笑好嗎?這是一個真正的微笑,這才是對顧客服務。”
在嚴格訓練下,優衣庫門店店員見到任何一名顧客都要高喊“歡迎光臨”,無論對方有無回應。只要顧客挑選了衣服,員工就必須立即取上購物籃,遞到顧客手中。收銀臺一般只啟動一到兩臺機器,但是一發現排隊人數增多,立即會有店員小跑過來,再啟動一臺收銀機。雨天,店員還會在印有“Uniqlo”的紙包裝袋外再套一個透明塑料袋,防止紙袋被淋濕———一切細到極致。
感恩之心的培養亦是滴水成河。在優衣庫,員工每次培訓中的最后都會被獲贈一樣禮物:一張刻錄了培訓中歡笑與淚水的DVD,且最后一天會集體觀看。每次培訓結束,每個人都會收到其他人贈予的一張“感謝卡”———“你好,這幾天的研修對我的幫助很大。”共同經歷一番嚴苛的訓練,互幫互助從而累積友情,“每一個人幾乎都會哭。”朱偉說:“服務行業非常非常辛苦,要讓員工知道,哪怕一點點事情,都要最大化地去感謝別人。”
朱偉時不時會和員工一起搬貨架:“這不是單純地搬貨架,而是向員工表達感激心情。”當員工耗費力氣調整商品布局,或銷量提升時,朱偉會在早會上當眾表揚:“因為你昨天的努力,商品賣得非常好,非常厲害。”
細小的堅持積淀了優衣庫高品質的服務,而這被柳井正視為達成“世界第一”的唯一路徑。
創造4萬元高坪效的奇跡
·人形模特和海報上的模特,是和顧客溝通、最終說服顧客購買的秘訣
·一旦發現某些商品不好賣,人形模特就會被悄悄換上這些裝束,推動顧客購買
·員工的信息反饋很重要,好的建議會促發暢銷單品的誕生
對于服裝零售企業來說,高坪效是確保贏利的關鍵,服裝企業需要在產品開發和商品組合上下功夫,在店鋪陳列和管理上全面發力,并且做好最后一平方米的銷售。
業內公開的秘密是,在中國目前的快時尚界,優衣庫以4萬元的平效位于榜首,ZARA為3萬元,而本土品牌美特斯邦威的數字是2萬。高品質的服務,是支撐優衣庫中國4萬元高坪效的基礎。
對于不夠時尚、強調以基本款自由“百搭”的優衣庫而言,實現高坪效尤為不易,沒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新潮設計,意味著優衣庫必須從其他方面下足功夫。
在優衣庫的門店內,人形模特和海報上的模特,是和顧客溝通、最終說服顧客購買的重要“人物”。在這些模特身上,各種基本款服裝通過行色各異的、巧妙的搭配,表現出觸手可及的時尚感。這樣的搭配方式甚至使日本產生了一個新的詞語—Decoqlo,這個詞語是將英語單詞Decoration和Uniqlo各取一半,意思是使用優衣庫的基本服裝作為凸顯自己個性的服裝搭配品。因而,一旦發現某些商品不好賣,人形模特就會被悄悄換上這些裝束,推動顧客購買。同時,店內的商品布局也會相應調整。
當然,商品如果真的不受歡迎,當店員聽到顧客提出“如果某些部分稍作修改地話會更好”或者“這件衣服看著不吸引人”,就會立即反饋給總部,該產品將停止生產。
同樣,一線員工們的建議也會促發暢銷單品的誕生。在中國的優衣庫,去年秋天男式羊仔毛外套如期上市,門店員工發現上市一周后,S號銷售一空,經過仔細觀察,員工發現購買S號的都是女性顧客,反饋到總部后,很快,女式羊仔毛外套被迅速生產,擱上貨架———在快時尚界,這種迅速反饋顯得尤為重要,季節更迭和時尚潮流導致服裝需求變化疾速,對一線員工的建議做出快速決斷,往往能把握住轉瞬即逝的商機。
抓住“最好”的促銷時機
·經營者需要判斷什么是最好的降價時機
·通過“限時特價”讓顧客購入一件衣服。這件衣服他們中意的話,或許會再次購入其他的顏色,或者向親朋好友進行推薦
·優衣庫總部的快速反應速度在于,當天提案,下午就能收到反饋,第二天就可以以變更后的價格進行銷售
優衣庫每次推出的促銷手段也是提高坪效的有效方法。去年端午節前后,南京西路旗艦店中將近有一半的商品都掛上了“限時特價”的紅牌子,而降價商品中,有多款是當季推出的新品。在服裝零售業,這是不按常理出牌的做法。一般新品上架很少參與降價,只待快過季或盛大節慶時才會有折扣,ZARA和H&M等快時尚品牌無不如此。
久而久之,這種方式會讓消費者懷有“原價虛高”的懷疑,以及“再等一下就會降價”的預設心理,使得沒在促銷時期的門店生意冷清。而這種做法另一個弊病在于,“降價太早,容易損失原本應得的利益,而如果太晚的話則導致庫存,一分錢也拿不到。”柳井正的思考是:“經營者需要判斷—什么是最好的降價時機?”
以此為起點,柳井正創造了一種“限時特價”的新型促銷方式:在某一段時間內(3天或者一周)將價格下調20元到50元不等。這種做法和超市的限時降價相似。如此一來,既不會造成消費者對商品價格的刻板印象,反而有利于誘導猶豫不決的消費者下定決心購買。“如果通過‘限時特價’讓顧客購入一件衣服。這件衣服他們中意的話,或許會再次購入其他的顏色,或者向親朋好友進行推薦。”柳井正如是總結“限時特價”的效果。
主推限定商品也就成為優衣庫員工每天的重要工作之一。每一個來店的顧客,都會被員工提醒說:“您好,這是我們現在的限定活動。”“可能成功概率只有1%,但是你說100次,會有1個人購買。”朱偉說。
眾所周知,品牌促銷也是消化庫存的重要手段。在以速度著稱的服裝零售業,庫存關乎公司流動資金的充足度,稍有不慎,庫存積壓過多,會威脅公司生存。
在優衣庫,門店亦是庫存管理的關鍵部門。每月月初,每家門店 店長 會依據上個月的銷售狀況,決定這個月每件單品的進貨數量。門店有營業額的預算,如果營業額是100元,門店庫存數量是200元,就有警報。在炎炎夏季,優衣庫門店已經開始銷售秋裝(這是很多快時尚品牌常見的手法)。“如果現在還都是夏天的商品,可能是庫存不良的表現。每當門店有滯銷品時, 店長 便會向總部要求申請變價。價格變更是向本部提案。今天提案,下午就能收到反饋,第二天就可以以變更后的價格進行銷售。
在中國,快時尚品牌優衣庫40%的 店長 是從員工升遷上來,收入是店員的10倍甚至更多。優衣庫創始人柳井正認為,經營不應以公司總部為主導,而應以加盟、門店為中心, 店長 才是公司的主角。
用“世界第一”的標準培養員工
·訓練員工的整潔、耐心與細致
·讓員工擁有感恩之心,微小的事情都要學會感謝
·管理者要善用鼓勵和表揚的力量,好員工是鼓勵出來的
讓我們把鏡頭鎖定到上海南京西路的優衣庫旗艦店,這是一個占據了中國大陸優衣庫全部門店銷售額10%的王牌門店。
“優衣庫提供了一個透明詳實的晉升制度。通過統一的教育工具,工作中培訓實行計劃。同一級別的晉升、考試都有統一面試,面試標準嚴謹、細致。在優衣庫,黑就是黑,白就是白,錯就是錯,對就是對。” 店長 朱偉介紹說:“這是一個完全公平、憑實力說話的一個企業。”
在中國的優衣庫,有40%的 店長 是像朱偉這樣,從員工升遷上來,收入是店員的10倍甚至更多,打破零售業收入低下的詛咒。“在優衣庫, 店長 被視為公司的“最高經營者”,“不采取‘ 店長 是公司主角’的管理機制,零售業就很難繁榮。”柳井正如此認為。
1998年,優衣庫在日本深陷業績下降的窘境,柳井正預感到這樣下去公司命運將不堪設想,他發起一場改革,其中一項就是“經營不應以公司總部為主導,而應以門店為中心, 店長 是公司主角”。
據悉,優衣庫今年在全球范圍內招聘了1500名畢業生,其中1200人來自日本以外的國家。“我希望把他們培養成中層管理人,能夠設立、達成目標,同時也希望他們能做到影響全公司的工作。這必須要實行、立刻實施、一定實施。”柳井正說。實力主義只是員工自我驅動的一個動力而已,在優衣庫,“感恩”文化是銷量及品牌提升的基礎。
和其他快時尚品牌一樣,優衣庫采取的是自助式購物方式,店員不在消費者身邊給予建議。這種購物方式在西方司空見慣,但中國很多消費者并不習慣,他們仍慣性地向店員求助,詢問顏色、尺碼等問題。
在中國實踐這種購物方式對門店服務質量提出了很高要求,這常被來自歐美的服裝品牌忽視。但要推行“顧客是上帝”這種“真理”,知易行難,往往意味著所有員工必須存有同心,不斷重復細致、瑣碎的工作,甚至還得忍氣吞聲。朱偉告訴本刊,在門店,最考驗員工服務態度的項目是折疊衣服,折疊好的衣服隨時都會被顧客再次打開,短短打量幾秒,再隨手扔回貨架上。若沒受過嚴格訓練,店員難以忍受。但在優衣庫,店員被要求必須微笑著迅速再次疊好,疊衣服時還需用余光察覺旁邊是否有顧客,以免打擾他們挑選。
為了訓練員工學會微笑,優衣庫設定了一項“咬筷子”的練習:讓一名員工咬住筷子,用紙遮住眼睛,讓其他員工體會,如果沒有眼睛的微笑,單是嘴做出微笑的形狀,仍然無效。而要訓練員工養成疊衣服的習慣,員工的衣柜會被定期檢查,“如果連自己的更衣箱都沒有辦法整理得很好,很難想象在賣場當中能夠很好地服務顧客。”朱偉說。
即使有高強度的訓練,中國人的內斂個性和粗放的服務理念還是會阻礙服務質量。當 店長 或層長發現店員沒有主動給顧客遞購物籃,會立即指出,并且要求他和 店長 一起工作三分鐘,并接受 店長 的指導:“看我的工作好嗎?看我為顧客遞送購物籃,看我的微笑好嗎?這是一個真正的微笑,這才是對顧客服務。”
在嚴格訓練下,優衣庫門店店員見到任何一名顧客都要高喊“歡迎光臨”,無論對方有無回應。只要顧客挑選了衣服,員工就必須立即取上購物籃,遞到顧客手中。收銀臺一般只啟動一到兩臺機器,但是一發現排隊人數增多,立即會有店員小跑過來,再啟動一臺收銀機。雨天,店員還會在印有“Uniqlo”的紙包裝袋外再套一個透明塑料袋,防止紙袋被淋濕———一切細到極致。
感恩之心的培養亦是滴水成河。在優衣庫,員工每次培訓中的最后都會被獲贈一樣禮物:一張刻錄了培訓中歡笑與淚水的DVD,且最后一天會集體觀看。每次培訓結束,每個人都會收到其他人贈予的一張“感謝卡”———“你好,這幾天的研修對我的幫助很大。”共同經歷一番嚴苛的訓練,互幫互助從而累積友情,“每一個人幾乎都會哭。”朱偉說:“服務行業非常非常辛苦,要讓員工知道,哪怕一點點事情,都要最大化地去感謝別人。”
朱偉時不時會和員工一起搬貨架:“這不是單純地搬貨架,而是向員工表達感激心情。”當員工耗費力氣調整商品布局,或銷量提升時,朱偉會在早會上當眾表揚:“因為你昨天的努力,商品賣得非常好,非常厲害。”
細小的堅持積淀了優衣庫高品質的服務,而這被柳井正視為達成“世界第一”的唯一路徑。
創造4萬元高坪效的奇跡
·人形模特和海報上的模特,是和顧客溝通、最終說服顧客購買的秘訣
·一旦發現某些商品不好賣,人形模特就會被悄悄換上這些裝束,推動顧客購買
·員工的信息反饋很重要,好的建議會促發暢銷單品的誕生
對于服裝零售企業來說,高坪效是確保贏利的關鍵,服裝企業需要在產品開發和商品組合上下功夫,在店鋪陳列和管理上全面發力,并且做好最后一平方米的銷售。
業內公開的秘密是,在中國目前的快時尚界,優衣庫以4萬元的平效位于榜首,ZARA為3萬元,而本土品牌美特斯邦威的數字是2萬。高品質的服務,是支撐優衣庫中國4萬元高坪效的基礎。
對于不夠時尚、強調以基本款自由“百搭”的優衣庫而言,實現高坪效尤為不易,沒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新潮設計,意味著優衣庫必須從其他方面下足功夫。
在優衣庫的門店內,人形模特和海報上的模特,是和顧客溝通、最終說服顧客購買的重要“人物”。在這些模特身上,各種基本款服裝通過行色各異的、巧妙的搭配,表現出觸手可及的時尚感。這樣的搭配方式甚至使日本產生了一個新的詞語—Decoqlo,這個詞語是將英語單詞Decoration和Uniqlo各取一半,意思是使用優衣庫的基本服裝作為凸顯自己個性的服裝搭配品。因而,一旦發現某些商品不好賣,人形模特就會被悄悄換上這些裝束,推動顧客購買。同時,店內的商品布局也會相應調整。
當然,商品如果真的不受歡迎,當店員聽到顧客提出“如果某些部分稍作修改地話會更好”或者“這件衣服看著不吸引人”,就會立即反饋給總部,該產品將停止生產。
同樣,一線員工們的建議也會促發暢銷單品的誕生。在中國的優衣庫,去年秋天男式羊仔毛外套如期上市,門店員工發現上市一周后,S號銷售一空,經過仔細觀察,員工發現購買S號的都是女性顧客,反饋到總部后,很快,女式羊仔毛外套被迅速生產,擱上貨架———在快時尚界,這種迅速反饋顯得尤為重要,季節更迭和時尚潮流導致服裝需求變化疾速,對一線員工的建議做出快速決斷,往往能把握住轉瞬即逝的商機。
抓住“最好”的促銷時機
·經營者需要判斷什么是最好的降價時機
·通過“限時特價”讓顧客購入一件衣服。這件衣服他們中意的話,或許會再次購入其他的顏色,或者向親朋好友進行推薦
·優衣庫總部的快速反應速度在于,當天提案,下午就能收到反饋,第二天就可以以變更后的價格進行銷售
優衣庫每次推出的促銷手段也是提高坪效的有效方法。去年端午節前后,南京西路旗艦店中將近有一半的商品都掛上了“限時特價”的紅牌子,而降價商品中,有多款是當季推出的新品。在服裝零售業,這是不按常理出牌的做法。一般新品上架很少參與降價,只待快過季或盛大節慶時才會有折扣,ZARA和H&M等快時尚品牌無不如此。
久而久之,這種方式會讓消費者懷有“原價虛高”的懷疑,以及“再等一下就會降價”的預設心理,使得沒在促銷時期的門店生意冷清。而這種做法另一個弊病在于,“降價太早,容易損失原本應得的利益,而如果太晚的話則導致庫存,一分錢也拿不到。”柳井正的思考是:“經營者需要判斷—什么是最好的降價時機?”
以此為起點,柳井正創造了一種“限時特價”的新型促銷方式:在某一段時間內(3天或者一周)將價格下調20元到50元不等。這種做法和超市的限時降價相似。如此一來,既不會造成消費者對商品價格的刻板印象,反而有利于誘導猶豫不決的消費者下定決心購買。“如果通過‘限時特價’讓顧客購入一件衣服。這件衣服他們中意的話,或許會再次購入其他的顏色,或者向親朋好友進行推薦。”柳井正如是總結“限時特價”的效果。
主推限定商品也就成為優衣庫員工每天的重要工作之一。每一個來店的顧客,都會被員工提醒說:“您好,這是我們現在的限定活動。”“可能成功概率只有1%,但是你說100次,會有1個人購買。”朱偉說。
眾所周知,品牌促銷也是消化庫存的重要手段。在以速度著稱的服裝零售業,庫存關乎公司流動資金的充足度,稍有不慎,庫存積壓過多,會威脅公司生存。
在優衣庫,門店亦是庫存管理的關鍵部門。每月月初,每家門店 店長 會依據上個月的銷售狀況,決定這個月每件單品的進貨數量。門店有營業額的預算,如果營業額是100元,門店庫存數量是200元,就有警報。在炎炎夏季,優衣庫門店已經開始銷售秋裝(這是很多快時尚品牌常見的手法)。“如果現在還都是夏天的商品,可能是庫存不良的表現。每當門店有滯銷品時, 店長 便會向總部要求申請變價。價格變更是向本部提案。今天提案,下午就能收到反饋,第二天就可以以變更后的價格進行銷售。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門店管理之道:店長才是公司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