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起 談判 ,人們便很容易聯想到電影里常有的情景: 談判 雙方十幾個人圍坐在長方形的 談判 桌前,煙霧繚繞,還有表情嚴肅,目光冷峻的首席代表,嘴里叼著個大煙斗,不時拍案而起和隨之翻倒的茶杯……其實我們大可不必把 談判 想得如此可怕,事實上我們每天都在進行著 談判 :如和小販討價還價;約女孩子去看電影;讓別人接受自己的想法;和老板要求加薪等等。
而作為一名銷售人員,我們接觸最多的 談判 恐怕要數與超市的 談判 了:進場費、陳列費、促銷費、收款,還有變換陳列位置、擴大陳列面、要求對方進貨等等。 談判 的對象幾乎涉及商場所有人員,從最上層的店長到最底層的理貨員。可以說, 談判 在我們工作中無處不在。但問題是我們目前的很多銷售經理對這些方面都不是很重視,有時就連一些非常重要的付費項目也隨便吩咐一個業務員去“搞搞定算了”,所以,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是被超市砍得“體無完膚,滿地找牙”的業務代表,以及更讓人心酸的洋洋得意:我們付的錢比做XXX的少多了。
因此,從某種意義來說,重視和提高我們的 談判 技巧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
首先我們應該知道: 談判 的最終目的是雙贏。從理論上講,任何有失敗一方的 談判 都不是成功的 談判 。
和超市 談判 應注意下面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精心準備
準備工作對 談判 是絕對重要的。
1、詳細了解超市該收費項目的平均價格、競品所付的價格,以確定此次 談判 的心理底價和最高限價。
2、詳細了解我們產品在超市中的地位、在整個品類中的影響力、月銷量及貨架陳列情況、鋪貨情況等等,以及競品的情況,越詳細越好。(平時應多注意收集這些資料)
3、了解 談判 者的情況:包括他的個人背景、愛好、工作任務、目前上司和同事對他的評價等等。有時候一個很不起眼的內部消息也會影響整個 談判 的進程。
4、注意 談判 盡量不要安排在對方心情不好的日子。要學會收集情報,學會察言觀色。如果對方昨天發獎金,那么今天一定是個 談判 的好日子。
(二)討價還價
討價還價是 談判 的進程中最重要的一步。 談判 雙方在此斗智斗勇,精彩絕倫。
1、學會基本讓步法則
先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開價300元,對方要我們讓到100元,其實雙方的接受點是150元。我們應怎樣讓步?
(A)300—250—200—150
(B)300—280—240—150
(C)300—200—170—150
A的讓法是每次50元,直到150元不讓步了;B的讓法是20~40~90,先緊后松;C的讓法是100~30~20先松后緊。
答案是C。
A的讓法只會讓對方期待另一個50元,以達到對方的100元;B的讓法是最蠢的,它只會讓對方期待我們更大的讓步。
先松后緊的讓步是最科學的。我們應讓對方知道我們的讓步已逐步接近底價,每一次的讓步都使我們損失慘重。同時,我們的讓步次數應盡可能少(2~3次);讓步的速度盡可能慢,理由很簡單:多次的讓步和很快地讓步會讓對方認為我們還保留了很多空間。
2、學會“配套”
配套就是指將 談判 的議題進行捆綁,或附帶其他條件進行議題的 談判 。配套簡單的說就是不做沒有條件的讓步。
舉個小例子:假如我們共有5個議題,我們可將第1點和第4點進行配套,即若對方在第1點上讓步,我們便在第4點讓步。另一種情況是我們在第5點上讓步,但對方必須答應第6點,這個第6點是在 談判 中原來并沒有提及的部分,這部分的內容應可彌補我們在第5點上讓步的損失。
總之,配套是一個很有效的利益保證技巧,而且靈活地運用“配套”會加速 談判 的進程。
有一點小訣竅:有時候我們應先保留一些對我們來講其實很容易的議題,在關鍵時刻拿出來主動讓步,以換取對方的“報答”。如:對方在 談判 中提出必須在開定單后24小時到貨,其實我們完全可以做到,但先告訴對方:“應該沒有什么大的問題,不過不排除在很忙的時候會有拖延的情況,我們先談別的吧。”后來,又談到了價格問題且又相持不下,這時我們可拋出前面的問題:“好吧,我答應不管在什么情況下先保證貴公司的送貨,24小時內到達,怎么樣,價格問題你也讓一讓吧。”
3、 學會角色的扮演
正式的 談判 ,有一套相當復雜的角色系統:黑臉(堅持已方立場)、白臉(保持友好關系)、首席代表,再大一點的 談判 還有強硬派和清道夫之類的角色。從某種意義上來說, 談判 越重要,出席 談判 的人數會越多,并且通常以單數組成 談判 圈,以在必要的時候進行投票表決。當然,和超市 談判 就不必這么隆重了。通常我們只有一個人,但這一個人必須學會角色間的互換,該陪笑臉的時候就應該活動一下臉部肌肉,該發怒的時候也應該摔一下筆記本。但千萬注意:不要帶任何個人的感情色彩進行 談判 ,你的笑臉和怒容只是為工作而“表演”的,不要因為要發怒而真的發怒了。
4、學一點“推拿”功夫
為了堅持立場,有時候我們應當虛擬一個“上司”。
和對方說:這個條件有點棘手,非經我們公司領導的批準不可。在得到允許之后,出去遛噠一圈或真的去打個電話給上司(并預約對方15分鐘后再打回來)。回來后一臉嚴肅地說:他們在考慮,估計是不行。過了15分鐘,電話過來了,我們接起電話:“噢,噢,明白了,明白了。”然后拉下臉和對方說:“這個條件我們的確無法接受,這是最后的討論結果。”
當然,也有少數賴皮的會和你說:“你的上司不是XXX嗎?我認識,我打電話給他。”說著也掏出手機撥通了我們上司的電話。這時,我們的上司也應在電話推托說:“啊,本來這個面子我肯定要給的,不過這次是我們管理層商量的結果,也不是我一個人能作主的。”
對方一定會呆在那里,考慮放棄這個條件了。
把問題推給多數人,使對方無從下手是 談判 中常用的手段,我們稱之“推”。
和超市 談判 時,多數情況下我們是處于弱勢,也就是有求于人。有求于人當然應適當地給予,但怎樣給確實有點學問。有時候對方在A問題上要求5%的讓利,我們卻出其不意地說,5%?太少了,貴公司這么有名,7%一定要給你們的(當然,你應計算一筆帳,這2%確實沒什么大不了的)。對方一定很高興,然后談B。B問題其實是最關鍵的利益所在,但這時你可以一口咬定:“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不能讓步,你看我這個人也不會 談判 什么的,剛才你在A上只要5%,我卻給了你7%,所以,這個問題我確實是不能再讓步了。
以小搏大,主動出擊,以小利的給予來凸現自已的原則,我們稱之為“拿”。
(三)打破 談判 僵局
談判 有時候會因為雙方的堅持而陷入僵局。這時,我們就應該學會適時地叫停并重新約定下次 談判 時間。
對于陷入僵局的 談判 雙方來講,這段期間是十分寶貴的。我們應多想一些辦法,使后續的 談判 得以順利地結束。
側面的:
1、以朋友的身份接近對方或與 談判 有關的人員(注:這在較正式的 談判 中是不可能的)。盡量套出一些對 談判 有利的東西,了解引起僵局的關鍵,并在一定程度上試探對方的底線。
2、通過第三方進行上述過程。
3、讓對方產生好感。如小禮物、賀卡等等(需要十分了解對方,注意與商業賄賂區別)。
正面的:
1、保持聯絡,強調雙方已達成的一致,建議雙方珍惜。
2、再提供配套,讓對方選擇。
3、考慮適當的讓步,最好在次要問題上。
而作為一名銷售人員,我們接觸最多的 談判 恐怕要數與超市的 談判 了:進場費、陳列費、促銷費、收款,還有變換陳列位置、擴大陳列面、要求對方進貨等等。 談判 的對象幾乎涉及商場所有人員,從最上層的店長到最底層的理貨員。可以說, 談判 在我們工作中無處不在。但問題是我們目前的很多銷售經理對這些方面都不是很重視,有時就連一些非常重要的付費項目也隨便吩咐一個業務員去“搞搞定算了”,所以,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是被超市砍得“體無完膚,滿地找牙”的業務代表,以及更讓人心酸的洋洋得意:我們付的錢比做XXX的少多了。
因此,從某種意義來說,重視和提高我們的 談判 技巧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
首先我們應該知道: 談判 的最終目的是雙贏。從理論上講,任何有失敗一方的 談判 都不是成功的 談判 。
和超市 談判 應注意下面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精心準備
準備工作對 談判 是絕對重要的。
1、詳細了解超市該收費項目的平均價格、競品所付的價格,以確定此次 談判 的心理底價和最高限價。
2、詳細了解我們產品在超市中的地位、在整個品類中的影響力、月銷量及貨架陳列情況、鋪貨情況等等,以及競品的情況,越詳細越好。(平時應多注意收集這些資料)
3、了解 談判 者的情況:包括他的個人背景、愛好、工作任務、目前上司和同事對他的評價等等。有時候一個很不起眼的內部消息也會影響整個 談判 的進程。
4、注意 談判 盡量不要安排在對方心情不好的日子。要學會收集情報,學會察言觀色。如果對方昨天發獎金,那么今天一定是個 談判 的好日子。
(二)討價還價
討價還價是 談判 的進程中最重要的一步。 談判 雙方在此斗智斗勇,精彩絕倫。
1、學會基本讓步法則
先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開價300元,對方要我們讓到100元,其實雙方的接受點是150元。我們應怎樣讓步?
(A)300—250—200—150
(B)300—280—240—150
(C)300—200—170—150
A的讓法是每次50元,直到150元不讓步了;B的讓法是20~40~90,先緊后松;C的讓法是100~30~20先松后緊。
答案是C。
A的讓法只會讓對方期待另一個50元,以達到對方的100元;B的讓法是最蠢的,它只會讓對方期待我們更大的讓步。
先松后緊的讓步是最科學的。我們應讓對方知道我們的讓步已逐步接近底價,每一次的讓步都使我們損失慘重。同時,我們的讓步次數應盡可能少(2~3次);讓步的速度盡可能慢,理由很簡單:多次的讓步和很快地讓步會讓對方認為我們還保留了很多空間。
2、學會“配套”
配套就是指將 談判 的議題進行捆綁,或附帶其他條件進行議題的 談判 。配套簡單的說就是不做沒有條件的讓步。
舉個小例子:假如我們共有5個議題,我們可將第1點和第4點進行配套,即若對方在第1點上讓步,我們便在第4點讓步。另一種情況是我們在第5點上讓步,但對方必須答應第6點,這個第6點是在 談判 中原來并沒有提及的部分,這部分的內容應可彌補我們在第5點上讓步的損失。
總之,配套是一個很有效的利益保證技巧,而且靈活地運用“配套”會加速 談判 的進程。
有一點小訣竅:有時候我們應先保留一些對我們來講其實很容易的議題,在關鍵時刻拿出來主動讓步,以換取對方的“報答”。如:對方在 談判 中提出必須在開定單后24小時到貨,其實我們完全可以做到,但先告訴對方:“應該沒有什么大的問題,不過不排除在很忙的時候會有拖延的情況,我們先談別的吧。”后來,又談到了價格問題且又相持不下,這時我們可拋出前面的問題:“好吧,我答應不管在什么情況下先保證貴公司的送貨,24小時內到達,怎么樣,價格問題你也讓一讓吧。”
3、 學會角色的扮演
正式的 談判 ,有一套相當復雜的角色系統:黑臉(堅持已方立場)、白臉(保持友好關系)、首席代表,再大一點的 談判 還有強硬派和清道夫之類的角色。從某種意義上來說, 談判 越重要,出席 談判 的人數會越多,并且通常以單數組成 談判 圈,以在必要的時候進行投票表決。當然,和超市 談判 就不必這么隆重了。通常我們只有一個人,但這一個人必須學會角色間的互換,該陪笑臉的時候就應該活動一下臉部肌肉,該發怒的時候也應該摔一下筆記本。但千萬注意:不要帶任何個人的感情色彩進行 談判 ,你的笑臉和怒容只是為工作而“表演”的,不要因為要發怒而真的發怒了。
4、學一點“推拿”功夫
為了堅持立場,有時候我們應當虛擬一個“上司”。
和對方說:這個條件有點棘手,非經我們公司領導的批準不可。在得到允許之后,出去遛噠一圈或真的去打個電話給上司(并預約對方15分鐘后再打回來)。回來后一臉嚴肅地說:他們在考慮,估計是不行。過了15分鐘,電話過來了,我們接起電話:“噢,噢,明白了,明白了。”然后拉下臉和對方說:“這個條件我們的確無法接受,這是最后的討論結果。”
當然,也有少數賴皮的會和你說:“你的上司不是XXX嗎?我認識,我打電話給他。”說著也掏出手機撥通了我們上司的電話。這時,我們的上司也應在電話推托說:“啊,本來這個面子我肯定要給的,不過這次是我們管理層商量的結果,也不是我一個人能作主的。”
對方一定會呆在那里,考慮放棄這個條件了。
把問題推給多數人,使對方無從下手是 談判 中常用的手段,我們稱之“推”。
和超市 談判 時,多數情況下我們是處于弱勢,也就是有求于人。有求于人當然應適當地給予,但怎樣給確實有點學問。有時候對方在A問題上要求5%的讓利,我們卻出其不意地說,5%?太少了,貴公司這么有名,7%一定要給你們的(當然,你應計算一筆帳,這2%確實沒什么大不了的)。對方一定很高興,然后談B。B問題其實是最關鍵的利益所在,但這時你可以一口咬定:“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不能讓步,你看我這個人也不會 談判 什么的,剛才你在A上只要5%,我卻給了你7%,所以,這個問題我確實是不能再讓步了。
以小搏大,主動出擊,以小利的給予來凸現自已的原則,我們稱之為“拿”。
(三)打破 談判 僵局
談判 有時候會因為雙方的堅持而陷入僵局。這時,我們就應該學會適時地叫停并重新約定下次 談判 時間。
對于陷入僵局的 談判 雙方來講,這段期間是十分寶貴的。我們應多想一些辦法,使后續的 談判 得以順利地結束。
側面的:
1、以朋友的身份接近對方或與 談判 有關的人員(注:這在較正式的 談判 中是不可能的)。盡量套出一些對 談判 有利的東西,了解引起僵局的關鍵,并在一定程度上試探對方的底線。
2、通過第三方進行上述過程。
3、讓對方產生好感。如小禮物、賀卡等等(需要十分了解對方,注意與商業賄賂區別)。
正面的:
1、保持聯絡,強調雙方已達成的一致,建議雙方珍惜。
2、再提供配套,讓對方選擇。
3、考慮適當的讓步,最好在次要問題上。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商品進場與超市談判的小技巧